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发华夏:把水电站标准输出到国外

2021-09-15 09:45王炜通讯员王宗阳庞博
山东国资 2021年7期
关键词:水发华夏尼泊尔

□ 本刊记者 王炜/通讯员 王宗阳 庞博

尼泊尔4座水电站,泰国清迈2座水电站,印尼雅加达4座水电站……南亚、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闪现着一家山东省属企业的身影——水发华夏集团。3年前,水发集团为优化资产质量,调整产业布局,将各一级权属公司持有的水电资产整体划转至水发华夏集团,打造出一个以水电、水务、电工电气制造为主业的一级集团。

从2015年落子水电项目,到2020年底,水发华夏集团水电产业总资产额达到88.6亿元,已投运电站7座装机44.86万千瓦,试运营电站3座装机11.7万千瓦,在建电站4座装机35.5万千瓦,停建电站3座装机5.8万千瓦,共计17座,总装机容量97.86万千瓦。预计2021年底发电量将超过33亿度,发电收入也将超过6.6亿元。

漂亮的数据背后,是水发集团独到的战略眼光。正如水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振钦常说的那样,选择项目要“占据行业风口,符合国家规划,资源具有不可或缺性”。

2020年,“双碳”国家战略让以水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再次受到资本热捧。而前不久国家电网实施水电同价,无疑又是水电投资领域的重大利好。

近日,本刊记者走进水发华夏集团,听董事长常玉钦畅谈水发布局水电领域的前世今生。

尼泊尔水电站首次采用“中国方案”

2016年,尼泊尔总理府,尼泊尔总理卡德加·普拉萨德·夏尔马·奥利给常玉钦擘画了巴格马蒂180千瓦装机容量水电站的建设蓝图。

“尼泊尔的水电站,连续多年一直采用的是欧洲标准、日本设计。”常玉钦说,“欧洲标准适应北欧寒冷环境下对水电站的建设要求,但严寒的影响在南亚几乎微不足道……而日本公司设计的200米高坝方案,也最终被水发华夏坝高80米的梯级开发方案所代替。”

“一带一路”是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

而此次水发华夏在尼泊尔投资的4个项目,均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设备、中国管理”的全产业链模式进行开发,带动中国产能、技术和装备输出,为中国装备和中国标准“走出去”创造条件,为中国装备、中国标准在世界上树立了品牌。

巴格马蒂水电站厂房、升压站施工

巴格马蒂电站控制室

“水发华夏尼泊尔巴格马蒂水电站首次采用了中国标准、水发华夏方案。并且,今后中国标准有望成为当地主导。”常玉钦自豪地说。

一家省属企业实现对世界标准的输出,实属不易。

据常玉钦介绍,目前,水发华夏在尼泊尔4个项目的总装机容量达到226兆瓦,总计划投资额近30亿元。这4个项目分别是:巴格马蒂水电站,该项目是水发集团首个海外投资项目,装机容量22兆瓦,总投资2.77亿元,多年平均发电量1.3392亿千瓦时,2020年入选四川省对外投资合作重点项目并获得资金支持;拉苏瓦水电项目,装机容量120兆瓦,总投资14.82亿元,多年平均发电量6.64亿千瓦时,该项目为在建项目,预计2022年12月底完工,2017年被纳入四川省“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库;若古嘎特芒嘎雷水电项目,总装机容量35.5兆瓦,预计投资额3.6亿元,多年平均发电量2.031亿千瓦时,该项目已于2019年12月底开展施工,预计工期为31个月;上若古嘎特水电项目,总装机容量48.5兆瓦,预计投资额5.9亿元,多年平均发电量2.8441亿千瓦时,目前已经开始前期准备工作。

水发集团发挥技术出海优势,秉持“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方人民”的开发理念,推广中国标准建设水电站,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从“适应标准”向“制定标准”转变

一直以来,水发集团发挥电力规划、勘测设计、监理施工等优势,以高端咨询和规划设计为先导,积极推动我国电力标准国际化,致力于从适应国际标准向参与制定国际标准转变,努力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电力行业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水发集团以中国技术、中国制造为切入点,在投身“一带一路”建设中,通过实施国际EPC总承包工程,依托技术和品牌优势,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带动国内金融资本、高端装备、核心技术、先进管理和成熟标准的输出,在“一带一路”区域持续打造中国水发集团和中国标准的品牌。

相对于国内水电市场的“红海”,目前尼泊尔水电市场还是一片“蓝海”。尼泊尔水力资源丰富,约占世界水电蕴藏量的2.3%,但因基础建设滞后,该国的电力供应一直不足,一到旱季全国停电现象严重。尤其是首都加德满都以外的地区,一天平均有七八个小时得不到电力供应。

水发集团4个水电站全部建成后可向尼泊尔供电13亿度,帮助解决尼泊尔1/5的电力缺口,大力缓解尼泊尔用电压力,并成为中尼铁路沿线主要的电源。

拉苏瓦水电站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水发方面在雇用当地工人的同时,也从国内请来许多资深技术人员为他们提供专业培训。到目前为止,水电站已经为当地创造1600多个就业机会。未来,位于菏泽成武的达驰电气,可以把工厂开到尼泊尔,既增加了当地就业,也实现了制造业的输出。

同时,电站的建设带动当地建筑、运输、钢材、水泥等行业快速兴起。电站投产运营后,主要向尼泊尔国家电网供电,对当地的交通、旅游及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进一步深化中尼两国友谊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水电,助力“碳中和”国家建设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的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其中一项重要议题,就是研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会议指明了“十四五”期间要重点做好的7方面工作。这次会议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定位,尤其是为今后5年做好“碳达峰”工作谋划了清晰的“施工图”。

水发华夏集团投资的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关州水电站,全部机组已并网发电

中央的决策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节能减排压力之下,世界各国普遍优先开发水电,大力利用水能资源。

水电作为技术成熟、供应稳定的无污染可再生清洁能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绿色动力,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能源之一,我国能源23%来源于水电。有数据统计,每度电的平均碳排放量,水电约20克,而火电约840克。水电的成本低于光伏和风电,气候影响相对较小,优势明显。

2020年投产的乌东德水电站,位于云南省禄劝县和四川省会东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将创造世界水电机组单机容量85万千瓦的新纪录。建在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的白鹤滩水电站,将再次把水电机组的世界纪录刷新到100万千瓦。此外,即将在“十四五”期间投产的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的大坝,高度将达到312米,建成后将成为全世界第一高坝,刷新所有的世界纪录。

目前,仅水发集团就已运营水力发电公司13个,试运行水力发电公司3个,在建水力发电公司4个,停工水力发电公司5个,待建水力发电公司4个,共计29个,预计年发电量12.65亿千瓦时。已运营公司装机规模717.99兆瓦,在建、停工及待建公司装机规模636.3兆瓦。

在中国,不论是已探明的水能资源蕴藏量,还是可开发的水能资源,都位居世界第一。水电行业作为电力行业中最重要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类型,发展空间非常巨大。因地制宜开发中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把水力资源转变成高品位的电能,不仅对于边远农村地区的脱贫致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海口镇螳螂川,建于1908年、1912年投入运行的我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目前依然在使用。

而水发的水电板块才刚刚起步6年,前途光明,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水发华夏尼泊尔
绽放,华夏之美
补精益气喝木耳腰片汤
书画影苑.尼泊尔
华夏航空首架ARJ21首航
一场约架,变了华夏
华夏撷韵
尼泊尔 遏制“藏独”分裂活动二三事
银耳拌鱼腥草
尼泊尔的忧伤
尼泊尔 震后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