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10 07:22王勇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应用策略初中数学

王勇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促使数学教育职能发生转变。主导课堂教学已经成为过去,更多的是积极引导。从实践角度来讲,现行方法比较传统,无法获得预期效果。情境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营造情境,促进学生进步。本文就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应用情境教学法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应用策略

前言:初中是数学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理应肩负起职责。但事实并非如此,教师将课堂教学视为任务,只顾灌输知识,忽视学生感受。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丧失学习兴趣,进而失去学习动力。要想扭转这个局面,需要教师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法一经提出就备受关注,是数学教师的得力帮手。要想发挥其真正作用,需要教师从理论中汲取思路,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激发学习兴趣

当前,初中教育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教育观念滞后,无法满足改革要求。在数学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一幕,部分学生如坐针毡,部分学生的思想飘到外太空。可以看出,学生对数学学习并不感冒。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有效应用情境教学法。在特定情境中,知识更加具体生动,方便学生理解。当教师播放视音频时,学生全神贯注。在兴趣的加持下,学习效果自然节节攀升。

(二)活跃课堂氛围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一切,学生只需要完成布置的任务。学生并非机器,而是有血有肉的个体。以强硬的口吻促进学习,必然会招致抵抗。不得万不得已,学生不会主动找教师沟通。此时,数学课堂显得毫无活力。引入情境教学法,能够打破这个格局。利用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学习欲望。教师无需下达命令,学生就会积极投身到学习大业中。久而久之,数学课堂就会变得活跃。教师“教”的顺心,学生“学”的用心,皆大欢喜。

(三)攻克教学难点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不易被理解。知识点之间还存在紧密联系,无疑会增加学习难度。初中生的各项能力有所欠缺,就会导致问题滞留。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积越多,严重阻碍学生的进步。古人云:“逆水乘舟,不进则退。”只要学生停下前进的脚步,必然会造成学业后退。要想延缓这种趋势,需要教师营造适宜情境来帮助学生攻克难关。

二、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应用生活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如果教师直接讲解知识,多数不会收获好结果。而如果创设生活情境,不仅能够拉进学生和数学之间的距离,还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第一堂课上,教师就要应用情境教学。上课之初,教师列举一些事例。譬如,婴儿一落生,护士就会为其测量身高体重,并将结果告知家长。在测量过程中,会使用到数学知识,你们清楚吗?在平时,你们都会邀请好友一同逛街,在碰到心意产品后,会在心中计算,如何才能将其带回家。如果使用现金,应如何支付?商家又要找回多少?类似这样的情况不胜枚举。学生看到这些内容后,心中会产生一个想法,即原来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只是平时没有注意到。这时,教师呈现一句话,内容是在初中阶段,你们会接触更高深的数学知识,高级的运算法则。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进入数学世界,探索其中奥秘吧!

(二)应用直观情境,强化知识理解

只有对数学知识进行直观化处理,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吸收。譬如,在进行《数轴》教学时,教师为学生呈现三份材料,以此营造情境。在第一份材料中,阐述数轴的释义。数轴和直线很相似,但又有所不同。不同的是数轴有原点、方向和长度。在第二份材料中,归纳数轴的特点。数轴的起始点是0,根據正负形能够判断出某点的大致位置。如果是正数,那么一定是在原点的右侧,反之也成立。在第三份材料中,展示练习题,不光有判断题,还有作图题。只要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题目,说明他们已经掌握数轴知识。

(三)应用分层情境,促进个性发展

成长环境不同,个体发展不同。为了促进班级学生的共同成长,应当采取因材施教。在实施教学前,教师要清楚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并制定不同策略。譬如,在进行《绝对值》教学时,教师要准备两套方案。方案一:直接讲解知识,无需进行加工。精心准备测试题,基础习题占少数,拔高习题占多数。方案二:对知识进行形象化处理,并将习题替换成实例。一眼就可看出,方案一适用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方案二适用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

(四)应用问题情境,夯实数学基础

一堂课是四十五分钟,不管教师如何扩充容量,也无法确保学生基础知识的牢靠。这时,就需要教师将教学延伸到课外,巧妙设计作业,促进学生发展。譬如,在讲解完《一元一次方程》知识后,教师在大屏幕上呈现一个题目,让学生在课下完成。题目是有两块肉,重量分别是51克和45克。现将肉放在天平两侧,如何做才能让天平平衡。在这道题里,存在转换思想,天平平衡等同于两块肉的重要相同。待明白这一点后,就可设变量,列等式。通过有效计算,最后得出答案,即从51克肉中取出3克,放在天平的另一边,就能让天平平衡。

总结:情境创设越合理,教学效果就越好。为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应坚持“四步走”策略。第一步,应用生活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第二步,应用直观情境,强化知识理解。第三步,应用分层情境,促进个性发展。第四步,应用问题情境,夯实数学基础。在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学生的核心素养一定会形成,从而成为对国家有用之人。

参考文献:

[1]陈军.基于情境教学的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J].才智,2020(15):164.

[2]毕景信.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方法之研究[J].华夏教师,2020(09):64-65.

[3]孙蕙.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法初探[J].华夏教师,2020(21):54-55.

(作者单位:洛阳市洛龙区第一实验学校,河南  洛阳  471000)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应用策略初中数学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