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能力视角下高考历史命题分析

2021-09-10 07:22高松云
高考·中 2021年2期
关键词:学科能力高考分析

摘 要:近几年国家提出了新的历史教学政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学习方式探索历史知识的掌握规律,提升自身的历史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以高考的历史命题进行充分分析,结合学生的历史基础以及他们的学习能力,选择多样的方式引导他们,促使他们学会历史命题的分析方式和答题方式,提升学生的历史问题解答能力。本文主要对基于学科能力视角下高考历史命题分析进行浅析。

关键词:学科能力;高考;历史命题;分析

引言:在国家落实了新课改的教学政策之后,促使高考的历史命题发生了转变,开始在出题的过程中,以开放性的问题考察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根据他们的答题思路分析学生的历史学科基础,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应对高考的历史命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对比分析,采用适当的方式指引学生,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增强自身的历史核心素养,提升自己的历史命题答题能力。

一、强调学科特点,重视知识积累

对于高中历史课程来说,主要考察学生对古今中外历史的了解,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国家或者时间轴线进行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将不同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内容、背景、原因以及影响进行充分了解。在国家提出了新课改教学政策之后,高考的考纲标准也与以往有所不同,要求高中生具有扎实的历史基础,在面对不同的历史命题时,能够将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行灵活运用,对学生的考察也不单单是以固定知识点的方式进行,而是以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主,对他们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例如,2016年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题中的第七道选择题,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主张体现了什么?A.进步史观B.天命史观C.循环史观D.英雄史观。通过分析题干信息可以发现,这道题主要考察韩非的思想,材料的大体意思是上古中古人口稀少,条件简陋,可以行仁义;现代社会人多物少,争于气力,因此就不可以行仁义,而需要用法治。这与法家的主张一致,这种观点表现出人们对历史认知的发展,也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反应,因此选择进步史观。学生要想在做题的过程中答对这道题目,就要对韩非的思想进行充分的了解,在日常记忆的过程中学会将韩非的思想与道家、法家的思想进行对比,找出他们的不同和相同之处,这样在做题的过程中才能快速找到答案。然而大部分学生在现实记忆历史的过程中的,通常是根据每一章节的高考重点内容进行记忆,很少有学生会将不同思想家的观念进行对比记忆,这样的记忆现状容易出现学生已经将所有的历史知识点已经进行了充分的掌握,但是在做题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做不对题的情况。为了提高学生的答题正确率,提升他们的历史学科素养,教师可以在课堂讲课的过程中,根据课本中的思想家知识点,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在笔记本上列出相应的思想轴线,比如我国古代的思想家都有哪些?他们分别属于哪些派别?都提出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思想等,然后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将教师提出的问题在笔记本上进行罗列,在罗列的过程中可以先通过回顾记忆的方式,将自己脑海中的历史思想家以及思想进行展示,然后在翻阅课本逐一进行对比和排查,这样学生可以快速找到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记忆不充分的情况。为了防止有的学生在课后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师布置的历史思想家罗列任务,教师可以在历史上课之前,让学习委员将班级学生在课前罗列的思想家轴线图进行收集,上交给教师。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的课余学习进行有效监督,还能根据学生罗列的现实情况,在课堂上抽取一部分时间进行讲解,告诉他们该如何进行对比记忆,促使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提升自身的历史学科素养。

