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以史鉴今坚定“四个自信”

2021-09-23 20:01陈建春
巴蜀史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中华民族党员干部

陈建春

我们党历来高度注重总结历史经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吹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冲锋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必将对推动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地方志“纵述史实,横陈百科”,是客观记载一定行政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等基本状况的资料性文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磅礴的历史智慧。回望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历史见证者、记录者、传承者的地方志部门,要立足丰富的史志资源,充分发挥党史及地方志“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功能,充分运用期刊、网站、微信等媒体平台,加强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宣传,推动党员干部群众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在坚定道路自信上发挥作用。要用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要用史实讲清楚,不触及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救中国。要用史实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取得的十三个方面的辉煌成就,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五大历史意义。要用史实讲清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毫不动摇。

在坚定理论自信上发挥作用。要用历史雄辩地证明,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永恒的真理,始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要树立历史眼光、运用历史思维,广泛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推动党员干部群众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懂学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历程,广泛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推动党员干部群众深刻掌握其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要特别注重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要通过深入学习,推动党员干部群众掌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并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在坚定制度自信上发挥作用。要用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要注重历史对比,系统梳理近代以来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社会形态下的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富国强、繁荣昌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要注重中外对比,用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巨大发展,用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鲜明对比,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内涵与西方所谓民主制度的鲜明对比,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深化对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制度探索的艰辛历程、丰富经验和历史教训的认识,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丰富和发展。

在坚定文化自信上发挥作用。要用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宣传弘扬5000年文明史中涌现的老庄、孔孟等思想巨匠,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等文学经典,孝悌忠信、禮义廉耻等传统美德,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丰富滋养;要宣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红色精神谱系,用革命文化激励奋发作为;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涌现的先进典型、道德模范、光荣事迹,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前进动力;要担起“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职责,扛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大旗,坚决抵制文化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不断壮大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巩固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作者系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中华民族党员干部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
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
季札挂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