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模式的分析

2021-09-22 02:39黄彬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7期
关键词:肿瘤科实习生考核

黄彬

长沙市第四医院,湖南长沙 410006

肿瘤学是新型综合性学科,具有专业性强、收治病种繁多等特点。临床带教是护理教学的关键环节,通过临床带教能促进护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保证每位实习护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成为合格的临床工作者,顺利走上护理岗位。而在护理带教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护生熟练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帮助其更好地掌握护理知识等问题已成为越来越多带教老师的关注热点[1]。教学方法的选择往往决定着教学成效,肿瘤科护理主要是针对肿瘤患者,尤其是恶性肿瘤患者所开展的护理工作,由于其病情进展快,病情严重,需要更加细心、专业的护理服务,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常规教学模式随意性较强,往往存在知识点讲述重复、讲述缺漏等情况,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而临床路径教学法是将临床路径作为平台,制定具有目标性、计划性的护理教学方法,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水平的教学目标[2-3]。该研究选取于2018年9月—2020年10月该院肿瘤科实习的54名护理实习生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临床路径模式应用于肿瘤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54名研究对象为于该院肿瘤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入选对象根据入科时间不同分为两组,27名为参考组,另27名为实践组。参考组中25名女性,2名男性;年龄最高24周岁,最低19周岁,平均年龄为(21.43±1.25)周岁。实践组中26名女性,1名男性;年龄最高23周岁,最低19周岁,平均年龄为(21.34±1.02)周岁。两组护理实习生基础资料(性别、年龄)经统计学检验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常规教学模式作为参考组干预措施:入科后为护生进行科室介绍,主要包括科室环境、物品摆放、工作职责、实习任务等,按照实习大纲完成相关教学内容,加强护生病历书写能力的培养,保证护生完成科室规定的操作考核与理论考核。

将临床路径模式作为实践组干预措施:(1)制定临床教学路径:根据实习大纲相关要求,结合科室患者特点与肿瘤科护理需求,由带教老师、护士长共同制定临床护理带教路径表,在征得护理部意见后,将其应用于肿瘤科护理带教中。为护生开展一对一临床带教,通过提问、小讲课、床旁带教等多种方式完成临床路径带教内容,教师根据临床路径表内容进行指导、示范与讲解,将以达到目标或已执行完毕的项目打“√”,未达目标或未执行完毕的项目打“×”。(2)临床路径表内容:①第1周:由教师为护生开展入科教育,介绍科室人员情况、物品放置位置、带领护生熟悉病房环境设施,讲解科内常见疾病、行为要求、衣着要求、设备使用要求等,重点为护生复习相关疾病理论知识,加强护生安全教育;熟悉科室环境,包括治疗室、值班室、病房等,熟悉各班工作流程,科室规章制度,科室具体实习内容等;熟悉肿瘤科各类仪器设备,保证护生对现代医疗设备有所了解,包括高端仪器的保养与使用;初步了解肿瘤科患者特点,掌握沟通交流技巧,各项分级护理等,掌握患者入院评估、接诊情况,熟悉常用药物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等;了解法律知识,职业防护,感染控制等相关知识;为护生发放临床路径表纸质版,指导护生熟悉相关操作与基本步骤。②第2周:学习灌肠、过敏试验、输血、静脉输液、静脉注射等护理技术操作,了解肿瘤护理中自我防护以及常见化疗药物的使用方法;掌握新患者入院程序,消毒隔离制度、交接班制度、工作职责;掌握各类标本采集方法等。③第3周:学习恶性肿瘤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抢救配合措施以及临终护理等;学习浅静脉、深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与护理方法;熟悉肿瘤患者心理特点与放化疗护理方法;熟悉各类护理表格的填写与注意事项,掌握病情资料的收集、医嘱处理以及护理文书的书写等。④第4周:掌握不同级别护理的特点与相关要求,完成专科教学查房一例,书写读书笔记一篇。(3)阶段性评估:发放教师考评意见表,收集护生建议意见,每周定期总结、评价带教内容,持续改进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开展出科综合考核。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两组教学满意度、考核评分、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对护理教学模式的认可度。①考核评分包括理论考试、实践考试、综合素质考核,各项分值范围均为1~100分,分值高低与护生成绩高低呈正比。②护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回顾,对各项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判断,包括能独立思考、高度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研究、全面掌握知识点,指导护生在临床护理带教工作评价表上填写真实感受,比较两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人数差异。③为护生发放该院自制满意度量表评价对教学的满意程度,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师生沟通,各项分值均为0~100分,分值越高即护理实习生对护理教学的满意程度越高。④为护理实习生发放自制问卷,评价其对护理教学模式的认可度,内容主要包括护理模式有利于培养信息获取能力、护理模式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护理模式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护理模式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1.4 统计方法

该次调研数据均由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考核评分、教学满意度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教学认可度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实习生考核评分比较

实践组护理实习生理论考试、实践考试、综合素质考核评分均高于参考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实习生考核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实习生考核评分比较[(±s),分]

组别 理论考试 实践考试 综合素质考核实践组(n=27)参考组(n=27)t值P值96.72±2.15 90.21±2.32 10.694<0.001 91.58±3.74 86.48±2.21 6.100<0.001 95.12±2.67 86.27±2.08 13.586<0.001