二、关注现实生活,贴近实际情况

在国家提出新教学政策的背景下,促使高考的历史命题在提问设计中,更加倾向于生活化,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拉近生活与历史学科的距离,学会将历史中的知识点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同感,感受历史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历史观。例如,2013年的浙江卷中在案例分析题中提到了“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从‘五位一体’的角度研究历史结合所学知识,用该思路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这道问题比较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他们在回答这道历史分析题之前,需要对“五位一体”的内容进行回顾,然后结合现实生活的案例,将自身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和了解,结合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回答。但是很多学生在面对这样的题目时,通常在理论陈述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在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变化情况时,很多同学就会出现案例展示与理论不匹配的情况,从而失去了本应该属于自己的分数。因此,教师在平时讲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本中的知识点,在多媒体上当堂查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他们对这些生活案例进行通读,在通读的过程中积累自身的现实生活素材,当学生通读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随机挑选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回答这部分生活案例对应的理论知识点。由于高中生对历史知识的研究不够深入,他们在回答理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理论的基础上,对这部分知识点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些理论应该用到什么样的生活案例中,提升他们应用案例的能力。因为班级上的学生人数比较多,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进行提问,为了有效提升学生案例和理论的结合能力,教师可以结合这节课讲述的历史知识点,让学生在课后以分队的形式,通过查找书籍或者讨论的形式,将与这些理论相近的生活案例进行标注,然后给每个队的队长分发一张答案,让他将小队成员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后完成质量,还能让他们在队长的帮助下,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考察热点问题,体现时代气息

这些年高考的历史命题会考察一些时代热点问题,具有较高的时代性和创新性,让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将历史事件、现实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有效的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分析他们的历史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历史基础。比如,现如今很多历史命题会在出题的过程中,以周年庆或者国家重要会议为题材,让学生将近些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阐述,在阐述中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穿插其中,例如,在2020年北京高考历史试题的第17道题提到《义勇军进行曲》为何被新中国选定为国歌?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对此做出历史解释。要求:从材料三对国歌歌词的五个要求中任选其三进行论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学生在回答这道历史题目时,需要对历史试卷中提供的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结合自己的能力选择三条进行阐述,在阐述的过程中需要对新中国的历史事件进行全面的回忆,在回忆中将相关的历史知识点提炼出来进行回答,这样才能确保自身的回答不超出题目的提问范畴。然而学生在做这样的题目时,回顾历史知识点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对新中国的历史事件的把握程度会存在不足的情况,很多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会出现偏题的现象。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在平时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将班级学生分成不同的队伍,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对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在自己的队伍中进行讨论和交流,在交流中将下节课要讲述的内容进行制作。为了防止学生在课前制作讲课内容的过程中,不能以良好的态度进行完成,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学习汇报单,让他们将自己负责讲解的内容、方式以及思路在上面进行详细的描写和记录,然后在上课之前由学习委员进行收集上交。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学习汇报单,分析学生在历史知识的理解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从而制定相应的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当历史课堂开始之后,教师可以让每个队伍依次走到讲台上,以教师的身份,对自身负责的历史知识点进行讲解,由于学生的历史上课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在学生讲课之前,应给每个队伍规定相应的讲课时间,避免对后面的教学进度产生不良影响。在学生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身份对他们进行提问。比如当学生讲到遵义会议时,很多学生在讲课的过程中会将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內容以及意义进行阐述,但是在阐述的过程中,经常会将课本中已有的知识点重复进行念读,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询问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条例?他们产生的原因都有哪些?然后让学生进行回答,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重新梳理这些内容,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当部分学生出现不会回答的情况时,可以由该队伍中的其它同学进行补充,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提升自身的历史学科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颁布了新的教学政策之后,使得近些年的高考历史命题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不仅需要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索,还要他们用全局性的眼光对自身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结合不同的现实生活案例进行剖析。因此,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自身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提升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结合他们的心理,采用多样的引导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锻炼自身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自身的历史综合素养,为今后的高考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虎元锋.新课改理念下高考历史命题的发展趋势[J].甘肃教育,2018(02):125.

[2]刘芳、王辉、成学江.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历史命题例说[J].中国考试,2017(04):34-43.

[3]赵紊弘.浅谈高考历史命题的发展趋势[J].学周刊,2015(23):222.

[4]黄蔚菁.从高考真题中感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09):106-114.

作者简介:高松云(1982.09)男;汉;籍贯:甘肃景泰;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历史教学。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SOLO分类理论在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中的能力结构研究---以近五年全国Ⅰ卷为例。课题编号为GS[2018]GHB0796

猜你喜欢
学科能力高考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试论依托中学生物课程发展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整体认知”思维与高三历史复习
变式训练,助力学生能力培养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实现学科能力生根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