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未来学校变革

2021-09-12 02:31尹效登
求知导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

尹效登

摘要:人工智能的發展深刻地改变了这个世界,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教育,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正发生着一系列的转变。学校传统教育体制、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学生传统学习方式等均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在分析上述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探究了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学校教育变革的路径,以期为学校教育更好地兼容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未来学校;创新变革;未来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9-0002-02

一、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具创新性与潜力的新兴科学,根植于蓬勃发展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旨在通过相关技术建构实现机器对人的智能高度相似的模仿,使得运用该技术的机器能够完成人的某些行为,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现阶段,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号角已然吹响,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日益渗透进社会生活的诸领域中,各国也大力支持对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期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拔得头筹,实现自身在该技术上的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曙光已初步显露。

当前,教育信息化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各种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新兴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纷纷涌现,在实践的过程中收获了显著的成效。可以预见,立足教育信息化基础之上的人工智能将成为学校教育发展迈向新阶段的新动力,如何处理好学校教育同人工智能发展的兼容性,进而促使学校教育向更积极的方向实现自身的变革,是目前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和重视的内容。

二、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学校教育体制面临的挑战

当代学校教育体制是前两次工业革命塑造的,不可避免地保留着过往的时代元素,如工业文明时代下的学校,是培养工人的主要场所。在固定的场所、固定的时间,进行固定内容的教学,是传统学校教育体制的典型特征,时至今日依然如此。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生产力的日渐提升,传统学校教育体制固有的弊端正加速显现。一方面,人工智能时代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发生了变化,人才需求结构由以技能型为主转向创造型占主导,传统学校教育体制已经难以无法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另一方面,传统学校教育体制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与现代教育的延伸化趋势相左,这就使其成为拓宽教育边界的“绊脚石”。

(二)教师教学理念与模式面临的挑战

在传统学校教育中,教师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不仅是知识的主要传授者,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权威。人工智能的发展正逐步颠覆这一现状,具体表现在:首先,教师的知识传授地位受到挑战,人工智能所依托的现代信息技术大大降低了知识获取的难度与成本,学生能够在海量的互联网资源中寻找到优质的课程资源,各种类型的网络教育交流平台可以对学生的相关疑惑予以实时解答;其次,当代知识更迭速度不断加快,许多秉持传统教学理念的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无法跟上变化,其知识传授者的地位日渐弱化;最后,人工智能下的学校教育,需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不再是以往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

(三)学生学习方式面临的挑战

当前,人们接收的信息呈现碎片化的特点,同时,知识、信息获取的渠道日渐多元化,学生学习的效率与便捷性得到了提升,人工智能的发展无疑将加快这一发展过程。传统的“讲授式”被动学习的状况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学生的学习将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书本知识仅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通过多种学习形式构建知识框架。另外,人工智能的发展还使得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重要性得到充分彰显。为了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学生需要主动去探索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习模式,并自觉强化综合性意识与创新素养,从而培养自己在智能时代下的终身学习能力。

三、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学校教育变革的路径探析

(一)学校教育功能及人才培养体制出现变革

未来学校教育因人工智能而产生的变革首先体现在学校教育功能以及人才培养体制方面。学校存在的意义是满足时代发展人才需求,步入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的功能也应当与时俱进,以实现同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再者,学校人才培养体制会在观念、模式、制度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变化,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一是学校教育组织形式由班级授课制转向个性化、泛在化教育形式;二是学校不再将教学重点置于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转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教育评价体系的内涵得到丰富,不仅评价方法多元化,评价内容也涉及方方面面,注重人的创造力评价。

(二)教师角色、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得到重新建构

第一,教师角色的重塑。人工智能时代下,教师角色会由以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从旁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予以指导。同时,教师自身也转变为学习者,终身学习会成为未来教师的常态,通过持续学习,教师能紧扣知识发展的最前沿,进而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实践提供科学准确的建议。此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性会进一步强化,二者会在相互尊重的情况下共同致力于学习成效的提升。

第二,教师思想观念的变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越深化,就越会推动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而且这种转变是整体性的。教师要与时俱进,提升自身全方位的素养,要拥抱人工智能,正视人工智能,运用好相关技术。可以预见,未来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师必然是复合型人才,既有专业知识的积淀,同时还有对先进信息技术的熟练运用能力。

第三,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未来的学校教育中,人工智能必然会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智能化教学辅助工具可以实现作业、试卷的自动批改,替代绝大部分机械性的教学工作;个性化的学习设备可以准确地识别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方案;智能化的学习测评设备可以实现教学信息数据收集处理的优化,同时辅之以更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促使学习测评更加高效、精准。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之父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数读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时代,就业何去何从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