2.2 两组护理实习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比较

参考组护理实习生各项学习任务完成人数明显低于实践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实习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比较[n(%)]

2.3 两组护理实习生教学满意度评分比较

实践组护理实习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师生沟通的满意度评分相比参考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实习生教学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护理实习生教学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

组别实践组(n=27)参考组(n=27)t值P值教学内容94.53±3.07 87.24±4.15 7.338<0.001 93.49±3.31 88.32±4.26 4.979<0.001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94.15±3.18 86.27±2.20 10.588<0.001师生沟通95.38±3.42 89.19±4.33 5.829<0.001

2.4 两组护理实习生对护理教学模式的认可度比较

实践组认为护理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信息获取能力的护生人数均高于参考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实习生对护理教学模式的认可度比较[n(%)]

3 讨论

肿瘤科护理工作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有专业的专科护理知识,还要求其掌握美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边缘学科知识,具备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不仅是做好临床带教工作的需要,还是肿瘤患者康复所需[4-5]。常规教学模式在护生进入科室后,除教材以外主要依靠教师指导,使得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随意性,护生对于学习内容与学习进度往往不够清晰,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而开展临床路径模式能根据临床路径表开展教学,使教学内容、方式以及教学目标具体化,避免护生学习的盲目性与随意性[6-7]。

3.1 教学目标明确,保障教学有效性

该次研究结果数据表明,实践组护理实习生理论考试、实践考试、综合素质考核评分均高于参考组(P<0.05)。在传统教学中肿瘤科实习大纲中虽规定了教学内容与实习目标,但目标相对较为笼统、含糊,可操作性不高,不易把控。而临床路径模式的开展,通过制定临床路径教学表,能够为教师、护生提供明确的教学目的,计划性较强,同时能够避免出现教学内容缺漏现象,注重前后知识点的顺应性与衔接情况,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鼓励护生积极参与到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有针对性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激发护生主观能动性与思维活力,结合肿瘤科特点,能够保证护生根据科室护理要求、常见疾病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对于疾病总结出临床路径护理表格,进一步提高护生实际操作能力水平,注重培养护生整体观念,进而显著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与理论、实践考核评分[8]。

3.2 规范专科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该次研究结果数据表明,参考组护理实习生各项学习任务完成人数明显低于实践组(P<0.05)。开展临床路径模式能够规范教师的临床操作技能与行为,要求教师具备高超的技能、丰富的知识以及先进的带教方法,更加有效地实现带教目标,在教学中也显著提高了护生的学习自觉性与紧迫感,促进护生不断提升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提高沟通交流技巧,在具体实施临床路径模式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实施结果不断调整、评估教学路径内容,保障了教学的科学性、先进行以及规范性,对于护生掌握肿瘤科护理知识与技能较为有利,促进护生根据路径表教学计划完成各项实习任务。同时能够由带教老师和护生一起检讨、总结临床路径表中的不足之处,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完善改正,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护生临床护理意识与法律意识,强调规范化书写病历,对于提高护生综合素质水平较为有利,能够显著提高教学质量[9]。

3.3 重视护生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满意度

该次研究结果数据表明,实践组护理实习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师生沟通的满意度评分相比参考组明显更高(P<0.05)。开展临床路径模式能够使护生对实习安排与实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显著提高护生的学习注意力与学习兴趣,在工作中提问、学习,能够较快地掌握相关专科知识,提高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与信任度,在实施过程中重视护生的主体作用,使护生清楚了解到实习要求与实习内容,便于提前准备预习、查阅资料,能够促进护生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护生经常沟通,显著增加了教学互动频率,明确教师人选,密切了师生关系,使教学方案与教学目标更加程序化、系统化,保证教学方式更加完整。同时临床路径教学能够保证护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大量实际案例知识,显著提升护生实践操作技能,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以及护生对教学满意程度的不断提升[10]。

3.4 弥补传统带教不足,提高教学效果

该次研究结果数据表明,实践组认为护理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信息获取能力的护生人数均高于参考组(P<0.05)。临床路径表能为教师制定标准化带教方案,使教师明确各教学阶段的内容与教学方向,克服以往教师知识掌握不均衡、带教方式优劣等偏差,能够保证带教老师根据临床路径开展各项教学,改变传统经验式带教情况,对于带教年限较高的教师而言,是较好的规范化途径,能够有效规避教师定式思维,改善教学内容的陈旧潜在不足情况,有效保证带教质量水平;而对于带教经验不足的教师而言,临床路径是较好的教学指南,能够有效帮助教师规范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显著提升教学质量水平。同时临床路径带教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护理带教的不足之处,增强教师的带教能力与责任感,保证临床路径教学贯彻到护生实习的各个环节中,有效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临床带教质量,保证护生在实习各阶段均接受良好的护理带教,取得较为满意的教学成效,进一步提高护生的教学认可度。

综上所述,在肿瘤科护理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模式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带教效果,保证护生顺利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提高护生考核评分与教学满意度,提高护生对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肿瘤科实习生考核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启发式教学查房在放射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
某三甲综合医院肿瘤科持续提高放疗病人双向转诊率的临床经验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PDCA循环法在肿瘤科患者换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