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2018—2020年危重孕产妇监测及结果回顾

2021-09-22 02:39解若彬付金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7期
关键词:医疗保健合并症危重

解若彬,付金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妇幼信息管理科,湖南长沙 410007

危重孕产妇主要指的是在孕期、分娩过程中或产后42 d内发生威胁其生命的情况,但由于偶然因素或被成功抢救而继续存活的孕产妇[1]。伴随现阶段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经济不断发展,孕产妇死亡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小概率事件。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学者均将目光转移到患有严重产科并发症或合并症,最终存活的危重孕产妇病例身上[2-3]。通过对这些成功案例的分析,总结危重症的有效防治办法,达到提高医疗保健机构产科整体服务质量水平的目的。因此,分析危重孕产妇资料情况,总结成效,并针对性加强危重症孕产妇的救治能力,对于提高危重症孕产妇救治成功率,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6]。该研究对长沙市2018—2020年危重孕产妇监测资料结果进行分析,以期发现长沙市危重孕产妇的长沙市危重孕产妇的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病情况及分布特点,以期提高危重孕产妇救治成功率,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案,检测对象主要是在监测期限内,于医疗保健机构产科或妇产科入院的或进入重症监护室的孕产妇,以及监测医疗保健机构院内所有科室死亡的孕产妇。排除标准:①在产科或妇产科以外其他科室住院的孕产妇;②患者要求单纯保胎、中医保胎、IVF术后或存在轻微腹痛未合并其他产科并发症和合并症收入住院的孕产妇。

1.2 方法

根据中国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方案收集孕产妇个案调查表,主要包括产妇一般情况、并发症及合并症发生情况、文化程度、该次新生儿出生情况以及分娩情况等。实施月份上报制度,每月各监测医疗保健机构将孕产妇个案调查表报送县(区)级妇幼保健院通过中国危重孕产妇监测系统录入、审核。市级保健机构经汇总审核、调查等规范化流程处理后,严格所收集数据的质量,随后将数据汇总审核,完成危重孕产妇监测结果的分析、总结和反馈。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孕产妇一般情况监测结果分析

2018—2020年上报的个案中,20~34岁是生育主体,其次为≥35岁的高龄产妇。主要以大学或以上文化程度为主。见表1。

表1 2018—2020年监测医院孕产妇一般情况监测结果(%)

2.2 孕产妇生育史及该次孕期产前检查次数监测结果分析

2020年初产妇比例占50.12%,经产妇占49.88%。2019年有94.17%的孕产妇产检次数≥5次,与2018年基本持平;2020年有93.57%的孕产妇产检次数≥5次,略低于2019年。见表2。

表2 2018—2020年监测医院孕产妇生育史及该次孕期产前检查监测结果(%)

2.3 孕产妇剖宫产率监测结果分析

2018年度剖宫产率、首次剖宫产率分别为43.38%、22.47%;2019年度剖宫产率、首次剖宫产率分别为41.80%、17.70%;2020年度剖宫产率、首次剖宫产率分别为43.83%、23.93%。见表3。

表3 2018—2020年危重监测医院孕产妇剖宫产率监测结果(%)

2.4 孕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监测结果监测结果分析

2018—2020年危重孕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84.13‰、834.40‰、783.80‰。 见表4。

表4 2018—2020年危重孕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监测结果

不同级别医疗保健机构危重孕产妇检测结果中,贫血、糖尿病、产科出血是市级、省部级医疗机构前3位病种,贫血、产科出血、感染是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前3位的病种,贫血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中患病率最高。见表5。

表5 不同单位危重孕产妇检测结果

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前置胎盘为监测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出血前3位原因,宫缩乏力、胎盘早剥呈逐年升高趋势,软产道损伤、胎盘滞留逐年下降。见表6。

表6 2018—2020年危重孕产妇产科出血原因构成(%)

2.5 危重孕产妇死亡例数分析

2018年平均危重孕产妇发生率为6.97‰,有3例死亡病例;2019年危重孕产妇发生率为4.95‰,与2018年相比降低28.98%,有1例死亡病例;2020年危重孕产妇发生率为3.32‰,与2019年相比降低32.93%,无死亡病例。见表7。

