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临床演练评估联合教师标准化患者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22 02:48张柱李淑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7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胜任实习生

张柱,李淑华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一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

心血管内科是医院内重要科室,伴随医学模式不断转变,心血管内科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与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更好地满足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教学方法也要不断变革更新[1]。现阶段迷你临床演练评估、教师标准化患者是常用的新兴临床教学评估方法。迷你临床演练评估是在临床演练评估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套测评工具,能够评估住院医师临床技能水平。而教师标准化患者是由标准化患者延伸而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医学知识与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标准化患者,对医学生各项临床综合能力与临床实际技能进行指导、训练以及考核的教学方法[2-3]。目前迷你临床演练评估联合教师标准化患者在心血管内科国内外医学教育中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该研究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9月于该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68名实习生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应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联合教师标准化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研究68名研究对象为该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实习生。入选对象根据教学模式差异性均分为两组。参照组(n=34)中女性实习生10名,男性实习生24名;年龄最高24周岁,最低20周岁,平均年龄(22.57±0.92)周岁。观察组(n=34)中女性实习生11名,男性实习生23名;年龄最高25周岁,最低21周岁,平均年龄(22.96±0.85)周岁。对两组实习生基线资料(性别、年龄)进行检验后结果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实习生予以常规带教:为学生复习心内科常见疾病理论知识,带领学生至患者床旁开展查体与问诊示范教学,组织学生讨论诊治措施,总结归纳病例特点,对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制定治疗方案。

观察组实习生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迷你临床演练评估联合教师标准化患者:(1)教师标准化患者:①选取具备≥3年临床带教经验,沟通能力较强、表演能力优异,熟练应对体格检查与问诊,回答专业的主治医师作为教师标准化患者。对入选教师开展教师标准化患者技巧、专业知识、理论知识培训,加强培养教师表达能力与表演能力,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参与带教。②病例编写: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由教师选取心内科多发病、常见病典型病例,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将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作为问题起点进行教学病案的编写,同时设计教学环节,兼顾培养学生特殊情况应对技巧、临床沟通技巧等。(2)迷你临床演练评估:根据教师模拟的标准化患者与疾病特点等,设计迷你临床演练评价表,由学生填写迷你临床演练评估量表的表头部分,包括是否为新患者、患者性别、学生学历、教师职称等。教师填写迷你临床演练评价量表的表头部分,包括病情复杂程度、诊断、诊疗重点等。在教师直接观察下,由学生从自我介绍、与标准化患者问候开始,进行临床查体、接诊、病史评估、理化检查结果诊断、诊疗方法的制定、标准化患者咨询回答等系列诊疗工作,由教师根据评价量表进行评分,保证整体流程在30 min内完成。结束诊疗后教师立即就学生诊疗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指出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予以学生建设性反馈意见,同时完成迷你临床演练量表评语部分。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考核成绩、临床胜任能力、教学满意度。

①为实习生开展临床考核,实施百分制评价,包括心电图操作、体格检查、病史采集、临床技能考核、理论考核,分值≥60分为及格。

②临床胜任能力包括组织效能、沟通技能、临床判断、专业态度、体格检查技能、医疗面谈技能、整体临床胜任能力,各项分值范围均为1~10分,分值越高表明实习生综合能力越强。

③为实习生发放该院自制教学满意度评价问卷,评价实习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包括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为非常满意率与比较满意之和。

1.4 统计方法

该次调研涉及数据均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考核成绩、临床胜任能力计量资料通过(±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教学满意度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实习生考核成绩对比

观察组实习生心电图操作、体格检查、病史采集、临床技能考核、理论考核成绩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生考核成绩对比[(±s),分]

表1 两组实习生考核成绩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n=34)参照组(n=34)t值P值心电图操作69.85±5.42 62.65±6.18 5.107<0.001体格检查80.63±5.57 67.38±5.04 10.285<0.001病史采集78.85±5.12 65.18±4.82 11.335<0.001临床技能考核 理论考核86.65±4.32 84.32±3.58 2.421<0.001 75.23±4.18 64.89±5.09 9.154<0.001

2.2 两组实习生临床胜任能力评分对比

观察组实习生组织效能、沟通技能、临床判断、专业态度、体格检查技能、医疗面谈技能、整体临床胜任能力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实习生临床胜任能力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实习生临床胜任能力评分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n=34)参照组(n=34)t值P值组织效能5.42±1.27 3.85±1.21 5.218<0.001沟通技能5.58±1.36 4.03±1.05 5.260<0.001临床判断6.45±1.08 3.72±0.81 11.791<0.001专业态度6.43±1.21 4.09±1.19 8.039<0.001体格检查技能6.09±0.85 3.85±1.04 9.724<0.001医疗面谈技能 整体临床胜任能力6.68±1.09 4.03±1.21 9.488<0.001 6.79±1.20 4.46±1.18 8.072<0.001

2.3 两组实习生教学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实习生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实习生教学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临床能力的必要阶段。现阶段,高等医学教育除要求培养扎实深厚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医学人才外,还要求其具备科学的医学人文素养与临床思维模式[4]。心血管内科是医院内重要科室,收治患者具有起病急、病情危重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医患纠纷风险,在心血管内科实习过程中,带教方法会对实习生技能水平与综合能力造成直接影响。临床以往常规带教模式虽能加强实习生理论知识水平,但综合效果不尽人意,无法提高实习生临床胜任能力。因此,为实习生开展迷你临床演练评估联合教师标准化患者尤为必要[5-6]。

标准化患者主要是指经过系统化、标准化培训后,将患者实际临床问题准确模拟表现出来的正常人,能够用于临床技能考核,发挥模拟患者、反馈者、评估者的功能,但实际临床教学中较难招募到职业标准化患者,且培训需投入大量时间与资金,成本相对较高,而将医学知识、临床教学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作为标准化患者,能有效节省成本,且发挥更为有效的模拟患者功能[7-8]。迷你临床演练评估是新兴医学教育模式,在任何地点、任一时间均能够实施,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迷你临床演练评估考核内容较为丰富、全面,同时兼具评价与教学的作用效果,能有效提高考评实习生临床处置能力,且迷你临床演练评估具有实时反馈环节,能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不足之处并予以改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改善带教质量[9-10]。该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实习生心电图操作、体格检查、病史采集、临床技能考核、理论考核成绩均高于参照组,观察组实习生组织效能、沟通技能、临床判断、专业态度、体格检查技能、医疗面谈技能、整体临床胜任能力均高于参照组,观察组实习生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应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联合教师标准化患者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带教效果,有效提高实习生考核成绩与临床胜任能力,提高实习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胜任实习生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基于胜任力生成过程的组工干部培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