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体育赛事文献时序价值的计量学分析

2021-09-13 07:58
武术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参考文献数量

南 萍 高 增

1. 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甘肃 兰州 730101;

2. Schoo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 Penang Malaysia 11800

1 引言

在我国的学术发展过程中,民族体育涵盖了我国56个民族之间民族文化、民族体育的差异与不同,面对我国多民族、多文化、多运动的局面,我们应该将民族体育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族体育赛事,即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体育融合的大型体育赛事。每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经历、民族文化的传承造就了我国各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多样形式与特色形态,大多数民族体育活动基本上都是由民族传统活动中的特色运动发展而来,更多形成于民族活动的盛行与举办,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传承历史,这些民族活动中的体育赛事或者活动成为该民族或地区的认知符号,从而使民族体育的相关文化进行发展和传承,促进我国少数民族体育赛事活动的壮大。[1]通过对民族体育赛事的相关文献进行筛选与剔除,从而使得我国在民族体育赛事的理论研究状况以及相关的热点与前沿研究对我国在民族体育赛事的研究理论基础进行衡量,这对我国民族体育赛事的相关理论研究演进进一步提升,对研究者了解国内研究趋势与前沿热点,推动相关研究与实践具有重大意义。任何一项技术创新或者科学研究都是基于前人研究基础进行提升的结果,在我国民族体育赛事研究的相关领域中,我国民族体育赛事类文献是承载民族文化积淀的一种成果和主要形式。[2]到目前为止,我国学者对文献信息及研究成果的共享、传递和交换的方式或途径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相关我国民族体育赛事文献时序价值和计量学统计却关注甚少。[3]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主要利用中国民族体育赛事的文献统计与相关引文的统计情况,本研究主要以2019年12月31日以前关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为检索数据库进行检索相关“民族体育赛事”相关的所有中文核心期刊(包含北京大学核心期刊和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的17056篇文章中筛选出的9篇期刊文献作为本文研究的统计对象。最终筛选的期刊有 《体育文化导刊》《广西社会科学》《体育科学》《沈阳体育学院学报》《贵州民族研究》《体育学研究》《中国体育科技》,其中,月刊4种,双月刊3种。

表1 本研究数据来源一览表

2.2 研究流程

运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对我国“民族体育赛事”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的研究流程图。[1]

图1 本研究的技术流程图

2.2.1 检索词的确定

主要以查阅文献资料,以检索词为“民族体育赛事”“民族体育”“体育赛事”的几种表述和表达,并检索出相关的文献研究数量居多,同时翻阅部分文献研究的文章内容选取和确定该主题词“或”关键词进行采取检索式“篇名(词)=民族体育赛事或体育赛事或民族体育”作为本文章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所被检索的检索词。

2.2.2 第一次数据筛选

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进行检索,共检索出相关文献17056篇,并进行第一次题目筛选,标记符合本研究要求的“民族体育赛事”的相关文献139篇,剔除会议、报纸、图书、硕博等非期刊的相关学术研究,标记并保存期刊题名以便第二次筛选。

2.2.3 第二次数据筛选

第二次筛选的过程中,将筛选条件设定为“是否‘北大核心’或‘CSSCI’期刊”并进行第二次精确筛选,以文章题目、摘要、关键词等方面进行二次精确筛选,最后剔除131篇期刊论文,输出最后结果9篇符合本研究要求的期刊论文。

2.2.4 统计方法

主要采取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上述研究的7种期刊上发表的9篇学术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对所筛选的期刊论文进行相对应的统计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本文献时间分布

由图2可知,文献数量整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从 2003年开始一直到2010年以后,在其总数量上有了二十多倍的文献数量增加,这表明我国民族体育赛事科学研究的数量、质量和热度直线递增。图2中所统计的相关时间与数量比,可依据每年的文献数量比值自动生成的指数曲线,充分证明了文献增长趋势与著名的普赖斯曲线( Place’s Curve) 一致,表明我国民族体育赛事的科学文献研究的增长数量与时间关系呈相对应的指数函数关系。[5][8]关于民族体育赛事研究的文献数量越多,对该领域的时序价值的相关研究也就越深入。

