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北缘高山植被调查及引种改造试验

2021-09-13 01:27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山岭竹节植被

位于广东省茂名市的浮山岭,由5座峰相连而成,最高峰海拔高度为966 m,与茂名市市区直线相距约21.5 km。浮山岭还是茂名的风景名胜区,主峰坡面险峻,山顶巨石横卧,千奇百怪,山清水秀。为提升浮山岭景区的景观效果,2013年起茂名市政府利用植被恢复专项资金,在区内插种紫荆花(Bauhinia variegata L.)、美丽木棉(Ceiba speciosa St.Hih.)、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 Wei)等赏花、赏叶的园林树种。与此同时,把浮山岭主峰上部的高山黄草杂灌林作为林分改造重点,引种多种乔木树种,旨在构建上层林冠,增强生态及景观效果。本文在对浮山岭上部植被分布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引种改造试验情况,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地理环境条件

1.1.1地理环境概况

浮山岭属北热带和南亚热带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高于21℃;秋季凉爽,气候宜人;冬季干燥少雨,阳光充足。年均降雨量大于1 500 mm,年平均日照在1 600 h以上。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一年四季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春季阴雨天气多,雨量少;夏季高温多雨,雷暴受大陆性气候控制又受海洋性气候调节。

1.1.2植被概况

浮山岭相对高度约800 m,从海拔高640 m为界线,分上下2个不同的植被群落。下部天然植被主要为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铁冬青(Ilex rotunda Thunb.)、山乌桕(Sapium dis‐color(Champ. ex Benth.)Muell.-Arg.)、黄牛木(Cratoxylum cochinchinense (Lour.) Bl.)、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 (Stokes) F. A. Barkl.)、桃金娘(Rhodo‐ myrtus tomentosa)、破布叶(Microcos paniculata L.)等,覆盖率达100%,平均高度4.5 m。上部植被主要为高山草地,小乔木、灌木零散分布。小乔木高度约1.5~2 m,灌木类高度约1 m,草层高度约1.5 m。

1.2植被调查方法

1.2.1本地调查

从植被种类为灌木和草本的海拔高度线640 m开始,沿登山线路而上,登记所遇到植物种类名称,并记录其出现频度及生长情况。

1.2.2试验树种调查

种植后,第二年调查各树种成活率,以后每年12月调查其树高、地径、冠幅、保存率,用7年生观测数据分析差异性及生长情况。

1.3参试树种选择及种植方法

1.3.1树种选择

根据本地种植习惯及兼顾景观性好、抗逆性强的生物学特性,选择种植树种。主要有枫香、竹节树、红花荷、加勒比松、火焰树、黄花风铃木、沉香、罗汉松。苗木采用一年生营养袋苗,苗高约40 cm[1]。

1.3.2种植方法

各树种块状混交,随机排列。以块状方式整地:清除树穴周边杂草,挖穴规格为长40 cm×宽40 cm×深30 cm,施用复合肥做基肥,每株0.2 kg,2010年冬季备耕,2011年春季植树。植后第2年抚育1次。

2结果与分析

2.1本地调查结果

本地调查共有植物36种。其中小乔木类植物有亮叶猴耳环及茶树2种;灌木有13种,数量最多的是野牡丹;草本植物有9种,数量最多的是割鸡芒和淡竹叶;藤本植物有12种,数量较多的是攀援羊蹄甲(见表1)。从植被覆盖率上看,小乔木类植物不仅种类少,数量上也可忽略不计,灌木和藤本植物是零散分布,数量较少,草本植物数量较多,覆盖率大,是优势植被,主要为割鸡芒和淡竹叶(见图1)[2]。

2.2种植树种生长情况

2.2.1保存率

据表2和图2显示,不同树种对高山环境的适应性差别较大。种植后,保存率总体趋势逐年降低,7年后,成活下来的有红花荷,罗汉松,竹节树,但竹节树、罗汉松保存率极低,分别是25%、30%,红花荷保存率较高,为65%。枫香、加勒比松、火焰木、黄花风铃和沉香无存活。

2.2.2植树生长情况

从图3可看出造林7年后成活的樹种生长情况:从树高来看,红花荷最大,平均为3.59 m,最小的是竹节树,平均为0.89 m;从地径生长量来看,最大的是红花荷,平均为8.13 cm,最小的是竹节树,平均为1.55 cm;从冠幅生长量来看,最大的是红花荷,平均为2.36 m,最小的是竹节树,平均为0.5 m。

红花荷生长旺盛,树枝上挂有很多干枯的果实壳,说明已经开花结果。罗汉松和竹节树虽然存活,但是长势差。其中,罗汉松虫害(现场调查食叶害虫是尺蠖)严重,超过一半的植株树叶被啃食,导致树干近2 m高而冠幅只有0.5 m的现象。

3结果与讨论

浮山岭上部植被草本植物覆盖率高,其中割鸡芒呈规模分布,小乔木、灌木都是零散分布,层次单一,生态功能差。作为生态旅游区,景观也欠丰富多彩。

树种引种试验表明,虽然高山环境恶劣,红花荷还可适应性生长。种植7年后,保存率为65%,平均树高可达3.59 m,地径可达8.13 cm,冠幅可达2.36 m,已经正常开花结果。数年时间,就可超过原生小乔木灌木树种,有效增加了群落的上层林相。且红花荷生长茂盛,常年葱绿,花朵硕大,颜色艳红,增强了高山草地的景观,适宜在高山草地上种植。

引种试验表明,罗汉松也能适当生长,平均树高达到了2.07 m,但因受虫害影响,无法生长枝条树叶,难以形成完整的树冠,且保存率低,仅有30%,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竹节树在高山环境下生长速度很慢,7年生平均高度还是0.89 m,处于停滞状态,且保存率低,仅有25%。说明罗汉松与竹节树不适宜在高山草地上种植。

引种的枫香、加勒比松、火焰树、黄花风铃木、沉香等5个树种保存率逐年下降,到7年调查时,已经全部失存,说明此5种树种不适合在高山草地上种植。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林业局,广东省林学会.广东省100种优良阔叶树种栽培技术[M]. 2001:35~80.

[2]何道泉,敖惠修,伍辉民.广东山区植被[M].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97~115.

(广东省茂名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冼世庆,冯光钦,王祥,曾伟,骆雪莲,冼子耀,李太钊)

猜你喜欢
山岭竹节植被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学做“竹节人”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杭锦旗植被遥感分析
“竹节人”中说“趣味”
山村流星
蒲公英
大峪子隧道工程施工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