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强化初中学校管理

2021-09-10 16:12郑孟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3期
关键词:初中学校学校管理策略

郑孟

摘要:实践证明,对于初中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各方面,对于办学效益与办学水平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强化初中学校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强化学校各方面的管理,学生的学习成效才能得到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初中学校;学校管理;策略

儒家亚圣孟子曾经在自己文章中寫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对于学校管理也是如此,不过笔者今天不单单谈“人和”,而是简单的分析校长如何践行“和”理念对学校进行管理“和”,说文解字解释为“呼应”,不过,我们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让人人都有吃的,就是公平,就是考虑每个人的感受与需求,这样才能和谐、和睦、当然也是合作的前提与基础。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立德树人环境

1.1依靠校园文化,使学校可持续发展

校园文化被定义以学校为为基础环境,学生为教学主体,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包括全校教职工在内,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再者,教学文化、制度文化等等为开展模式,还有教育观、校风学风班风教风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相对于比较概括的定义,即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内涵与其教学文化的氛围。最后结果呈现为,部分人会把非物状的文化弱化,认为其对学校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贡献。

虽然文化氛围是以一种非物状的的形式展现,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所具有的特性是渗透到人心的,是具有传承意义的,是可以用不同形式活动展现出来的。这些种种不会因为“好校长”的存在与否而消失殆尽,更不会因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变迁而改变。从素质教育发展进程中来看,建立好的校园文化,对一个学校的发展起到正确的引导、激励和规范的作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对校园文化进行梳理、提炼,然后让师生可遵循、可借鉴、可参考,校园文化就能潜移默化中发挥育人的作用。因此,一旦将学校的校园文化构建出来,就是一种能动、持续的教育力量。

同时,校园文化也是发展好一个学校的根本所在,更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创建一个育人的环境、一种教人的氛围,能让学生陶冶情操、塑造健康人格,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目。只有让学生们身处轻松、健康的文化氛围中,久而久之,耳濡目染,学生就会成为有文化底蕴、有知识基础、有健全人格的人。所以文化育人在凝聚人心、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坚持立德树人、贯彻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1.2校园文化需要创新

现如今的教育,还只停留在把知识育人放在主要发展目标上,对培育人的精神上存在一定的忽视。在现阶段社会的发展中来看,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不断改革变新,进而带来信仰多元化。教育重视成绩分数显得格外功利,这也就导致了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和进取的意识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主要是在面临道德品质的修养和人性美德的考验时,使得教育似乎缺少了适应文化发展的思考。文化育人是社会的价值取向对人的个性化发展的召唤,所以,教育还应该注重文明素养的培育进而促进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文化育人把握好时代精神追求的方向,才能在社会发展需求下培育出适应性有用人才。现阶段,校园文化的建设引进了新媒体元素,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我们仍需紧跟网络新媒体发展速度,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把握好规律特点,开展针对性地文化育人活动,在学校发展中积极拓展网络思想文化阵地。

二、践行“和”理念对学校进行管理

2.1践行和文化要求学校在管理中懂得求同存异、与时俱进

古人讲,和而不同。在学校管理中,在不违背大方向大原则的前提下,要想让学校管理一团和气,就应该做到求同存异。比如在工作分配中,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成长环境、先天禀赋、性格等不同,很难让他们在同样的时间内、以同样的标准完成同样的事情,且完全一样。在这里,学校校长要学会对工作引人分配,分层管理,才能恰到好处,这样不仅可以化解一些矛盾,还可以激发教师或中层的创造力,反之,则就可能会僵化,带来的是工作的不协调、低效率、甚至扯皮。

以“和”为理念的管理,学校就要与时俱进,不能思想僵化,学校的管理者,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理念,提升管理的水平,不能固守自己老思想旧观念。如果管理者思想落后,那么就好比电脑的芯片版本低一样,无论你如何努力都很难提高办事效率。

2.2践行和文化要求校长学会“静待花开”

和的理念就要求在学校管理中不能急功近利,要学会等待,要有耐心,不能过于急躁,比如,要给予教师成长的空间与时间,不能期望所有教师一下子都成为名师,这样不现实,对于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或矛盾,不能不计后果的要求一刀切,要求一步到位,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学校的管理应该柔中带刚,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下属,看待学校,应该学会静待花开,不能揠苗助长,否者只会适得其反。

2.3践行和文化要求校长要学会欣赏

一个不懂得欣赏下属的校长可能是一位合格的校长,但一定不是一位优秀的校长,因为学校是个大家庭,教师可能也来自天南海北,所以要求校长要有一个包容的心,常怀善念,用发展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教师,如果校长看学校什么都不顺心,看哪个下属身上都是缺点和不足,那么校长会痛苦的发现学校没有人才,教师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可能会影响到校长在选人用人时的决策,进而给学校管理带来一定的困扰,反之,如果校长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下属,你会发展每一个教师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可贵的价值,那样教师也会用积极地心态与行动去回馈校长,这样学校的管理就会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的管理是一门艺术,不仅仅是技术,需要我们用心去研究,用爱去执行,用实践去证明,所有的管理最终都是对人的管理,也都需要人去管理。所以团队带好了,人心齐了,管理就会上一个新台阶。此外,学校管理不是一句空话,更没有所有学校都可以套用的万能公式,只有结合所在学校实际情况,悉心钻研,才能找出适合自己学校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孙旭东.提升初中学校教学质量的管理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3):100-101.

[2]沈吴.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初中学校管理水平[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3):124-125.

猜你喜欢
初中学校学校管理策略
以人为本 和谐共进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试论激励理论在初中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初中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探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