图2 民族体育赛事研究文献时间分布

3.2 核心期刊文献的基本情况

核心期刊文献的作者姓名、题目及基金项目来看,从第一作者的姓名与题目存在的差异不大。在基金项目这一栏中存在差异,有3位作者发表期刊并没有省市级及以上的课题经费支持,其他的6位作者分别都有省市级及以上的课题经费支持,其中国家级基金课题有5位作者,其中只有一项国家基金课题经费支持的作者有2位作者的3篇文章,分别是尹继林和李延超,其中国家级基金课题2项及以上的作者数量有2位,分别是王明伟和武胜奇。期刊文章的基金项目总共13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有7项,居总比重的第一位,占53.85%,省市级的项目有3项,学校及学院级的基金项目有3项。在学科分布方面,所有以上的核心期刊文献学科都属于社会科学Ⅱ辑。可见,各位学者在投稿《广西社会科学》《中国体育科技》《沈阳体育学院学报》《体育科学》时,尽可能附带国家级以及省市级的相关课题研究或者经费支持,以提升投稿命中率。各位学者在撰写相关民族体育赛事的相关论文研究中,选择社会科学Ⅱ辑的学科分类的期刊杂志可以充分发挥我国民族体育赛事文献的影响价值。

表2 核心期刊文献的作者姓名、题目及基金项目

表3 核心期刊文献的主要来源期刊分析一览

3.3 核心期刊文献的主要来源期刊分析

从期刊载文量来看,体育文化导刊刊登3篇排在第1位,《广西社会科学》《体育科学》《沈阳体育学院学报》《贵州民族研究》《体育学研究》和《中国体育科技》位列均为1篇,我国顶级体育期刊体育科学载文只有1篇,从影响因子与收录来源上可知,这些期刊均为体育核心中排名较为靠前影响力较大的期刊。除了体育类期刊之外,非体育期刊的《《广西社会科学》《贵州民族研究》等期刊也收录了民族体育赛事的研究。研究者可以根据各期刊的收录情况有选择的进行投稿。这一结果可为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制定更加便捷及有针对性的投稿和期刊收藏方案,可使情报服务和文献采购策略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及时了解、把握该领域的前沿,引导了我国民族体育赛事的文献时序价值研究。

3.4 核心期刊文献的研究机构分布

甘肃省的兰州商学院、广西省的钦州学院和上海市的上海体育学院为核心期刊论文发文量最多的地域与学校,分别有2篇关于“民族体育赛事”的期刊文章,占总数量的66.67%,而广东省的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湖北省的长江大学和四川省的成都师范学院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发文量均为1篇,占总数量的33.33%。根据表格中对所在省市地区的区域分布,甘肃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上海市地区关于“民族体育赛事”的期刊研究多,呈现出少数民族地区多余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布局,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学术研究的分布也起到一定的分布作用。上海市的上海体育学院属于非少数民族地区,但是区域经济发展居于全国前列,在对民族体育赛事的研究过程中,更多的依托于上海市的区域经济来支撑和发展相关的民族体育赛事发展。因此,我国关于“民族体育赛事”的文献研究依托我国少数民族发展聚集地,其他非少数民族地区关于“民族体育赛事”的文献研究则依托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程度所决定。

表4 核心期刊文献的研究机构分布

3.5 核心期刊文献的作者职称及学历分析

民族体育赛事领域的学者是尹继林,他的期刊论文数量为2篇,其他撰写民族体育赛事的论文均为1篇。在职称方面,我国民族体育赛事方面的科研研究,副教授占主导地位,有6位职称为副教授的学者,分别为王明伟、康帆、吴润平、杨彬、武胜奇、康帆,而职称为讲师的年轻学者只有2位,其中包含了从数量上统计而来的学者尹继林,其学者的职称仅为讲师,而李延超也是讲师职称。从学历上来讲,6位副教授均为硕士学历,其中1位副教授在攻读博士学位,从事职称为讲师的李延超也在攻读博士学位。从事民族体育赛事研究的学者全部具有硕士学历,大多具有副教授职称,少量学者已经开始攻读博士学位进行学历提升,在不久的将来拥有博士学历的研究者成为主导。

