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1-09-10 07:22孙玉蓉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生基本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阶段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小学语文基础核心素养对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十分重要,但目前小学阶段重视不足。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从学校管理层、校园文化入手,提升教师对核心素养培养的认知度,结合语文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训练,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战场,在有效提升基本知识的教学效果的同时,突出和彰显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小学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小学语文基础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是目前教育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1-3],旨在探索发展小学语文基础课的有效策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通过课堂动态教学活动,有效地实现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基本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

基本素养是小学生掌握所学学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包括学科学习和学科训练中形成的独特思维,进而将课程的基本素质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技能和素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并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为此,学生必须运用科学方式来进行学习,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提高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基本素质,更好地开展学科学习,实现教育目标。

语言素养是小学阶段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学科不仅需要母语教学,还需要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只有把语文基本核心素养融入基础学科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中,才能使学科教育不迷失方向,基本技能才能发挥作用。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在语文语言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能力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独角戏”“重表情”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也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一些学生父母忙于工作,很少和孩子交流,导致学生缺少交流语言能力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上课时,甚至不理解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后学生和老师交流的过程中也不会表达,影响读写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生在语文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创造力。当前小学生普遍缺乏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堂上,有些教师提问之前,没有进行学情分析,未与学生充分有效互动,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回答问题,对思考过程失去兴趣,没有有效地培养学生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部分学生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不深入思考而忽略本质等。这都说明,在小学阶段培养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缺少思维能力锻炼的机会,致使思维存在严重缺陷。所以,教育者需要结合语文基本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内容,分析原因,找到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仅仅释疑解惑是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学会质疑,提出问题,进而分析解决问题。

(三)小学生在语文审美鉴赏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以审美与创造为基础,语文教学包括审美感知与审美鉴赏两个方面,学生参与评价活动,培养兴趣和爱好,提升个人价值观,提高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当前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不容乐观,很多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很少把美育作为教学科目之一。为此,教师应当提高自身对综合素养的重视,可以开设美文鉴赏、品古诗诵经典等特色课程。

三、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学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小学生语文基本核心素养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目标,学校应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如教学目标、校风、校训等。一方面,营造先进的教学理念、培养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语文基本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目标和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基本技能也会促进小学生语文基本核心素养的形成,只有真正掌握了基本技能和语言基础知识,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为基本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要真正提高语文素养,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开展建设性课程建设,树立正確的教育观念,重视语言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融合,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二)提高语文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认知度

当前,教育的趋势已转向培养学生的基本核心素养。现代社会,教师必须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与世界潮流相适应的基本技能,使基础知识教育真正成为国家课程标准中新的重要环节。对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而言,他们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基本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怎样清楚知道,什么是基础知识,课堂上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善学生基本知识的教学过程。所以,教师应该提升对核心素养培养的认知度,同时结合基础知识的教学,达到两者相互促进的效果,达成教育目标。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师应该在充分把握课程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明确教学方向和难点,进一步加深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认知度,相互借鉴相互结合,在创新中,抛弃老旧的教学模式,把基础训练技巧融入到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效果。

(三)在语文教材内容中突出核心素养

教材只是教学辅助工具。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只讲教材中的表面内容,需要拓展和挖掘新的知识点,提升和突出语文教材中的核心素养要素。做教师而言,首先要准确把握教材中的基本内容,深刻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其次,了解教材中文字表达的特殊性,掌握目标教学中所需的基本知识、各教学知识点的难度,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安排,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和培养基本核心素养。而且,教师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如何使用教材,如何取得最佳效果。

结语

核心素养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主要目标。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需要结合小学阶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结合听、说、读、写能力是学习的核心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改进语文教学方法,积极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自主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金潇.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上),2021(6):85-86.

[2]吴晓燕.谈小学语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0(5):29.

[3]吴毅敏.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8(16):193.

作者简介:

姓名:孙玉蓉,出生:1974.04,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安徽合肥,职称:一级教师单位:合肥市行知小学。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