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带教模式在消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1-09-21 06:33鲁莹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8期
关键词:消化科操作技能实习生

鲁莹

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湖北咸宁 437000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生由消化科护理实习生向合格护士转变的重要阶段,是将在校基本理论知识与护理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在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的言行对护生进入工作岗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质量教学能培养护生扎实的护理操作技能,积极主动的护理服务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许多大医院都非常重视提高实习护生的护理质量。 医疗水平的进步和发展不仅体现在临床治疗效果上,也体现在护理方法和质量上,切实提高医院各科室护理质量,就能为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依据。在消化护理工作中,任务繁重,工作要求很高,需要护士在相关护理工作上投入高度的耐心和专注力[1]。在消化科的护理操作中,传统的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护理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 该研究将该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60 名消化科护理实习生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两组,常规教学组给予常规法带教,全方位优化组实施全方位优化护理带教方案,探析不同带教模式在消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60 名消化科护理实习生,数字表随机法分两组。每组30 名。全方位优化组年龄21.5~22 岁,平均(21.75±0.25)岁;均是女性。 常规教学组年龄21.6~22.1 岁,平均(21.85±0.25)岁;均是女性。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教学组给予常规法带教,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根据护理部制定的临床教学大纲,结合临床实际安排教学,并采取 “传帮带” 的带教方式。消化科护理实习生进入科室后老师讲授自己的临床知识和操作技能。 讲解理论知识,指导护理操作。

全方位优化组实施全方位优化护理带教方案。 (1)将入科前的教育护生转到消化科后,护士长利用晨会的轮班时间,向护生简要介绍了消化科的病房环境和规章制度、患者概况及相关要求、用药特点,使护生更快适应消化科的实践。(2)掌握培训目标:①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如胃出血、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防治原则和护理常规。②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饮食指导。③消化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要点,如静脉输液、静脉输血、清洁灌肠、口腔护理等。 此外,还应了解三腔二囊管的护理及胃镜检查前的注意事项。(3)实践教学。①一对一教学,护生应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结合本科生的护理基础操作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要进行讲解、示范、指导和检查,重点讲解论证操作中的难点和细微之处。 ②消化科常用操作技巧演示及辅导,组织每组护生观看消化科常用操作技巧录像带,进行详细讲解,包括静脉输液、吸氧等,然后让实习护生在模拟器上反复练习,直至掌握为止。 要求在实习期间熟练掌握,并在毕业前选择1~2 个项目进行考试。 ③理论知识传授与护理操作相结合,使护生真正理解每一次操作的意义。 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大便观察是护理中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黑便增多,血压下降,提示患者有活动性出血,需要向医生报告调整输液方案。 因此,观察和记录大便和血压的变化是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早期休克的可靠指标。④对消化科护生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护生往往对一些特殊的护理内容不理解或不明白, 需要耐心告诉实习护生,如该类患者饮食需要给予温凉流质饮食,而不是温热饮食,因为温凉饮食可以防止胃肠道血管扩张,而流质饮食可以减少胃收缩运动,中和胃酸,促进溃疡愈合。 ⑤为护生选择合适的患者观察病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列出护理措施,并由导师进行指导和补充,充分培养护生独立观察和处理事务的能力。 ⑥将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措施装订成书,组织护生学习,让护生了解情况,引导护生按先危重后轻的顺序观察病情。 ⑦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护生职业道德,提高自身修养,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以身作则。 在护理活动中,要仪态端庄、举止优雅、行为稳定、语言文明、耐心、责任心强,培养护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爱本职工作的精神引导护生执着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和具备进取精神, 使其在满怀同情心地抢救患者中体会有一种争分夺秒的感觉。⑧护士长在结业前应组织对护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进行考核和考核,教师填写实习评价表,对护生的实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⑨护士长的角色在消化科护理实习生实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严格教师配备把关,真正让责任心强、业务素质过硬的骨干力量来完成对消化科护理实习生的实习指导。 消化科护理实习生要结合本科生的疾病,经常组织消化科护理实习生学习,每周学习一次,考核一次,持续推进精益求精。 在离开部门前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理论操作和服务理念等,给予正确客观的评价,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期望。 同时,反馈教师的教学方法、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是否有正确的导向,反思制定的教学计划是否符合他们的实习要求等。 不断提高带教能力,更好地完成教学计划,培养更多的护理人才。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满意度(0~100 分,越高越好)、消化科理论基础成绩、消化科护理操作技能、消化内镜护理配合质量、消化科文书书写质量(0~100 分,越高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实习生满意度比较

