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时代,他们擦亮机器的“眼睛”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

2021-09-14 07:30刘振思
上海工运 2021年8期
关键词:机器校企工业

◎刘振思

随着企业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机器视觉系统将全面取代人眼来对产品进行测量和视觉判断。

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将成为工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企业连接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工作人员。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完整的机器视觉解决方案,他们对于岗位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多。

今年3 月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发布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信息的通知》。其中,新职业“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也正是位列其中。

多门技艺精通他们擦亮机器的“眼睛”

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主要工作内容是使用工具、量具、检测仪器及设备,对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或系统进行数据采集、状态监测、故障分析与诊断、维修及预防性维护与保养作业。

几乎所有的工业生产领域都需要应用机器视觉代替人的视觉,特别是那些对速度、精度或可靠性要求高的视觉任务更需要采用工业视觉系统。工业视觉系统,可看作是针对任务作了简化的初级机器视觉系统。

工业视觉亦称机器视觉,犹如机器“眼睛”,是链接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最先进的传感器。工业视觉系统包括工业相机、镜头、光源、图像数字化模块、图像处理软件,主要功能是实现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定位、引导、检测、量测、识别等自动化工艺流程,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外观检测、引导定位、瑕疵检测以及字符识别等。

工业视觉技术是横跨计算机软件(图形学)、物理学(光学)、数学、电工电子等领域的工程应用技术。其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外观检测、引导定位、瑕疵检测、以及字符识别(OCR)等,每一种应用都需要与计算机软件系统(上位软件)或机械系统(执行器件)密切配合,他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实际工业应用场景中,工业视觉岗位需要相互支持和配合以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

站在新职业风口背后是92 亿美元的全球市场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测,到2025 年全球机器视觉行业规模有望达到92 亿美元。庞大市场的背后,是对相关产业研究、操作生产人才的巨大缺口。

机器视觉具备识别、测量、定位、检测四大基础功能,以远超于人类视觉的性能助力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的兴起,机器视觉行业顺势迎来快速发展。2019 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达103 亿元,2013—2019 年复合增速达31.7%,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机器视觉领域应用市场。

在5G 工业的大背景下,深度学习3D 视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重新赋能工业机器视觉。国内机器视觉、智能制造领军者,拥有着行业最重要的两大壁垒:先进的技术能力与优质的客户。在各自细分领域内有相当的竞争力,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在国产替代的巨大机遇下,这些智能制造厂商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占率,实现产业链扩张。

工业视觉具备极强的机器特性,如极高的速度、精度、重复性等,远超人眼识别;与此同时,工业机器视觉拥有采集大量现场数据的能力,是未来工业生产的最重要的数据入口。数据是驱动行业快速迭代、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这也将成为工业机器视觉未来的巨大可能。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测,机器视觉产业未来三年,复合增速接近24%,是巨大的蓝海市场。

机器视觉行业应用广、空间大、壁垒高,机器视觉可应用于智能制造的方方面面。机器视觉系统辅助设备进行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检测,具有广泛的应用行业和应用场景。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计,到2025 年全球机器视觉行业规模约92 亿美元。根据康耐视的调研报告显示,该行业规模长期有望实现12%的年复合增速。

月薪或超2 万元“工学交替”培育新兴人才

行业规模的巨大发展机遇下,也存在着对于工业视觉人才的急缺,这直接体现了从业者的薪酬待遇上。在近期发布的《2021 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薪酬调查报告(二季度)》中,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作为《报告》中26 个“高、新”职业之一列入统计范畴。《报告》调查数据显示,该岗位的月平均薪酬的中位数在2 万元档位,收入较为可观。

行业岗位在吸引高素质产业工人的同时,也促使各职业院校开始大力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23 岁的刘岸峰,2020 年从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就顺利入职到了湖南富纳,从事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的岗位。仅仅工作一年的他,现如今已经开始了学徒培训、带学生顶岗实习等工作。

这一切,都得益于他所在学校与企业签署的合作协议,在校期间,他成为了这个校企合作的订单班的首批学员,在学习学校课程的同时,他前往企业进行实操训练,在后期的顶岗实习中,刘岸峰跟随项目先后前往上海、深圳、东莞等地。

通过“工学交替”,刘岸峰和他同学的能力得到了飞速提升,一部分人已成为企业的骨干技术人员,还有学生被其他企业高薪挖走,目前毕业不到一年便月薪过万元。

其实,在进入这个订单班前,刘岸峰就读的还是电焊专业,对于这个专业并不感兴趣的他,一直在寻找让自己职业技能道路有所突破的办法。在得知企业与学校开设的订单班后,刘岸峰立刻报名并通过了测试,顺利成为订单班的学员。为了弥补专业缺失专业基础知识和实操技能之间的差距,不论没课的双休日还是节假日,他几乎每天都泡在训练车间和自习室,赶上专业课程的步伐。

背后,是校企合作深入融合,让职业学校及时培养行业和市场真正紧缺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此前,“工业视觉系统运维人才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就在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揭牌。

根据联合培养合作协议,校方与企业共建了“工业视觉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和“工业视觉系统运维”1+X 证书考核培训基地。基地占地1100 平方米,可同时开展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初、中、高三个等级的职业资格等级培训,以及电气控制产线装调维护等基础实训教学。该基地已拥有国家教育部第四批1+X证书试点资格,可开展1+X职业资格等级培训及认证、工业视觉课程体系开发,承接中高职师资培训及其他社会培训。

“受限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学校单方面要做好这一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很不容易,与企业的合作正解决了这一问题。”该校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李强介绍,以工业视觉系统运维人才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为平台,校企双方将合作完善数控技术、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智能产线运行与维护等智能制造相关专业方向的实训条件,共同开发、推广工业视觉相关专业标准、岗位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配套资源。同时,深化1+X职业技能标准与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的书证融通,开展高端工业视觉人才的技能培训,提升行业影响力。

据悉,工业视觉系统运维人才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是在校企双方工业视觉校企联合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湖南工业职院与该企业的合作自2018 年开始。两年多时间中,校企双方共同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已组建“现代学徒制班”两期,订单班学员可参与企业项目的研发、测试、装调、培训等工作,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综合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机器校企工业
机器狗
机器狗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未来机器城
工业人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校企合作五反思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