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分析

2021-09-10 07:22张淑琴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教育理念幼儿园教育

摘 要: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但幼儿教育不应求快,而应讲求“慢”的教育理念,因为幼儿园教育是关乎幼儿一生成长的重要基础性教育。探索新型的“家园共育”教育模式,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幼儿园“慢”教育理念。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家园共育;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9192(2021)04-0010-02

引  言

幼儿园阶段的基础教育关系到幼儿智力开发、兴趣养成、性格及品质的基础形成等多方面的启蒙。在此阶段,教育工作者应着重研究如何加强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探索更多、更好的“家园共育”教育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以现阶段幼儿园教育模式特点为研究蓝本,举例分析和证明一些新型的“家园共育”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希望给我国的幼儿园教育行业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增强家园互动交流

“家园共育”主要是以幼儿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为媒介,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互通信息,为幼儿的全面成长保驾护航[1]。在内容和形式上,它没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更没有死板的模板可以套用,只要是能够帮助幼儿健康成长的“家园共育”模式,都可以被应用到幼儿园教育中。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科技为“家园共育”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可能和便利。所以,在幼儿园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借助网络媒体等新兴科技手段实现“家园共育”模式的创新发展。

例如,微信作为现在人们主要的社交软件,可以被充分利用到“家园共育”模式中。幼儿教师可以建立家长微信群,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活动内容等及时与家长分享。教师还要和每位家长建立单线的微信联系,并应注意保护个体幼儿的隐私。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创建微信公众平台,定期推送幼儿园的活动信息及教育信息,而且要求全体家长关注微信公众号,以便家长们可以随时查阅幼儿园相关教育资讯,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动态等。此外,幼儿园也可以借助当下比较流行的短视频平台开展教学网络直播。家长在空闲时间可以随时查看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和掌握孩子的表现。同时,家长们也可以通过直播平台对教师或幼儿园进行监督,也可以在平台上发表一些监督或改进建议等。

这种借用网络资源开展和落实的“家园共育”模式,一方面考虑到了大部分家长的闲暇时间问题,在家长和幼儿园之间架起了随时沟通的桥梁,以便家长们利用碎片化时间参与孩子的教育;另一方面可以让家长们随时看到问题,发表意见[2]。例如,家长如果对教师反映的一些孩子存在的问题有疑惑,就可以通过直播平台,观察孩子的表现,从而做出正确判断。

二、杜绝“快餐式”教育行为,鼓励家长参与教学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整个大环境都处在快速运转的节奏中。很多家长为了工作日夜忙碌,完全没有时间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常常缺席孩子的成长[3]。此外,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将孩子交给幼儿园,幼儿园就负有教育孩子成长发展的全部责任。在这样的教育压力下,很多幼儿园采取了“快餐式”的教学模式,完全不考虑幼儿成长所需要的真正“营养”,一味地对幼儿开展“填鸭式”教学,教幼儿背诵古诗、说绕口令、数学计算等。对此,幼儿园应以“慢”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展“家园共育”教学模式,提高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的重视程度,要求家长挤出时间参与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

比如,幼儿园可以利用六一儿童节,要求家长和孩子共同表演一个节目;也可以借助趣味游戏,增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还可以开展一些有意思的趣味运动会,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填写“数字九宫格”“你来比画我来猜”“选词填空”“成语接龙”等具有一定竞赛性、观赏性和趣味性的比赛项目,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采用“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目的是让家长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生活,让家长们意识到“慢下来”陪伴孩子的重要性。无论亲子趣味游戏还是趣味运动会,都是为了让家长们参与幼儿教育。幼儿园能教给幼儿们书本上的知识、人生道理和道德观念,等等。而家长的参与,或者说是家长的全程陪伴,则是孩子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有效保证,可以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创新“家园共育”模式,实现“家园”共同成长

“家园共育”教学模式强调家长和幼儿园之间建立完善的互动沟通渠道,双方共同努力,使幼儿教育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更大的积极作用。当然,家长的有效参与,并不意味着家长要承担幼儿教育的大部分责任,而是说家庭必须参与到幼儿教育中[4]。尤其是在幼儿的德育启蒙阶段,家长的有效参与十分关键。教育工作者应清楚地认识到,幼儿园最初的教育理念是育儿成人、育人成才,是为了更好地给幼儿提供教育资源,帮助他们打好文化课基础和形成健康、正确的思想。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幼儿园必须不断创新“家园共育”教学模式,和家长一同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

例如,很多家长其实并不了解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如幼儿更需要哪方面的知识、成长过程中更需要哪方面的指导,等等。对此,幼儿园可以邀请辖区内、省内或全国比较资深的育儿专家、心理专家来园开展知识讲座,并邀请家长免费参加,从而丰富家长们的育儿知识,为“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有效落实提供保障。此外,在“家园共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上,幼儿园可以尝试“家长当老师”的方式,开展“助教”活动,让家长准备一堂课,课程内容不限,但要保证丰富性和趣味性。比如,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或特长教学书法、绘画、音乐等,只要是让幼儿觉得有趣且能够学习到知识,就可以被引入课堂中。

这样的“家园共育”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让教师和家长之间建立起更为紧密的教育联系,方便进行资源的互通有无,实现共同成长的目标;另一方面,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参与行为,可以给自己的孩子树立一个榜样,更好地激励孩子向父母学习[5]。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家园共育”教学模式就是其集中体现。

结  语

总之,“家园共育”教育模式更强调家长的积极参与,幼儿家长不应将对孩子的教育事宜全部“委托”给幼儿园,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阶段的缺位,会对幼儿的心理和思想及成长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幼儿园应积极落实“家园共育”教学模式,并采用多种方式让家长积极配合和参与幼儿教育,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李盼盼.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发展的模式探讨[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4):265-266.

索玉莎.架起家校之间的桥梁:幼儿园“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有效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9(02):126.

朱世芳.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教育模式探析[J].幼教园地,2019(22):166.

康建桂.开展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的策略探究[A].中国市场学会2020年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卷二)[C].北京:中国市场学会食药同源发展工作委员会,2020,201-202.

陈霞.“家园共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A].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556-55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民族幼儿园联通共享家园共育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WW〔2019〕GH00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淑琴(1976.11-),女,甘肃天祝人, 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幼儿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教育理念幼儿园教育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