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尽所能让父老乡亲过上幸福生活
——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代县段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桂珍

2021-09-22 01:08陈晓平
支部建设 2021年19期
关键词:村民

○ 陈晓平 俊 文 刘 妍

2020 年8 月份,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在代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得知刘桂珍带领段家湾村村民靠发展育苗产业增收致富,过去一年人均纯收入8000 多元,当年预计可超10000 元,显得非常兴奋,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当年,父亲的‘你不干,谁干’一句话,让年轻的我执意留在了这个小村庄。当然,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且愿意用瘦小的身躯挑起这一重担,竭尽所能让父老乡亲过上幸福生活。”代县峪口乡段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桂珍说。

发展产业 带领村民拔穷根

峪口乡段家湾村位于代县南山深处、峪河上游,全村共79 户142 口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1户113 口人。

曾经的段家湾村,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产业、集体无收入,是个典型的“三无”村。村民们主要种植玉米、黍谷、土豆等农作物,产量不高、收入一般,只能勉强度日,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

1996 年,刘桂珍父亲因身体原因辞去了村党支部书记职务后,组织上推荐刘桂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全票通过后,她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和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育苗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带领山民拔穷根。

段家湾村周边山坡上生长着不少野生的串地龙、苍术、柴胡、枸杞等中草药,刘桂珍凭借自己懂得中医中药的特长,发动村民利用农闲时间上山刨药材,好一点的一年能收入五六千元,差一点的也能卖个两三千元。同时动员青壮年劳动力搞劳务输出,为段家湾村民寻求另一条增收致富的渠道。

现在的段家湾村是忻州市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代县干部培训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在刘桂珍的带领下,段家湾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小康之路。

种树铺路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段家湾村地处两山夹一河的峡谷地带,过去遇到山洪暴发,老百姓石头加土木结构的房子,不是被洪水冲出深坑,就是被山上的石头砸断房梁。

每逢雨季,刘桂珍晚上根本不敢睡觉,常常打一把伞,在村前公路边察看汛情。雨一直下,她就蹲在雨地里守着。

现在,县水利部门沿河修起了大坝,再也不用担心发洪水了,但新的问题又来了。

刘桂珍为村民测量血压

修坝的时候河堤垫高了好几米,老百姓过河种田成了难题。性子一贯柔软的刘桂珍在修桥的事上很坚决,找人想办法打了水泥墩,又买回来报废的重卡车厢,打算再铺上钢板,造一座简易桥。

她指着河对岸的农田对记者说,那一片绿油油的苗圃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两年的油松苗子,1 亩地能卖5 万元,这是大伙脱贫致富的希望。”

从最初刘桂珍带头种下的三分河滩地,到如今120 亩苗木、4000 亩沙棘,段家湾村光景越来越好。刘桂珍开始当村支书是1996 年,那一年段家湾村人均纯收入是1200 元;到2019 年达到8000 元,有17户进县城住上了楼房,13 户有了小轿车,还有25位70 岁以上老人在村里实现老有所养。

扶持弱势 确保一个不掉队

在村民致富的同时,刘桂珍也不忘那些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的群体。多少年来,她坚持经常到村民家走一走、看一看、坐一坐,与乡亲们拉拉家常、说说知心话,询问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孩子们的学习情况,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对于部分经济条件较差的,就自掏腰包放下点钱让其弥补家用;看到有缺衣少吃的,就把自家的衣服和粮食送过去贴补。

54 岁的村民刘眉龙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症,残酷的病魔将他折磨得失去了劳动能力,生活没了着落,刘桂珍帮其向乡政府申请办理了低保手续。

29 岁的村民刘亚峰患上了股骨头坏死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法养家糊口,刘桂珍帮其申请列入低保对象,让其生活有了一定保障。

村民郭永红是一位严重的糖尿病患者,每天注射两次胰岛素,让原本就不富裕的生活变得更加紧张,同时,女儿又考上了省重点中学——忻州一中。对于这个特殊的家庭,刘桂珍采取了特殊的帮扶措施,为郭永红办了低保,还通过县扶贫办帮他考上高中的女儿享受到国家教育扶贫政策,同时,介绍他的妻子廖书会参加县里有关部门举办的保姆、月嫂培训班,一系列的帮扶,让这个特殊的家庭有了一定的生活保障。