3.6 核心期刊文献的时序价值分析

3.6.1 文献指标、参考文献的数量分析

图3 参考文献数量

在已经筛选和剔除所保留的我国民族体育赛事的9篇科学研究文献中,总参考文献为93篇,平均每篇我国民族体育赛事科学研究的参考文献是10.33篇。其中总被引数为126,平均每篇我国民族体育赛事科学研究的被引数是14。我国民族体育赛事核心期刊文献的平均下载数为637次,下载被引比为45.5。在参考文献数量上面,李延超的文章研究参考文献数量居于首位,其参考文献数量为22篇,武胜奇的文章研究参考文献数量居于第二位,其参考文献数量为19篇,王明伟的文章研究参考文献数量居于第三位,其参考文献数量为17篇,而尹继林的2篇文章研究中参考文献数量居于最后1位,其参考文献数量仅为7篇。

3.6.2 参考文献的引文种类

我国民族体育赛事科学研究论文的参考文献类型包含期刊、专著、报纸、论文集、学位论文和标准(含政府文件)。其中,中文期刊参考文献数量为83篇,占所有总数量的第一位,达到了76.15%,而参考外文的期刊文献则为0。而在中文专著方面的文献研究中参考文献专著有18本,占总数量的16.51%,而参考外文的专著文献则为0。对于报纸、论文集、学位论文和标准(含政府文件)的参考文献数量分布仅为总数量的7.34%,文献数量分别是3、1、1、3。因此,我国民族体育赛事科学研究论文的学者对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挖掘较多,也因与我国民族文化特色的不同导致国外相关研究者对中国民族体育赛事科学论文的研究较少。

3.6.3 参考文献的时序价值

我国民族体育赛事文献的期刊论文中,2019年之前的参考文献各类型总计有104篇,其中包含了期刊、图书、学位论文、会议、报纸5项内容来探索期刊论文参考文献的时序价值和意义。在中文期刊类引文的有效价值和相关的利用率中达到了80.77%,其中,2005-2009年这一时间段参考文献的中文期刊数量居于首位,共有39篇中文期刊论文被参考文献引用,2010-2014年这一时间段参考文献的中文期刊数量居于第二位,达到了33篇,其余时间段的参考文献平均未高于10篇,其中这一时间段的中文图书数量占总图书数量的29.41%。在中文图书的类引文的有效价值和相关的利用率中达到了16.35%,其中,2000-2004年这一时间段参考文献的中文图书数量居于首位,共有7本中文图书被参考文献引用,2005-2009年这一时间段参考文献的中文期刊数量居于第二位,有4本中文图书被参考文献引用;其余时间段的参考文献图书数量均≤2。由此可见,2005-2014年之间的十年是我国民族体育赛事科学研究领域方面一个重要的时间段,我国民族体育赛事研究者所要检索运用的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主要分布在这10年,中文期刊和中文图书专著类引文达到有效利用率的75.96%之多。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第一,外文期刊的语言的欠缺,例如英、日、俄、法、德等语言方面的缺乏。第二,外文期刊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科学研究较少,民族文化与国家文化存在差异,其他国家对中国民族体育赛事的研究学者较少。第三,存在于购买期刊、图书、报纸等相关学术资源的途径有限以及资金问题,无法及时的购买或者订阅期刊杂志、图书等相关资料。

表5 核心期刊参考文献数量时序统计

4 结语

我国民族体育赛事的文献研究基本上附带国家级以及省市级的相关课题研究或者经费支持,隶属社会科学Ⅱ辑的学科分类。同时,依托我国少数民族发展聚集地的区域经济发展程度所决定。我国民族体育赛事科学研究学者对中国民族体育赛事科学论文的研究较少。在2005-2014年间我国民族体育赛事研究者所检索的较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主要分布在2005-2014年这十年之间且中文期刊类引文与中文图书类引文的时序价值与有效利用率较高。而引起目前此原因的问题在于:第一,外文期刊的语言的欠缺,例如,英、日、俄、法、德等语言方面的缺乏。第二,外文期刊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科学研究较少,民族文化与国家文化存在差异,其他国家对中国民族体育赛事的研究学者较少。第三,存在于购买期刊、图书、报纸等相关学术资源的途径有限以及资金问题,无法及时购买或者订阅期刊杂志、图书等相关资料。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参考文献数量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The Muted Lover and the Singing Poet:Ekphrasis and Gender in the Canzoniere*
统一数量再比较
Study o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γ—aminobutyric acid and its receptors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The Review of the Studies of Trilingual Education in inghai
畅聊体育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