表7 2018—2020年危重孕产妇发生率及死亡例数

2.6 危重孕产妇系统功能障碍疾病构成情况

危重孕产妇系统功能障碍居于首位的均为凝血功能障碍,其次为心血管功能障碍。见表8。

表8 2018—2020年危重孕产妇系统功能障碍疾病构成(%)

3 讨论

①2018—2020年上报的个案中,20~34岁均是生育主体,分别占81.11%、81.55%、81.41%;其次为≥35岁的高龄产妇,占比分别为17.88%、17.56%、18.00%。从文化程度来看,主要以大学或以上为主,且大学或以上危重孕产妇呈逐年上升趋势。可能与二孩政策、就学情况等社会因素所导致的晚婚晚育有关,年龄增长是危重孕产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孕前教育,做好妊娠风险评估尤为必要[7-9]。

②2020年初产妇比例占50.12%,经产妇占49.88%,相比2019年初产妇比例升高0.4%,经产妇比例降低0.4%。根据《孕产妇保健服务规范》[10]相关孕产妇健康管理要求在孕期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根据2019年监测数据可知,有94.17%的孕产妇产检次数≥5次,与2018年基本持平;由2020年监测数据可知,有93.57%的孕产妇产检次数≥5次,略低于2019年。2018—2020年孕产妇产检次数均远超过省级管理率90%的相关要求[11-12]。结果表明,经产妇、妊娠次数增多者,发生危重孕产妇的比例更大,多次妊娠后妇女子宫肌纤维发生变性,子宫肌纤维多次伸展,易导致产后出血、产后宫缩乏力等。伴随妊娠次数增加,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发生风险明显升高,因此,女性应做好避孕工作,降低人工流产次数,最大程度降低危重产妇发生率。

续表5

③2018年度剖宫产率为43.38%,首次剖宫产率为22.47%;2019年度剖宫产率为41.80%,首次剖宫产率为17.70%;2020年度剖宫产率为43.83%,首次剖宫产率为23.93%,均较2019年明显上升。剖宫产在解决孕产妇难产、母婴并发症和合并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近年来,伴随社会因素影响,导致剖宫产迅速增长,不仅会加重卫生资源的消耗,对产妇后续妊娠等也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不管是对于孕产妇还是围生儿,剖宫产都不是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把控剖宫产指征,最大程度遏制剖宫产过度增长,是医务工作者乃至是社会的共同责任。

④2018年危重孕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84.13‰,2019年危重孕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为834.40‰,2020年危重孕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83.80‰。对监测医院产科出血原因构成比情况进行分析,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前置胎盘为监测医疗保健机构前3位原因,宫缩乏力、胎盘早剥呈逐年升高趋势,软产道损伤、胎盘滞留逐年下降[13-15]。妊娠并发症的增加,一方面与经产妇、高龄产妇比例增加有关,另外与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有一定关联。提示应加强孕产妇的营养教育与健康生活指导,保证规范化管理孕产妇,对于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做到早诊断、早治疗[16-17]。

⑤2018年平均危重孕产妇发生率为6.97‰,有3例孕产妇死亡;2019年危重孕产妇发生率为4.95‰,与2018年相比降低28.98%,有1例孕产妇死亡;2020年危重孕产妇发生率为3.32‰,与2019年相比降低32.93%,无死亡孕产妇。危重孕产妇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亡数也逐年减少。危重孕产妇系统功能障碍居于首位的均为凝血功能障碍,其次为心血管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构成情况呈逐年下降趋势,心血管功能障碍呈逐年升高趋势。表明产科质量逐渐增加,与各级医疗机构重视孕产妇的健康管理有关,显著提高了孕产妇的救治成功率[18-20]。

综上所述,孕产妇病死率是衡量医疗机构产科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一个地区妇女健康和社会荆棘花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加强危重孕产妇的识别和救治管理,加强防控力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提高孕产妇救治率的关键。

猜你喜欢
医疗保健合并症危重
快速行动并治愈一切:医疗保健是如何演变成消费品的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医疗保健和技术:数字医学的开端
安庆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症的影响因素
针对性护理在妊娠合并症患者中的作用及效果分析
谷歌探寻将人工智能用于医疗保健的方法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减重手术可减轻肥胖相关合并症
对45例脑出血患者各种合并症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