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临床带教中PBL 联合CBL 教学法的运用研究

2021-09-21 06:33赵亮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8期
关键词:带教内科心血管

赵亮

益阳市中心医院老年老干科,湖南益阳 413000

实习期是所有医学生必须经历的重要过渡阶段。 在医院进行实习的学生多数是刚从高等医学学府毕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但由于他们未真正与患者接触,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带教后才能够胜任相关专业工作[1-2]。传统的带教方式是由带教老师进行言语讲解理论知识,亲身示范操作流程,学生在旁观看学习,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适应临床,但学生亲身实践机会较少,对日后独立工作,处理实际问题有影响[3-5]。 故需要寻找新的带教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和临床思维。 问题驱动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将所学领域的各种问题作为核心,并以此规划学习内容,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6-7]。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以病例为基础展开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行探讨,提出问题并解决的讨论式教学[8-9]。 基于此,该文随机选取2019 年7月—2020 年7 月于该院心血管内科进行实习的学生70名, 研究心血管内科临床带教中PBL 联合CBL 教学法的运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院心血管内科进行实习学生70 名。 通过抛硬币的方式将70 名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分为两组,即对比组(n=35)和研究组(n=35)。 对比组35 名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中男24 名,女11 名;其中年龄20~24 岁,平均(22.05±1.20)岁;受教育程度:大专文化程度有15 名,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有20 名。 研究组35 名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中男22 名,女13 名;其中年龄20~24 岁,平均(21.99±1.24)岁;受教育程度:大专文化程度的有17 名,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8 名。 两组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比组35 名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带教。具体如下:①选取带教老师。在医院心血管内科选择临床经验丰富,具有教学能力,且工作年龄5年以上的医师作为带教老师。 ②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包括医院规章制度、心血管内科规章制度,科室仪器设备、临床工作流程等。 ③由带教老师口头讲解专业知识,必要时配合多媒体设备进行讲解。 对于临床实践,教师通过亲身教学,让学生在旁观看学习。 课后学生自行回顾教学内容。 ④经过长期实习后,在结束前需要进行实习成绩考核和临床工作能力评价,前者包括专业理论、动手实践及综合成绩3 方面,后者包括医疗服务能力、言语沟通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科研工作能力4 项能力。同时,实习学生也需要对带教老师的工作进行评估。

研究组35 名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采用PBL 联合CBL 教学法进行带教。 具体如下:①选取带教老师。 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技术,良好地科研能力,临床经验充足等条件。 ②根据该院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包括心血管内科的相关工作流程等。 ③学生在进行带教学习前,需要复习在学校内学习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并针对带教老师所给的教学大纲寻找典型的临床案例。 ④带教老师在课堂上将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并给学生1 周时间进行独立思考,搜索查阅有关资料,找出正确治疗方案。⑤在实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典型案例中的隐藏问题,让学生互相讨论、分组讨论并进行展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由带教老师总结学生思路,给出正确的判断和治疗方案,帮助学生梳理病例中的知识点,形成心血管内科理论知识构图,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之后,在患者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进入病房,真实地接触病患,验证判断结果,进行心血管内科的临床实践。 此外,学生还需要对患者病史进行采集,对相关的检查结果熟知,以便进行检查和制定治疗计划。 ⑥实习学生在实习期最后需要进行考核,包括专业理论、动手实践及综合成绩3 方面。 另外, 还需要对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进行评估,同时,实习学生也需要对带教老师的工作进行评估。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经过不同教学方式带教后的实习考核成绩、临床工作能力和带教满意度进行统计。实习考核成绩包括专业理论成绩、动手实践成绩和综合成绩3 方面,其中专业理论成绩满分50 分、动手实践成绩满分50 分,综合成绩=专业理论成绩+动手实践成绩,分数越高说明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的学习质量越高。临床工作能力包括医疗服务能力、言语沟通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科研工作能力4 项能力,分值均为0~25 分,分数越高说明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越强。 带教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3 种评价,带教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使用不同带教方式教学后的实习考核成绩对比

