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运动员30秒全力运动的心率反应特征研究

2021-09-13 07:58
武术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短时间储备受试者

方 星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在武术散打比赛中,双方按照相应的武术散打比赛的规则,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不同的拳、腿、摔等攻防技术制服对方,力求得分来赢得比赛。在竞技对抗的格斗项目中,散打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表明,短时间内大强度训练可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也反映出运动员运动能力和体力。在武术散打比赛中,对于在一局比赛后阶段的全力运动中,输方的教练员一般会采用全力进攻,来赢得比赛,在短时间内大强度会对比赛结果起到了很大重要的作用。[1]因此,平时训练中经常采用短时间大强度训练,可让运动员适应大强度后进行良好的恢复情况,也可以利用心率来对训练进行全过程的监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心率是监测运动强度和运动负荷常用的生理指标,预测最大心率, 研究发现,最大心率公式220-0.7×年龄(220公式)适合于有长时间锻炼基础18~28岁青年人,其中,220公式是常用的最大心率指标,这些指标值是较高并接近最大心率。[2]本研究的受试者都有5年以上的训练年限,年龄也在这220公式范围内,因此,采用220公式预测最大心率。运动峰值心率,心率储备是由最大心率-安静心率之间的差来推算出来(心率储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按照运动峰值心率和安静心率差值得40%-85%可计算出来低至高强度目标心率。步斌研究发现,心率储备和最大心率有关,运动中的最大心率接近受试者预测最大心率,心率越大心率储备也就越大。研究发现,运动后恢复心率评价疲劳能力和阶段性的运动效果,恢复心率可提高运动能力,恢复心率短时间接近安静心率说明心肺功能恢复较好。[3]与本研究中的恢复心率来评定受试者的运动恢复能力和运动效果指标是一致。研究发现,在武术散打比赛中心率变化,按照比赛每一局来测试一局为两分钟,大多数运动员的心率有良好的心血管机能,尤其是在半决赛和决赛中运动员的心率更接近极限的心率。[4]一局比赛结束后的十秒的心率和运动中的心率接近。在运动恢复时,运动训练中教练员根据运动强度后的心率来评价运动员的疲劳程度和运动能力,可以通过运动员平时训练的心率客观评价运动员的专业能力。近几年,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的比赛规则,一局的时间缩短,说明在短时间大强度的训练与比赛有相关联系,让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心率上升提前进入训练的状态调解自己身体机能。在运动峰值中测出受试者的最大心率与受试者预测最大心率占的百分比反映运动能力。在全力运动后的恢复心率可测试出受试者的抗疲劳能力,恢复心率较好可为在训练或比赛中,下组或下局短时间大强度做充分准备,恢复心率在比赛中起重要性作用,也为教练员合理分配运动员的体力提供依据。

1.3 研究目的

在比赛或训练中散打运动员的心率特征影响着专项竞技重要的依据之一,在散打比赛中,经常会发生一局的最后三十秒,双方差分距离不是很大时,会有一方会竭尽全力追分,赢得比赛的胜利机会,而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动作技能与平时训练是分不开的,运动员在集训时教练员大多数会采用短时间大强度训练,让运动员在短时间内提高心肺功能。其中,打沙袋是专项提高心肺功能途径之一,体现出比赛中运动员是否能顶住三十秒全力进攻有重要联系。

1.4 研究意义

有利于教练员掌握运动员不同心率反应特征并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法,更好的掌握运动员的特点,可根据运动员运动强度后恢复判断运动员的疲劳程度采用更好的放松方法,为下次训练做充分准备。心率监控的过程中让运动员对自己专项技术能力、运动体力和抗疲劳能力得到体现,为比赛前的准备活动时间长短运动员有着较清楚的认识,为比赛取得胜利做好准备。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杭州师范大学散打队队员为研究对象,分别是大一至大四共八名男生,均是参加2019年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的运动员。其中一级运动员1人、二级运动员7人、散打运动员的年龄(21±2)岁、体重(65±8)kg、训练年限(8±2)年,运动员的基本情况,。

