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PBL教学模式在口腔正畸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021-09-22 02:46宋剑玮白明海汪宁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7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协作口腔

宋剑玮,白明海,汪宁

长沙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湖南长沙 410000

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一个分支学科,该学科与口腔专业其他专业有紧密联系,该学科主要对错畸形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分析、预防、治疗进行研究,该学科具有较强实践性,并且理论内容较抽象,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在实践过程中难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无法满足临床需求[1-2]。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逻辑思维、协作、表达、组织等综合能力,使学生将理论有效应用到实践中,在教学过程中需采取有效教学模式,以往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较差,无法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无法满足临床对综合型人才需求[3-4]。随着教学模式不断创新,PBL教学模式被应用到口腔正畸教学中,PBL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可满足当前口腔正畸教学需求。该研究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80名口腔正畸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PBL教学法在口腔正畸教学中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0名口腔专业学生为该次研究对象,对口腔专业学生进行分组,选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名学生,研究组40名学生。对照组学生最大年龄23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20.45±1.55)岁;其中男性21名,女性19名。研究组学生最大年龄22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20.26±1.38)岁;其中男性22名,女性18名。研究组学生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间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教学方法:常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口腔正畸学》对口腔正畸专业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对实践操作进行演示,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完成实践。

研究组教学方法:PBL教学模式。①教师向学会生讲述PBL教学流程及要求,同时向学生介绍教学内容、课程中包含知识点及相应问题,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形式对教师设置问题进行研讨解决。学生在课下自行查阅资料,小组间进行协作,对相关问题进行解决。②在第二节课,教师组织学生对上节课提出问题进行总结,每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发言,学生对其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实践课,教师根据实验大纲,选取典型病例,根据病例设置相应问题,如选取完成矫正病例,要求学生根据该病例设计保持器,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对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对保持器进行制作。③教师点评,待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后,教师根据学生保持器制作情况对其进行总结,针对学生在实验中出现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如固定装置制作方法,教师点评结束后指导学生进行相互交流,总结经验,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1.3 观察指标

待研究组与对照组学生完成课程后对其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进行考核,每项考核成绩分值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教学效果越好。

在教学中教师对两组学生综合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及表现能力(求知欲、认识度、寻求真相、自信心)进行评估,综合能力每项分值0~20分,表现能力每项分值0~25分。

利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研究组与对照组学生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行为、人为关怀、教学质量,分值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较高。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间考核成绩对比

研究组学生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与对照组相比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间考核成绩对比[(±s),分]

表1 两组学生间考核成绩对比[(±s),分]

组别 理论知识 实践操作研究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94.23±2.38 88.76±2.59 9.835<0.001 95.65±2.51 89.45±2.29 11.540<0.001

2.2 两组学生综合能力对比

研究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评分比对照组相比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间综合能力对比[(±s),分]

表2 两组学生间综合能力对比[(±s),分]

组别研究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自主学习能力18.21±1.19 15.37±1.08 11.177<0.001逻辑思维能力 协作能力18.16±1.35 15.41±1.12 9.915<0.001 18.62±1.15 15.59±1.27 11.185<0.001表达能力 组织能力17.81±1.62 15.44±1.43 6.936<0.001 18.54±1.34 15.42±1.16 11.086<0.001

2.3 两组学生表现能力对比

研究组学生求知欲、认识度、寻求真相、自信心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学生间表现能力对比[(±s),分]

表3 两组学生间表现能力对比[(±s),分]

组别研究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求知欲23.24±1.47 17.82±1.51 16.266<0.001 23.16±1.42 16.79±1.38 20.346<0.001认知度 寻求真相22.89±1.51 16.55±1.67 17.809<0.001自信心22.79±1.42 17.06±1.68 16.474<0.001

2.4 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评分对比

研究组学生教学方法、教学行为、人为关怀、教学质量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评分对比[(±s),分]

表4 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评分对比[(±s),分]

组别研究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教学方法93.41±2.26 89.37±2.19 8.119<0.001 93.53±2.21 88.96±2.47 8.720<0.001教学行为 人为关怀92.79±2.41 89.74±2.39 5.683<0.001教学质量93.17±2.52 89.36±2.68 6.550<0.001

3 讨论

口腔正畸学在口腔医学教育中具有一定特殊性,该学科实践操作性较强,经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儿童与青少年错牙合畸形发病率逐渐增加,因此口腔医学的学生需对口腔正畸学知识进行熟练掌握[5-6]。由于目前口腔正畸学教时具有一定限制,因此要提高每节教学效果。

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根据教材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学生学习较被动,学习积极性较低,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无法满足当前临床对口腔医学生需求。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间更好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需对口腔正畸教学模式进行革新[7]。PBL教学模式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提出,该教学模式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体,你讲我听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基于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8-9]。PBL是一种医学教育改革途径,在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家医学院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教学方法主要以突出问题为中心,主要包括理论知识讲解、临床技能训练、床旁教学、医学基础实验等[10]。以小组讨论形式开始实施,选取案例,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对学习目标进行确定,通过咨询查找资料,解决问题,通过小组模式讨论可以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自学能力[11-12]。

该研究通过对口腔专业学生实施PBL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掌握度,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求知欲、认识度、寻求真相、自信心,可满足当前口腔教学需求。经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学生理论知识考核成绩(94.23±2.38)分、实践考核成绩(95.65±2.51)分、自主学习能力(18.21±1.19)分、逻辑思维能力(18.16±1.35)分、协作能力(18.62±1.15)分、表达能力(17.81±1.62)分、组织能力评分(18.54±1.34)分、求知欲(23.24±1.47)分、认知度(23.16±1.42)分、寻求真相(22.89±1.51)分、自信心(22.79±1.42)分、教学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主要原因通过组建小组,例举案例,提出问题,学生自行查找资料,小组内进行讨论,制订方案,实施方案,在这一过程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印象,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逻辑思维、协作、表达、组织等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PBL教学模式在口腔正畸教学中具有较高使用价值,该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融合,可提高口腔专业学生综合能力与表现能力,满足

当前口腔专业教学需求。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协作口腔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团结协作成功易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协作
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