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护生带教中PBL 教学法的运用研究分析

2021-09-21 06:33曾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8期
关键词:血液科学习效果常规

曾玲

长沙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湖南长沙 410000

对于内科学来讲,血液科是其分支学科中比较重要的一类,工作重点主要围绕造血系统相关疾病,不但专业学科特性较强,而且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在对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对于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而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在临床中属于护理学生转变为专业护理人员的重要过程,护理带教工作质量将对护生的学习效果带来巨大影响[3-4]。 传统带教方式下,其工作重点内容普遍放在带教老师 “填鸭式” 教学上,护生的主体地位往往会遭到忽视,导致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处在被动的状态,久而久之便会出现疲倦的感觉,最终造成教学质量不佳,学习效果也会因此受到影响[5-6]。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护理带教工作也在不断进步,其中PBL 教学法逐渐得到重视,且应用效果较好[7-8]。该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以问题为基础,并以护生教学中心,通过带教老师的提问,从而引导护生不断主动学习,最终使护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良好培养,且能够促进其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9-10]。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PBL 教学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该文将对2018 年11 月—2019年11 月期间接受护理带教的104 名血液科护生展开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对象均为血液科护生,共计随机选择104名,并将其运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均分为PBL 带教组(纳入52 名护生),常规带教组(纳入52 名护生),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前者护生中,年龄最大及最小值分别为26 周岁、21 周岁, 平均年龄(23.54±1.02)周岁;后者护生中,年龄最大及最小值依次为25 周岁、20周岁,平均年龄(23.28±1.11)周岁。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及相关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1.2 方法

常规带教组护生在该次护理带教工作开展过程中,应用常规带教方法,具体为:带教工作正式开始之前,由带教老师根据带教工作要求进行教学任务的制定,并结合实际工作内容准备相应的教学课件。 指导护生对课程相关内容自行预习,然后课上由带教老师为护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指导,也可通过利用视频播放设备为学生进行教学录像的观看,其他时间同带教老师一起进行查房工作等。 课后根据相关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复习,加深记忆。

PBL 带教组护生在该次护理带教工作开展过程中,应用PBL 带教方法,具体为:①制定教学大纲:依照临床带教相关教学方案,结合临床实际工作经验,对该次带教具体教学大纲进行制定。 同时根据血液科中常见病例的相关护理工作进行问题的设定,以便在教学工作中方便引导护生主动思考。 另外带教老师需要掌握护生基本情况以及学习情况,使其制定的教学方案能够更加符合护生的实际需求,从而提升护生的学习效果。 ②护理带教期间:由带教老师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7~10 人。然后将教学案例下发至每个小组,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从中总结出重点的知识内容。 另外引导护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带教老师提前设定出的问题利用查阅资料、文献等方式进行解答,并在讨论结束后选派本组其中一位成员进行总结性陈述,在此期间本组成员可以适当加以补充。 所有小组成员完成分享及讨论后,由带教老师对所有护生的表现予以总结评价,针对表现优异的护生进行适当表扬,针对表现不佳的护生进行适当鼓励,并帮其分析表现不佳的原因,使护生的综合能力都能得到良好提升。 ③带教老师在实施护理带教期间,需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引导护生独立思考上,并以学生为主体,引导护生在开展实践操作的同时,将既往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其中,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更加有助于护生综合能力及素质的培养。④为了进一步促进护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带教老师还可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式将常见血液科病例护理相关内容进行分享,并引导护生在此微信群可以积极踊跃参与话题的讨论,畅所欲言,也能够将护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进一步促进师生间良好关系的培养。

1.3 观察指标

①出科成绩: 两组护生完成护理带教全部内容后,在出科前通过考试的方式对其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内容总分为100 分,主要包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满分为40 分),实际操作能力掌握情况(满分同为40 分),综合能力(满分为20 分)。

②带教满意度:完成出科考核以后,另对两组护生实施关于带教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满分为100 分,若评分结果在90~100 分之间,则可视为护生对该次带教工作非常满意;若评分结果在60~89 分之间,则可视为护生对该次带教工作一般满意;若评分结果在0~59 分之间,则可视为护生对该次带教工作不满意。 将非常满意度所占比例与一般满意度所占比例相加,结果则为带教总满意度。

③带教质量:利用调查问卷填写的方式对该次带教质量进行评分,具体评分内容主要包括4 项,依次为带教态度、带教质量、带教效果以及带教方法,每项内容的最高分值均为25 分,总分共计100 分,分值高,说明护生认为该次带教质量越佳。

④学习效果:同样运用问卷调查填写的方式对护生该次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其中主要包括团队协作、学习兴趣、语言表达以及主动学习四部分内容,每一部分的评分区间均在0~25 分之间,满分为100 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出科成绩对比

