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创客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2021-09-10 07:22陈鹏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创客教育全面发展农村小学

摘 要:农村小学开展创客教育,有更广阔的教学场景,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选择、思考、决策、动手,让学生实现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农村小学;全面发展;创客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4-0006-02

引  言

“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融合的产物,它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能够培养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体现[1]。目前,创客教育在教育领域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有利于教育品质的提升,是对传统教育的有效补充,但受到条件限制,在农村地区仍处于初级阶段。创客教育在农村有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因为农村学生对外面的世界有更强烈的渴望,对塑造美好生活具有较强的积极性,这是一种遏制不住的力量。农村学生需要能为他们赋能的新技术,以实现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激活与美好生活相关的创造力,从而积极参与、激情投入,通过创客教育发展多样性和可能性,得到不同的生命体验[2]。本文对福鼎市秦屿中心小学创客教育的开展情况及做法展开探讨。

一、新——新设备创建需求

对新事物感到好奇是人的本能。新事物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特别是农村学生,他们在未接触过且能自己动手展开探究的新“玩具”时,迸发出来的激情足以让其点燃创造火焰,成为学习者、创新者、发明家[3]。学校在2017年开设的3D打印笔课程,深得学生喜爱,每次70分钟的课程总是要上到90分钟,就是为了让学生能愉快地完成作品,让学生专心致志、兴致勃勃地进行创作,激发其学习兴趣,点燃其动手造物的火苗,培养学生与技术之间的感情,让作品成为学生的名片。随后,2018年学校开设了编程机器人项目;2019年开设了mbot和程小奔的两个小组,并成立组织机构,制订发展规划。学校创客教育虽然刚刚起步,但吸引了很多学生积极参与,活动项目逐渐丰富,参与学生逐年增多,很多教师参与了项目的探讨和实践。通过该项目,学生的创作需求得到了满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转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提高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深入探究知识本质的能力。

同时,学校依托省教改示范建设性项目,在市教育局电教站支持下,加大经费投入,打造70平方米开放式创客空间——龙门创客空间,不仅有创客作品展示,还配备了激光切割机、3D打印机等设备,营造“开放”“绿色”“共享”“合作”的环境和氛围。龙门创客空间不仅可用于解决教师设定的问题,还是学生解决“实践性问题”的重要场所,将其融入日常生活,能成为解决日常问题的出口,让学生自由施展天赋,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积极、自觉地投入探索、学习活动中。创客空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自觉学”,让学习发生在自然而然的过程中,从而习得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养、练习自我控制能力、发展合作等社会性行为。

二、特——依乡土构建特色

学校所在的太姥山镇是一块红色热土,山川秀美,物产丰富。在自然资源方面,太姥山镇有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牛郎岗天然海滨浴场;在人文资源方面,太姥山镇有历经战火洗礼的潋城古堡、海疆屏障的屯头古城堡,有虎头岗义冢群、戍守台湾将士墓群、革命先烈黄丹岩故居等述说着英雄故事的红色教育基地,还有林嵩草堂、石湖书院等可追寻先贤智慧的遗迹。这些有价值的校本乡土资源与创客教育相结合,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生动、有趣的学习素材。学校可将创作空间拓展到身边广阔的社会生活、自然世界中,可以是历史人文古迹,也可以是自然田园风光,还可以是生产生活场景,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内容,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充分、更多元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创客教育与秦川大地的乡土文化相融合,让创客教育在学生心中不再遥远,能够促进创客教育本土化、特色化,根植于秦川大地,增强学生乡土意识,让家乡、故土更具象地呈现,让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有依托、更真实,让创客教育成为知识与情感间的重要桥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学校也在创客教育中尝试创设乡土类应用场景,并选择优秀作品参赛或展示:在市联动片区教研活动中展示了一节由甘玲老师指导、使用3D打印笔、结合学生熟悉的牛郎岗海滨浴场、创造“夏日沙滩”的主题活动课,受到广大听课教师的好评;选送以家乡5A景区地图巡游作品《程小奔带你游太姥》、模仿学校标志建筑龙门书院外观设计《校门排队距离感应装置》等地域特色与创客项目结合的作品,参加省市各类型比赛或展示。

三、创——迁移迭代、继承创新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新观念、新思想往往由原有事物发展而成,随着社会变化,引起社会的深刻变革。当今社会高速发展,创新也变得越来越难。当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创客常识后,如何引导学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启迪创意、培养创新能力,笔者嘗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1.问题解决。基于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情境,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调用各类知识开发解决问题的产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实现学以致用[4]。针对目前疫情防控,校门口排队容易出现距离过近的问题,学生利用编程机器人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测距,实时显示数值并语音提醒,让学生间保持安全距离。

2.迁移。从其他产品中受到启发,修正、推敲。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场景、设备中选择感兴趣的,思考能否模仿功能制作或移植并做出决策后展开实践。学生模仿游戏防沉迷系统,为防止自己看电视时间过长,利用程小奔套件中的小程开发出“看电视防沉迷系统”。该系统能在每看30分钟电视后自动关闭,一天内超过90分钟后就无法再观看,直至第二天再次开启,该系统能有效保护学生的视力。

3.迭代。在迁移基础上进行迭代,发现原有设备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进行改造。学生对普通台灯进行迭代改造,利用人体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表情面板、遥控器等,结合激光切割制作出具有学习、伴眠、夜厕、日常四种模式的多功能智能台灯。

4.继承创新。旧事物中同样蕴含着创新基因。创新不是简单的弃旧扬新,可以不断地回归传统,在旧事物中重新发现新思想,新旧结合,继承与创新并重。

5.技术混搭。把已经存在的技术用一种别人未曾想到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以适合新的应用场景,把新技术应用于独特的场景,让技术满足特定的需求。让学生通过了解相关案例开拓自己的思维和眼界,如“汽车=内燃机+马车车厢+轮子”。

学校以宁德市智慧校园(数字校园)、福鼎市创客试点校建设为契机,联合地域相近学校,开展各级课题研究,开发特色课程,探讨教学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结果评价,共建共享教育资源,让创客教育在学校内慢慢发展,让学生通过选择、思考、决策、动手,完成知识硬件虚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和创新精神,让创意加设备造就学生的无限可能。

结  语

总之,农村学校创客教育、空间建设尚处于发展初期,应顺应创客教育发展的潮流。黎明总是在黑夜里悄然酝酿,随着一颗颗种子在教师、学生心里萌芽,师生都能积累更多创客教育的相关经验,不断改进自我,让农村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创客教育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何帆.变量: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黄岳明,马元福.创客时代,教育该如何正确把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4):1-5.

钟惠文,张亚珍.中小学创客教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以九江地区为例[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39(10):70-72.

王晓庆.创客教育对小学生学习力的促进与实施策略[J].科技资讯,2020,18(26):148-150.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德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基于龙门绿色课程的校园创客空间建設与应用”(课题立项号:2018EI05931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鹏(1983.9-),男,福建福鼎人, 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创客教育全面发展农村小学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创客教育中教师创新实践教学的应对和改进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