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1-09-10 07:22张兴燕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培养策略实验教学

摘 要:初中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化学实验教学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培养,以此为其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实验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02-0088-02

收稿日期:2020-10-15

作者简介:张兴燕(1986.12-),女,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化学教学研究.

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稳定的核心素养,才能具备自主学习、与他人合作探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而实验教学作为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教学,作为能够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发展学生实践素养的重要手段,更应該为初中化学教师所重视.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在教学当中,以新课改教学理念为依据,加强和重视化学实验教学为前提,来提升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观念落后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许多初中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他们为了应对中考,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轻实验、重理论的现象.在他们看来做实验不如“背实验原理、背实验方法、背背实验过程”实惠.在这种教学理念下,导致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在化学课上教师主要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化学实验操作课变成了讲实验课、背诵实验课,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成为一句空话.

2.学生探究化学实验的兴趣不高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探究化学实验的兴趣不高也是化学实验课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学生探究化学实验的兴趣不高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还是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处于被动,主要表现在: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课堂的主体不是学生而是教师,不管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都是由教师来做,学生由于无法亲自操作实验,他们不能体会到化学实验的乐趣,他们体会到的只是枯燥,久而久之,他们对这种化学实验课会失去兴趣.

二、利用初中化学实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培养学生探究化学实验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探究的兴趣,他们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实验原理、研究化学实验过程、分析化学实验结果,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才会明显,学生探究化学实验的能力和化学核心素养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多设计一些趣味性浓的化学实验来提高学生探究化学实验的兴趣,由于初中化学中也存在一些不方便操纵、危险性较高的化学实验,对于这种实验,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演示这些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兴趣.例如,学生在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前,学生已经知道有关酸的反应和碱的反应,但强酸和强碱的反应等实验具有极高的危险性,为了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探究化学实验的兴趣,并使学生能理解相关化学知识,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播放强酸和强碱的反应的视频,使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看到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实验视频播放完后,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人们误服了强酸,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许多学生的回答是应该食用强碱进行中和”,但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导致损伤更加厉害,所以这种办法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立即饮用大量的牛奶以延缓强酸的腐蚀,然后快速送往医院进行治疗.教师在这样一个多媒体视频创设的化学实验教学情境下,通过对一些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不但扩展了学生的化学知识,而且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进行化学实验探究的兴趣.

2.多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以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与科学素养

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不仅应体现在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还应体现在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方面.为了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与科学素养,教师一定要抛弃过去那种“讲实验”和“背实验”的实验教学模式,而是应注重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教学模式,因为在化学实验课上,只有学生亲自动手做了实验,学生才能主动去思考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实验现象,才能主动将实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操作水平和科学素养才会提高.

例如,教师在教授“金属活动性探究”的实验课中,实验前教师只需要使用少量的时间将该实验中学生需要必须注意的事项进行简单介绍后,就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当然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给子学生一定的指导,许多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成功地完成该实验,并会掌握该节课的主要知识—金属的活动性.实践证明,这种实验教学手段不但会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能力,而且会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

3.渗透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目前,人类越来越重视环保.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有许多实验会牵扯到环保知识,教授可利用这样的实验向学生讲解环保知识,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服务.例如,教师在教授“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的实验中,一方面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合理使用实验用品,尽量做到不浪费实验用品;另一方面,教师应要求学生把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要放在指定的位置,不能随意丢弃,以防对环境造成污染.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学生的环保理念和环保意识在不知不觉中自然会增强.

4.鼓励学生开展简单的课外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初中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创造力,尤其是他们对化学实验充满较高的兴趣,教师可利用他们的这股热情,让他们在课外利用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开展一些简单、有趣的实验,来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实验兴趣.例如,可指导他们利用家中的一些物品做简单的化学实验,如让他们比较自糖和食盐的溶解性,用自家厨房中的白醋去除沉积在烧水壶中的水垢,如何预防菜刀生锈或去锈斑等.学生通过做这些实验,就会发现化学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他们会对化学产生亲切感,从而真正爱上化学.

5.小组探究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化学的理论知识往往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对于化学的许多原理需要通过化学实验进行验证后,学生才能信服和理解,但是有些化学实验操作需要几个学生相互合作才能完成.对于这种化学实验,教师只能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验,实验的过程中只有小组学生之间合作探究、积极配合,才能完成这种实验.教师让小组学生合作进行实验既可以降低实验难度,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实验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合作中得到成就感,体会实验的乐趣.为了充分發挥小组合作的最大价值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实验前教师首先应要求小组成员在小组中选出一名组织能力强的小组长,然后由小组长根据实验要求对小组成员进行内部分工,从而保证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能在实验中发挥作用.比如,在进行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参加反应的实验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确定好小组长后,小组长要对小组内每一成员的角色进行分配,比如实验过程中,哪一位小组成员观察实验现象、哪一位小组成员记录实验数据、哪一位小组成员整理实验仪器等都需要小组长安排,以及实验完成后小组长可以安排一个小组成员,根据本实验的实验结果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对于不同的问题,小组长要帮助和鼓励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要积极回答,确保每一名小组成员都能够参与到化学课堂中去.

6.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

安全无小事,学生的安全意识也是重要的核心素养,在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教师应保证学生安全地进行化学实验的同时,通过化学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初中化学实验中存在着较多的隐形危险,只有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重视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就会大大降低化学实验时带给学生的隐形危险.尤其是危险程度较高的化学实验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学生反复地强调实验中注意的安全事项,以提升学生对化学实验安全的重视程度.例如,为了确保实验的安全,教师可以在每次实验前考察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所有的学生都掌握了化学实验中安全知识的前提下,教师才能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已成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初中化学教师一定要转变以往落后的教学理念,跟随时代发展要求,完善和优化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实验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等、并鼓励学生开展简单的课外实验等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瑾,林月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20,30(01):9-12.

[2]张艳敏.初中实验教学中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0(10):37-38.

[3]赵利容,张才学,白秀娟,张静.浅谈海洋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20,18(01):77-80.

[4]吕三喜.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20(09):71-72.

[5]谭德苗.小组合作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4):92.

[6]蒋燕.如何上好低年段的科学实验课[J]读写算,2018(08):115.

[责任编辑:季春阳]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培养策略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