PBL 带教组各项出科成绩均较常规带教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出科成绩对比[(±s),分]

表1 两组护生出科成绩对比[(±s),分]

组别PBL 带教组(n=52)常规带教组(n=52)t 值P 值理论知识36.69±1.12 32.03±1.09 21.501<0.001 36.01±1.21 32.41±1.30 14.617<0.001实际操作 综合能力18.37±0.31 16.08±0.29 38.900<0.001总分92.12±1.41 83.19±1.24 34.294<0.001

2.2 两组护生带教满意度对比

PBL 带教组护生带教总满意度(98.08%)明显高于常规带教组(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带教满意度对比[n(%)]

2.3 两组护生带教质量对比

两组护生带教质量评分对比,PBL 带教组各项分值均高于常规带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生带教质量对比[(±s),分]

表3 两组护生带教质量对比[(±s),分]

组别PBL 带教组(n=52)常规带教组(n=52)t 值P 值带教态度23.74±1.01 19.02±1.41 19.624<0.001带教质量带教效果22.65±1.12 19.33±1.19 14.650<0.001 23.07±1.21 19.41±1.27 15.045<0.001带教方法 总分22.89±1.24 19.20±1.13 15.860<0.001 91.84±1.23 84.25±1.36 29.847<0.001

2.4 两组护生学习效果对比

PBL 带教组护生学习效果各项评分均比常规带教组护生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生学习效果对比[(±s),分]

表4 两组护生学习效果对比[(±s),分]

组别PBL 带教组(n=52)常规带教组(n=52)t 值P 值团队协作22.92±1.62 19.11±1.52 12.367<0.001学习兴趣语言表达23.01±1.57 19.27±1.43 12.699<0.001 22.26±1.52 19.38±1.54 9.597<0.001主动学习 总分22.42±1.30 19.36±1.27 12.141<0.001 92.55±1.37 85.31±1.08 29.927<0.001

3 讨论

血液科护理带教工作是将护理学生向专业的护理从业人员转变的重要阶段,此环节的工作质量将会对护生从业后的综合水平、职业素养以及工作能力带来影响,更是关于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若护理学生在此阶段接受到更加全面系统的教学指导,将会对未来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带来积极影响,由此可见,应当将此环节的工作内容作为重点研究方向[11-12]。 随着时代的发展,护理带教方法也在逐渐发生转变,很多护生在接受常规护理带教过程中学习效果不佳,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的护理质量存在不足,进而对护患关系造成一定的影响[13-14]。对其中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关键因素在于:传统带教方式下,工作的主体多为带教老师,只是单纯按照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或者一些带教老师会将实际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整理,通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展示,不过在此模式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且带教老师在教学期间对护生主体地位缺乏重视,导致护生学习兴趣不佳、缺乏主动思考及学习的能力,经常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知识的灌输上,最终造成学习效果受到影响[15-16]。 而通过实施PBL教学法,可以使护生重回教学主体地位,促进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PBL 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优势:①带教老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会从血液科临床护理的实际病例入手,根据该病例的相关信息进行问题的设定,并在教学工作中予以提出,使护生能够在学习期间围绕设定的问题开展系统化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借助信息化技术进行相关资料、信息、文献的查阅,从而将问题进行科学解答,由此促进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17-19]。②在教学期间,带教老师为护生进行恰当分组,并引导其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与组内成员进行分工合作,科学探讨, 使护生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师生间关系得到有效促进,学习氛围更加融洽[20-22]。 ③完成自主学习以后,带教老师会引导护生积极分享本组观点以及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同时在完成分享后能够进行客观的点评,如此一来, 护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将自身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更加有助于护生学习兴趣的提升[23-24]。 此外,在带教工作开展期间,带教老师适当运用微信群沟通的方式可以进一步促进护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因而具有重要意义[25-26]。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护生出科成绩,PBL带教组各项成绩均明显较常规带教组更高(P<0.05),说明通过运用PBL 教学法,可以更加有助于护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教学效果较好;对比两组护生带教满意度,PBL带教组明显高于常规带教组(P<0.05),说明在PBL 教学方法的支持下,带教老师与护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且更加容易得到护生的认可;对比两组护生带教质量评分,PBL 带教组相较于常规带教组显著更高(P<0.05),说明通过实施PBL 教学法,能够使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且方式更为新颖,更易接受;对比两组护生学习效果,PBL 带教组的各项效果评分均高于常规带教组(P<0.05),说明在PBL 教学法模式下,更加有助于培养护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使之学习兴趣得到良好提升,且在此方法下,可以显著促进护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PBL 教学法能够对血液科护生学习效果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护生在此方式下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猜你喜欢
血液科学习效果常规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常规之外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我院血液科近几年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分析①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莲心宝宝有话说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简介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