经过不同带教方式教学后,研究组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的实习考核成绩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带教后的实习考核成绩对比[(±s),分]

表1 两组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带教后的实习考核成绩对比[(±s),分]

组别专业理论成绩动手实践成绩 综合成绩研究组(n=35)对比组(n=35)t 值P 值46.93±2.11 40.88±2.07 12.109<0.001 45.43±3.20 39.96±3.10 7.263<0.001 92.32±2.65 80.83±3.00 16.982<0.001

2.2 两组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经过不同带教方式教学后的临床工作能力对比

经过不同带教模式带教后,研究组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带教后的临床工作能力对比[(±s),分]

表2 两组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带教后的临床工作能力对比[(±s),分]

组别研究组(n=35)对比组(n=35)t 值P 值医疗服务能力23.55±0.71 18.40±1.22 15.361<0.001言语沟通能力 随机应变能力23.57±1.00 17.91±1.86 15.216<0.001 24.06±0.65 18.11±1.09 15.992<0.001科研工作能力23.20±1.04 17.99±1.70 15.102<0.001

2.3 两组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经过不同带教方式教学后的带教满意度对比

经过不同带教模式带教后,研究组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的带教满意度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带教后的带教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心血管内科是医院中疾病种类繁多、病情较为严重的科室,该科室的医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专业素养必须过硬。 正式胜任一名心内科医生需要经历一个实习期的过渡[10-13]。 但随着医患关系逐渐紧张,患者对临床教学的配合性降低,学生进行实战的机会减少,且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不能得到实践巩固,严重影响日后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故需要进行临床带教,帮助学生进行转化,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专业素养[14-17]。 传统的带教方式主要是通过带教老师口头传授知识,当从事临床工作时,让实习学生在旁观看学习,课后自行温习。 该方式虽能够起到一定带教效果,但学生实践机会较少,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相对枯燥乏味,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故需要寻找新的带教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临床技能。PBL 联合CBL 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18-20]。 首先,选取专业素养高的带教老师,根据医院及心血管内科的教学计划,设计教学内容。 其次,实习学生需要对在校期间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回顾,并根据教学大纲寻找典型的临床案例。 并由带教老师在课堂上将案例进行简单分析,提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学生一周时间思考查阅有关资料。 之后,在实习课上,教师引出问题,让学生互动讨论,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最后,由带教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架构,以便学生课后回顾学习。 此外,带教老师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带领学生进行临床实践,巩固所学内容,进行病史采集,了解患者实际情况以便制定最佳的治疗计划。 经过一系列的带教后,能够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临床工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该研究表明,在对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采用不同带教方式教学后,研究组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的专业理论成绩为(46.93±2.11)分、动手实践成绩为(45.43±3.20)分、综合成绩为(92.32±2.65)分均优于对比组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的专业理论成绩(40.88±2.07)分、动手实践成绩(39.96±3.10)分、综合成绩(80.83±3.00)分(P<0.05);研究组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中医疗服务能力为(23.55±0.71)分、言语沟通能力为(24.06±0.65)分、随机应变能力为(23.57±1.00)分、科研工作能力为(23.20±1.04)分均好于对比组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中医疗服务能力(18.40±1.22)分、言语沟通能力(18.11±1.09)分、随机应变能力(17.91±1.86)分、科研工作能力(17.99±1.70)分(P<0.05);研究组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的带教满意度为(91.43%)高于对比组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的带教满意度(68.57%)(P<0.05)。

综上所述,对心血管内科实习学生使用不同带教方式进行教学的效果不同,采用PBL 联合CBL 教学法进行带教的教学效果更好,能够培养实习学生的临床思维,丰富实习学生的专业知识,形成师生友好关系,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带教内科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
寓素质教育于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做法
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骨科带教中的应用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