表1 运动员基本情况

图1 散打运动员三十秒全力运动时实拍图片

2.2 研究内容

对散打运动员在全力三十秒期间的心率测试,测试前和受试者说明注意事项并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时间为十五分钟至二十分钟。做完准备活动后配戴仪器,搜索心率配备后,让受试者在安静环境下休息三分钟,进行三十秒全力打沙袋,受试者在三十秒中用自己100%的专项能力全力进攻。在三十秒中利用散打专项拳、脚技术动作组合。全力强度三十秒后恢复心率为五分钟,分别把恢复心率以每个三十秒恢复心率记录下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安静心率三分钟、三十秒全力的心率和恢复五分钟的心率,一共为八分三十秒的心率测试。

2.3 研究方法

2.3.1 实验法

用Polar V800测试运动员安静的心率和运动开始至运动结束心率的恢复的数据。测试前,运动员进行专项热身十分钟。佩戴心率表后测试安静三分钟、三十秒全力击打沙袋,安静恢复五分钟的心率。利用Polar V800(芬兰)测试散打运动员上述三个阶段共计八分三十秒心率的变化特征。测得数据用Kubios HRV Standard软件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

图2 散打运动员30s全力运动及恢复期心率分析示意图

2.3.2 数理统计法

研究指标所得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Mean±SD)汇报,用Excel软件对测试指标进行统计。

3 研究结论与建议

3.1 三十秒全力运动的结果

在测试中测出三十秒最大心率,三十秒最大心率占预测最大心率百分比为84%,结果中得出杭州师范大学散打队男运动员平均运动峰值心率接近受试者的最大心率,占心率的百分比也就越大,心率短时间上升较快的运动员心肺功能优于低水平的运动员,恢复水平也高于其他运动员。研究发现,最大心率训练中,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心肺功能耐力增强。受试者从安静心率到运动峰值心率过程中,在短时间内达到本人运动峰值心率,在训练或比赛中有效的调动身体机能,进入运动状态,为比赛或训练做充分的准备。[5]

表2 运动心率变化特征

3.2 心率储备

心率储备是指受试者三十秒全力运动最大心率减安静心率,得出的心率就是受试者心率储备的情况。心率储备,表示受试者的心脏功能在需要运动情况下,消耗的运动能量,能随身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本研究,平均心率储备40%-85%内可以到达本人的目标心率,在受试者中均是散打二级运动员,经历过长时间进行专业技术训练,心脏有较好的运动能力和抗疲劳能力。心率储备与运动年限有关,本研究中发现运动年限时间长的受试者心率储备值较高,但不能代表运动峰值心率值也较高,两者之间与安静心率大小有关。在一般情况下运动员的心率储备比平常人要大,心率储备量要高,运动能力要好。心率储备量值越高说明受试者的心脏功能越好,越能够接受较大的运动量。心率储备可以较准确的评定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选拔运动员的指标之一。

表3 心率储备

3.3 恢复心率

在剧烈运动之后心率得到上升,休息一段时间后能恢复到正常安静的心率状态。 研究发现恢复心率是受运动强度的影响与运动峰值心率有关,强度大小反应恢复心率快慢。心率储备值与恢复心率相关,心率储备值高,心率恢复越快,运动机能的效果就越好。[6]本研究数据显示,是受试者全力三十秒运动后分别记录时间间隔三十秒的恢复心率分别为30s、60s、90s、120s、150s、180s,在数据中得出,前一分三十秒时,心率恢复值较快,后一分三十秒时心率恢复值较平稳。在一分钟内杭州师范大学散打队男运动员恢复的较慢,如果在比赛中一场比赛三局,心率在第一局比赛后休息的一分钟恢复较慢,以此类推,很难坚持到第三局,会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在每隔三十秒中恢复心率、与三十秒全力运动、运动峰值心率有相关规律,恢复心率和运动强度、运动峰值心率大小有关,恢复心率与受试者身体机能有关,运动恢复心率是根据受试者接受运动强度大小不同,恢复能力有所不同。恢复心率短时间快速接近安静心率时,说明受试者的心率恢复功能越好。

表4 运动恢复心率变化特征

3.4 建议

(1)增加多种短时间大强度的训练方法,控制好休息的时间,最好控制在一分钟内与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一局里休息时间相近。(2)受试者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保持体力和抗疲劳能力同时,应该增强技战术分析能力培养高技术能力分析的运动员。(3)在集训时,应该采用大强度训练和短时间的休息,间歇训练的方法,加强恢复心率,提高动作技术能力。

猜你喜欢
短时间储备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基于短时间序列对帕金森患者步态规律的分析
天才博美犬荣获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诱导时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防治腹腔镜术后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