据统计,目前段家湾村已有14 名特困群众被列为低保对象、4 户孤寡老人享受到了“五保”待遇,确保了这些弱势群体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走出大山,放眼世界。在刘桂珍的引导下,不少村民搬出了大山,但当村民们邀请她去城里居住时,她笑着说:“只要有一户村民没搬走,我就不能走,因为留在村里的群众还需要我,我愿意坚守到最后。”

双重身份 尽心履职谋发展

32 年前,村里的生活条件差、教师工资低,没人愿意当老师,15 个小学生面临失学困境,为了孩子们,刘桂珍开始担任代课老师。即使在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后,刘桂珍依然没有辞掉代教的工作,因为她懂得,段家湾村之所以贫穷落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人才,所以,绝对不能让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失学。

除了人才缺乏,段家湾村同样缺医少药,乡亲们有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经常发生。

1978 年,高中毕业的刘桂珍就担任了村里的赤脚医生。42 年来,她本着对乡亲们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长期坚持进修学习,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十里八村出名的好医生。不管是本村还是外村的村民,只要病人需要,刘桂珍总是随叫随到,有时为了给病人输液、打针,她要走十几里山路。上门问诊,她从未收过出诊费和诊疗费,用药也是按进价收取,有些家庭困难的村民一时拿不出钱来,她就干脆给免了单。

2006 年年初,国家在农村地区实行新农合制度,有的村民觉得自己身体好用不上,不愿交费,刘桂珍就拿自己的钱替他们垫上。记得前几年,村民陈智良得了一场重病,住医院花了3 万多元,正愁没办法报销时,刘桂珍打来电话让他去办理报销手续。从那以后,村民们开始主动参加新农合,有些经济条件特别困难的,刘桂珍就主动为其垫付。目前,全体村民的参合率达到了100%。

如今,在国家实施“健康扶贫”政策的感召下,刘桂珍又以村两委主干、乡村医生的双重身份,积极投身到“双签约”服务工作之中,为本村和周边村群众提供热情周到的医疗服务,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真挚感情为他们守护生命健康。

言传身教,在刘桂珍的影响下,大女儿也顺利读完医学院,成功考取到医师资格证书,现已回到家乡为乡亲们看病服务。

逆行而战 抗击疫情打头阵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作为乡村医生的刘桂珍敏锐地意识到了疫情形势的严峻性,第一时间对段家湾村和所辖的武强、讲堂、舜王寺、埠歌坪、陆高、偏桥6 个自然村的82 户142 口人进行了信息摸排。

摸排情况结束后,刘桂珍又按照县乡设卡部署要求,动员全村7 名党员干部和护林员,在村口设立起返乡外来人员检查站,每天安排一名党员和一名护林员,坚守值班。

在村民们心目中,段家湾村党支部这个战斗堡垒虽小,却为他们筑起了一道守护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坚强防线,7 名党员中,刘桂珍家就占了3 个。放寒假回来的二女儿也帮忙做起了网上填表上报、播放疫情防控信息的工作,刘桂珍一家用“小家”守护“大家”。

在采访中得知,疫情期间,因为防疫物资紧缺,刘桂珍为了更好地守护村里的学生返校,特意从城里买来纱布,在家亲手为孩子们缝制口罩。“她可是我们村的女强人,教育、医疗、产业样样通,还带领我们这些老百姓增收、致富,有她在,我们心里踏实。”村民向记者介绍着他们心里的刘桂珍。

疫情期间,刘桂珍除了忙着防疫,还谋划着村里今年产业发展的方向,因为他想让乡亲们早日脱贫。今年,刘桂珍将村民们闲置的旱坡地集中种植了中药材,帮助村民们增加收入;主动与新老客户沟通联系,组织党员干部帮助村民们推销油松育苗,确保了村民们收入只增不减;着力打造万亩山西曦晟源沙棘种植基地,开发沙棘茶叶、饮料产业,期盼着让村民们早日过上幸福美满的富裕小康生活。

猜你喜欢
村民
快递网点进村 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爱管闲事”的“快递书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非暴力
收费听课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奇怪村子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