全方位优化组的护理实习生满意度(94.77±3.91)分,高于常规教学组的护理实习生满意度(83.01±2.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04,P<0.05)。

2.2 两组护理实习生消化科理论基础成绩、消化科护理操作技能、消化内镜护理配合质量、消化科文书书写质量比较

全方位优化组消化科理论基础成绩、消化科护理操作技能、消化内镜护理配合质量、消化科文书书写质量显著高于常规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实习生消化科理论基础成绩、操作技能、内镜护理配合质量及文书书写质量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实习生消化科理论基础成绩、操作技能、内镜护理配合质量及文书书写质量比较[(±s),分]

组别消化科理论基础成绩消化科护理操作技能消化内镜护理配合质量 消化科文书书写质量常规教学组(n=30)全方位优化组(n=30)t 值P 值87.56±2.25 97.51±2.56 15.990<0.001 86.45±2.52 95.13±3.01 12.111<0.001 87.12±2.45 95.13±3.51 10.249<0.001 87.21±2.12 95.21±3.21 11.390<0.001

3 讨论

护理实习是大专和本科护生学习的必经阶段,也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 护理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习护生的护理能力。因此,要求医院不断完善教学模式,让实习护生更好地将护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今后进入护理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它还可以为医院提供优秀的护理人才[2]。传统教学模式中,进入门诊部后,老师们无法详细了解实习护生的基本情况以及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实习护生操作技能的机会很少。 此外,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和适应,无法进行有效的教学,降低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 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虽然它在教学中可以快速地向消化科护理实习生传授知识。 但是,对消化科护理实习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视不够,使消化科护理实习生的学习机械变大,不利于消化科护理实习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而采取新型的全程优化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护理操作,有利于教学的实施,使护生获得更多的护理操作机会,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采取各项优化教学结果的针对性措施,在护理实习生带教、作风上聚焦患者、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可提高护生的服务态度,使其为患者提供周到、热情的服务,并认真学习专业技术专业知识,规范各项技术操作,认真规范各项护理文书书写。 通过临床实践提高学校没有学到的知识,提高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技术操作等专业技术水平,为各级医院输送大批合格的护理人才[3-4]。

新型的全程优化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消化科护理实习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它把教学的中心从教师转移到消化科护理实习生身上,提高消化科护理实习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消化科护理实习生学习的兴趣,使消化科护理实习生在掌握理论基础的同时,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消化科护理实习生综合素质的提高[5-6]。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新型的全程优化教学法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显著优势:①加强消化科护理实习生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的联系,使消化科护理实习生与实践相联系,围绕临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完善知识网络。②提高消化科护理实习生的自学能力。在新型的全程优化教学模式中,消化科护理实习生是学习的中心[7-8]。消化科护理实习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摆脱教师的束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觉制定学习计划,提高自主学习能力。③提高消化科护理实习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型的全程优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对常见问题进行分组讨论,从而提高消化科护理实习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提高消化科护理实习生的人际沟通和合作能力,消化科护理实习生小组交流和讨论能有效地促进相互沟通,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9-12]。

该研究的成果显示全方位优化组护理实习生满意度高于常规教学组,消化科理论基础成绩、消化科护理操作技能、消化内镜护理配合质量、消化科文书书写质量高于常规教学组(P<0.05)。 作为一种新的、可操作的全程优化护理带教模式,在消化科护理操作中取得了明显的实际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护理实践,该模式在消化科护理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对于护士来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历和工作技能,实现不同层次的分类,承担不同的任务,工作责任感和认同感明显提高。对患者来说,可以充分保障他们的护理时间,让他们更好地康复。 该模式提高了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护士自身的工作效率更高,相关责任制和激励机制也将得到完善,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要更加科学化,使整体护理水平在消化科护理工作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在其他科室实施[13-15]。

综上所述,消化科护理实习生实施全方位优化护理带教方案效果确切,可提高消化科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专科知识水平,提高其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是有效的护理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消化科操作技能实习生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优质护理与层级护理干预在消化科护理中的实践效果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消化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PDCA循环在护生中医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职业教育操作技能形成的心理学解析
老年Dieulafoy病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