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制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9-13 01:19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制种玉米种子品种

玉米在中国种植面积广泛,用途较多,可作为粮食、饲料使用。随着玉米新品种的培育,玉米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于是玉米制种产业迅速发展起来,而且已经成为农业效益最高的产业之一,但是在玉米制种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利因素制约着其健康发展。

玉米具有耐贫瘠、抗旱、管理方便的特点,在中国的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玉米总产量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30%,主要用作饲料、工业消费、口粮和出口,其中90%用于工业消费和饲料。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良种补贴、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的实施,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逐年提升。巨大的玉米需求量使玉米种子产业的发展前景看好。甘肃省气候条件和土壤资源非常适宜玉米生长,推广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玉米制种产业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但是,在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机械化程度低、监督管理力度较差等问题,制约着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

1玉米制种产业存在的问题

1.1自有产权品种少,收益低

甘肃省自主开发的玉米品种很少,大部分为委托带繁的品种,因此,制种生产和经济效益会受到委托方的影响,委托带繁模式对品种保护非常不利,逐渐退出市场[1]。对于甘肃省来说,可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很多,且种植技术先进,科技含量较高,如种植大棚蔬菜比种植玉米制种的收益要高很多。随着国家种粮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大田农作物种植与制种生产收益没有较大差异,同时大田生产对技术、土壤等条件要求较低,因此农民制种生产的积极性不高。此外,种子在销售过程中,存在高品质种子市场竞争力较差等问题,影响了农民制种的积极性。

1.2管理部门监管力度较差

随着种子管理体系的逐渐完善,每个乡镇都设有种子管理站,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监管工作不到位、越位、缺位等情况严重,不利于种子产业的发展。首先,监管人员有限,加上执法对象数量多,执法内容多,现有监管人员无法满足当地种子监管和服务的需求;第二,监管经费不足,种子管理保障体系不健全。市县级的工作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用于执法的经费缺口很大,种子检测设备、执法设备都比较简单,这使得行政监管工作举步维艰。同时,种子品种多、来源广,对种子进行检验和查证非常困难,缺乏判定种子优劣的技术手段,因此也就无法控制假冒伪劣种子造成的危害。第三,专业化人才缺乏,监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种子监管包括播种、生产、收获、销售等各环节,需要专业化人才,而现有的工作人员对制种工作缺乏了解,很难保证工作质量。第四,目前种子违法行为逐渐向基地外的农场和边远地区发展,甚至出现跨区域贩卖假劣种子的现象。由于种子案件查处周期长,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使得跨省、跨地区的案件处理困难。

1.3制种企业利润空间小

种子市场上品种繁多,农户面对琳琅满目的品种,通常根据宣传、包装来判断品种的优劣再进行购买。有的制种企业营销渠道较窄,宣传力度较差,很难吸引到消费者,造成种子销售困难的局面。还有的制种企业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生产的种子销售范围小,除了在当地销售以外,在其他地区几乎没有市场。同时,种子企业在和经销商合作的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常常以赊账的方式让经销商代销,导致后期经常出现退货多、回款难的情况,增加了企业销售成本,降低了经济收益。

1.4种子市场混乱

首先,玉米品种数量多,经常出现套牌种子、一品多名等现象,而且这种情况屡禁不止,使农民难以辨别种子真伪。假冒种子纯度、净度、发芽率等较低。有些管理部门对种子经营者审核不严,导致经销商数量成倍增长,种子供大于求,经营者不得不降价销售,进而影响种子市场的健康发展。

2玉米制种发展对策

2.1选育优良品种

要想提高玉米种子的竞争力,就要关注政策导向,分析消费者需求,根据市场调研结果确定选育目标,然后选育出适合在本地区生长的高产抗病品种[2]。在进行品种选育时,制种企业可和科研院所合作,两者发挥各自优势,达到双赢的目的;企业也可根据自身发展和市场需求,引进当地市场稀缺品种;建立育种机构,引进专业性技术人才开发自主品牌。同时,企业需注意申请品种保护,保证玉米种子的商业价值。目前,高蛋白玉米、高油玉米、饲料玉米受到市场追捧,制种企业要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进行调整,推出新品种,确保企业效益。

2.2提高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的好坏和农作物产量有直接关系,若种子质量较差导致农民减产,不仅要赔偿购买种子的资金,还有赔付农民利益损失,因此提高种子质量非常重要。首先,要建立种子质量管理体系,依托标准建立种子质量保证体系,提高种子产品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企业还可以通过认证机构,对种子的亲本来源、生产地点、加工、检验等环节进行监控,对符合国家标准的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识,这样就提高了种子的质量,不仅可以降低农户种植风险,提高收入,而且种子企业也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3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

加强制种产业的管理,就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规范生产经营秩序、保障农产品安全、维护农户合法权益。制种企业还应进一步了解国外种子产业的质量标准和体系,逐渐与国际接轨,使当地玉米种子顺利打入国际市场。种子管理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玉米种子生产全过程的监管,改变过去只重视市场而忽视生产环节的问题,尤其要对两杂制种的花期、制种基地的田间质量、生产档案进行重点检查,对套购抢购、不履行制种合同的行为依法惩处。

2.4加强制种的规模化、产业化

种子公司要想提高竞争力,除了提高种子质量,开发优势品种,还要具备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规模和抗风险能力。只有扩大市场规模才可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实力的玉米制种企业通过收购、参股等合作形式促进企业的规模化发展,逐渐在甘肃省及周边省份占领市场经营份额,提升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文波,杨勇.张掖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推动措施及思路[J].中国种业,2017(3):27-29

[2]常宏.甘肃现代制种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3(2):11-16.

(甘肅省秦安县西川镇人民政府贾静)

猜你喜欢
制种玉米种子品种
山东:全面实施主粮作物制种保险政策
沙坡头区2020年硒砂瓜自然富硒品种筛选试验
制种:受益行业政策推动
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贮藏中玉米种子活力与寿命的问题
关于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标准的探讨
分析次日必补跌品种盘口细节
低浓度克·酮·福美双利于玉米出苗和幼苗生长
北京植物园 国内首个月季品种测试园
62团玉米制种超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