《成都莫得事》:一曲烟火繁华的共鸣

2021-09-10 07:22唐元玲
音乐世界 2021年3期

〔摘 要〕《成都莫得事》以其本土和日常的叙事,以轻松的态度将抗疫的精神表达了出来,反映出成都人特有的幽默因子和平民百姓的烟火人生。

〔关键词〕抗疫歌曲;日常叙事

在过去的一年里,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中国人民经受了一场非同寻常的人生考验,抗疫文艺也应声而起、合时而作,成为最亮眼、最温暖的一道风景,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

2020年底,成都郫都区遭遇了一次疫情反弹,引起些许涟漪……在成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成都市知名剧作家谭昕的一首《成都莫得事》在一众以凝重宏大的家国叙事为视角的抗疫文艺作品中突围。

不拘泥于赞颂式的题材,《成都莫得事》以日常叙事为视角,反映的是成都人民日常的生活场景。歌词创作以生动幽默、诙谐风趣的成都方言为基调,旋律动感、节奏明快。《成都莫得事》有着接地气、冒热气、有灵气的特质,歌词创作不拘泥一格,形式自由,新潮俏皮,朗朗上口。作者在成都话语中撷取了最具有代表性的日常语言,从成都人民日常生活进行微观细节呈现,歌词里“莫得事”“安逸”“巴适”“走起”“耍起”,以及“昏昏太阳”“渣渣疫情”……这些具有鲜明成都方言特色的词语,不但使听者们会心一笑,也突显出作品的平民性和趣味性。中间穿插的女声如“老不熄火的”“砍脑壳的”这种成都俚语,属于老百姓的调侃方式,既是骂,也是爱,反映出成都人特有的幽默因子和平民百姓的烟火人生。

歌词里除了生活化的“俗”,也不乏文人的“雅”。比如这段:

兔脑壳啃起

麻辣火锅整起

广场舞跳起、跳起……

武侯祠前香火旺

锦里深处梅花香

宽窄巷子正中央

一枝梅影入花窗

这词中意境大俗大雅的转换,很好地贴合了成都这座城市的气质与成都人民精神和生活的精髓,雅俗共通无分泾渭,让人随时可以感受到成都人特有的那种安逸悠闲的生活态度,以及遇事不慌、平和、乐观、包容的处事风格。这也反映了特殊时期成都人集体生活经验的一种舒张。

在谈到创作这首歌词的初衷时,谭昕表示:“疫情期间,大家难免会产生焦虑和不安的情绪,这种时候,我既是成都人,也是文艺创作者,就想通过成都人特有的语言和文化方式,来思考疫情之下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去鼓舞和温暖大家。”任何文艺作品都是作者审美心灵的折光,是理性精神与感性心理的激发,表达了艺术家对人的生存状态的观察、体验、思考和想象,《成都莫得事》凸显的正是创作者植根于本土化生活体验的一种文化观察和自信。

抗疫文艺不是重温灾难和经历苦难,也不仅限于高歌猛进式的赞誉,而是要在艺术叙述中升华出一种凝结美好人性的力量,进而淬炼出一种集体精神,在大众的艺术欣赏中锻造一种共情共鸣的文化,既体现本土经验和现实关怀,也包涵着普通大众生活的勇气和智慧。从这个角度而言,尽管《成都莫得事》突显出的是作者对一城生活场景的细节关注,没有把笔墨放在抗疫的正面描述上,而是下蹲用温和平淡之力去关注、去舒缓、去抚慰疫情背后的伤痛与遗失,可谓“见微知著”。作品从骨子里体现出一个创作者对家园和人民的真挚情怀,承担发挥了文艺主体性的自觉,其欢快的旋律背后是这样的逻辑:正是由于无数默默无闻的抗疫英雄和一个城市强大的治理能力,才使这座城市人民在遭遇疫情时仍然保持安逸、乐观、有序的底气。

除了歌词极具本土化特色,视频的剪辑也别出新裁,镜头里以书法家提笔从“成”开始,依次到“都”“莫”“得”,最后以“事”落笔,“成都莫得事”这五个字以书写的形式贯穿整个视频,一方面展示了成都的文化气息和底蕴,另一方面,也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彰显出整首歌的主题意旨。画面则通过快闪的镜头,从年轻时尚的春熙路、太古里、环球中心,到历史文化厚重的武侯祠、金沙遗址、合江亭、宽窄巷子,从烟火百态的菜市场到繁华时尚的购物中心,从热气蒸腾的茶馆、火锅店到山清水秀的文化公园……将成都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一网打尽,也将成都人民的乐观、豁达,以及战胜疫情的决心体现得淋漓尽致,可谓是一曲烟火气息中与繁华的共鸣。

《成都莫得事》编曲者为攀枝花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吴泓毅,MV在音乐制作上也适应了新媒体语境,曲风自由新颖,通过时尚动感的电子配乐,融合了川剧戏腔与流行说唱的演绎方式,男女混声搭配,配合以电子和有节奏的鼓点,用新的审美表达展现了网络时代人类的情感和意趣。最有意味的是中间穿插的一句“帮腔”:

“来耍,来耍,我老杜(杜甫)保证你们莫得事!”

帮腔是戏曲常用的一种表演形式,多用来渲染气氛叙述环境,在此引用却很自然地融入整首歌的格调,用“老杜”来指代成都人民,达到一种喜剧效果,也进一步点化了主题,丰富了音乐元素。随后女声唱:

“安得广厦千万间,快来成都当神仙!”

在一句话里完成古今跳跃,不但解构了杜甫原有诗句所暗藏的潦倒凄苦背景,反而在这种混搭中渲染出一种平和、安逸的生活情境,解构与重构间产生一种巨大的落差:今昔对比,人们生活境遇的千差万别令人由衷的感慨,更感怀当前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国家和城市“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战胜疫情的强大决心和信心,以及当下人民生活和谐丰足的美好样态。

《成都莫得事》以其詼谐生动的歌词、自由混搭的音乐彰显出了平民化的亲和力与感染力,不但在艺术形式上完成了一次传统与时尚的融合,也在内容上完成了一次生活感受与整体性抗疫行动的生动对接,是对成都风格、成都文化与成都气派的一次鲜活宣扬。

作者简介

唐元玲,成都市文化馆副研究员, 《成都群众文化》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