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长时期夏玉米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

2021-09-13 01:19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喇叭口玉米螟夏玉米

玉米是滕州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满足了优质玉米市场需求。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玉米病虫害的加重,夏玉米种植效益受到不良影响,但滕州市始终注重改善夏玉米种植技术,提高玉米质量及产量,推动了夏玉米种植行业的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夏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以期为玉米种植提供有效参考。

1夏玉米穗期管理技术

1.1拔节期管理技术要点

在7月夏玉米进入拔节期,此时阴雨天气较多、气温较高,会出现玉米徒长的现象,需适当使用化学药物进行控制,保证夏玉米能够正常生长[1]。当夏玉米叶片长到7片时即可进行化学药物控制,上午9∶00~12∶00、下午3∶00~6∶00是喷洒化学药物的最佳时间,向夏玉米叶面喷洒矮壮素水剂,每公顷喷洒150 mL。此阶段还需除草,防止杂草吸收玉米養分,并进行中耕,中耕深度为5 cm,可避免玉米倒伏。

1.2小喇叭口期管理技术要点

当玉米可见叶增长至8~10片时为小喇叭口期。这一时期杂草顽固性较强,必要时可使用草甘膦水剂清除生长旺盛的杂草。小喇叭口期会开始出现虫害现象,常见虫害为玉米蟆,这种害虫吸附在叶子中心,可将105 g细砂和1.5%辛硫磷颗粒剂混合后撒进心叶,每株玉米使用量为1.8 g。

1.3大喇叭口期管理技术要点

在进入大喇叭口期时,玉米叶片已生长到18片左右,此时玉米叶呈现喇叭形,在进入大喇叭口期时,需清理染病玉米或发育状态较弱的玉米,同时疏松土地,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并利用培土掩埋杂草,避免玉米倒伏,若土壤透气性较差,可利用培土的方式进行处理,培土高度应当控制在8 cm[2]。

1.4抽雄期管理技术要点

在进入抽雄期后,玉米雄穗尖端已经显露4 cm左右,这一阶段玉米发育需要大量水分,应当重视浇水管理,避免玉米出现干旱的现象。若当年降雨量较多,导致低洼地积水,需进行排水。抽雄期应当将玉米顶部位置的雄穗摘除,可选择人工去雄,去雄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玉米的健康发育。

2夏玉米施肥技术

在播种后,对田地进行管理,须考虑到土地环境、气候、虫害等多方面因素,科学施肥以便发挥肥效。在灌溉时,要根据土地湿度及玉米自身生长周期所需水分进行全面灌溉,做好灌溉措施,保证玉米种子对水量的需求[3]。在灌溉时,应注意少量多次,但抽丝期玉米整体蓄水量极大,缺少水分,会导致玉米无法正常受精。在施肥时,使用有机磷农药防治病虫害。在玉米出苗后,同时施加磷肥,经过上述施肥驱虫后,便可有效控制玉米病虫害。

3夏玉米增产技术

首先,可采用地膜种植技术。夏玉米最适合的播种日期为6月10~20日。可提前播种,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延长夏玉米的发育周期。播种时,可采用续播方式进行播种,每公顷用种量为30~75 kg,种子密度约为5 500~6 500穴。

此外,推广大垄双行种植技术。大垄双行种植技术可利用通风性,保证夏玉米授粉,促进后续生长。推广时,可引进相关的技术设备,完成技术操作。

4夏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4.1粗缩病防治技术

夏玉米容易感染粗缩病,当染病叶片为5~6片时,在叶片背部及叶脉部位会出现凸起,颜色呈浓绿色,且叶子硬而脆,用手摩擦叶片可以感受到粗糙感。受到病害侵扰的玉米节间缩短,株高较矮,病株上部位置的叶片为密集丛生的状态,呈现对生状。要想防治粗缩病,需调整玉米播种时间,该病害主要由灰飞虱进行传播,在调整播种期时应当尽量避开灰飞虱盛发阶段。在玉米出苗前期和出苗后期可使用2.5%联苯菊酯2 500倍液或10%呲虫啉1 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喷施1~2次,同时根据玉米生长阶段对其进行间苗,去除染病玉米。

4.2黑粉病防治技术

夏玉米黑粉病在最初发病时在某个位置会出现病菌体,病害加重后面积逐渐扩大,转化为病瘤,颜色从浅红变为灰白最后呈褐色。最终病瘤开裂,出现黑色粉末,若病变位置在叶片部位,则病瘤体积较小,不容易出现黑粉;若病变位置在玉米穗或玉米茎秆上,则瘤体变大,容易产生黑色粉末。在防治该疾病时,首先可选择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在秋收后通过秸秆焚烧的方式进行堆肥,也可以对玉米残渣实施腐熟处理,与此同时对土地进行深耕和消毒,减少病菌残留数量。

4.3夏玉米螟防治技术

在暖冬、暖春时,气候原因可为玉米螟幼虫提供便利的越冬条件,降低幼虫死亡率,但5月虫害会达至高潮,整体孵化率逐渐上升。很多农户习惯堆积秸秆越冬,而玉米螟便可寄居其上,降低其越冬死亡率。应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及物理防治多种方式。在农业防治过程中,必须对玉米螟秸秆进行全面清理,利用沤粪、碾压、焚烧等方法减少幼虫基数。利用玉米螟成虫趋光性的特点,在田间安插杀虫灯诱杀玉米螟成虫,也可使用性诱剂诱杀玉米螟成虫,完成生物捕杀。在化学防治过程中,可喷洒敌百虫防治玉米螟。在穗期,使用85%敌敌畏乳油800倍液稀释后喷洒染病部位。

应从穗期综合管理、施肥、增产及病虫害防治4个方面分别对夏玉米种植实施有效的管理,为夏玉米发育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夏玉米农艺管理技术要点较多,相关部门需做好技术推广工作,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和种植农户进行互动,促使更多的种植户掌握夏玉米种植技术应用要点。

参考文献

[1]于宁宁,赵子航,任佰朝,等.综合农艺管理促进夏玉米氮素吸收、籽粒灌浆和品质提高[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0,26(5):797-805.

[2]王利明,罗松彪,张二朋,等.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丰乐36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19):90-91.

[3]刘正,高佳,高飞,等.综合农艺管理提高夏玉米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潜力[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25(11):1847-1855.

(山东省滕州市农业农村局唐子永)

猜你喜欢
喇叭口玉米螟夏玉米
不同降雨年型下施氮量对夏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高温干旱对夏玉米生产的影响分析
你好,圆号
论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浅谈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生物防治技术
水溶性硅对玉米的影响
论玉米螟防治措施
基于改善水流特性的超声波热量表设计
玉米苗喇叭口节肢动物群落与植株冠层信息的RD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