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空间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1-09-29 12:35杨丽雪蔡文伯
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19期
关键词:发展水平中等职业教育影响因素

杨丽雪 蔡文伯

摘 要 基于2007-2018年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运用GeoDa软件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我国省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空间差异与时空关联模式,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影响因素的探测与分析发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有所减小,但空间聚集效应明显,呈现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特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从空间效应分解来看,对外开放程度、硬件设备和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有效提升本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而对邻近地区作用不明显,城镇化水平抑制了本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但有利于邻近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提升,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本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但不利于邻近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空间效应;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19-0015-07

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和實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职业教育甚至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此,客观评价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分析中等职业教育时空变化趋势,揭示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区域差异的关键因素,对提升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从现有研究来看,国内学者关于教育发展水平测度与区域差异的分析大多集中在高等教育上,如胡宇[1]、丁静[2]、黄海军[3]、潘兴侠[4]、李晶[5]等人分别测度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并进行了区域比较,其主要采用了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PLS结构方程模型法、熵权法等评价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通过空间相关分析比较各区域的差异。然而,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测度与比较的研究相对较少,如林克松[6]、王良[7]等。从已有研究来看,关于中职教育水平测度的方法在权重设置上较为主观,无法客观呈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在中职教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性研究上仅是简单描述和比较,较少考虑区域间存在的空间效应。为弥补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在权重确定和差异分析方法单一性等方面的不足,本研究采用熵权法测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熵权法是根据各指标提供的信息量大小确定其权重大小,可以有效避免权重计算中的主观性;采用空间差异分析,了解中职教育发展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在空间上的关联机制,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国内关于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因素的研究大多采用经典的计量分析,对区域差异形成的空间因素研究相对较少。王伟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8],蔡文伯等人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分析影响经费效率的因素[9],王辉等人以在校生数作为中职教育发展的指标探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10]。这些研究虽均运用了空间计量模型,但大都分析的是中职资源配置效率、经费效率、中职在校生数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而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影响中等职业发展水平因素的研究有所欠缺。

鉴于现有文献存在的不足,本研究基于2007-2018年省级①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价,运用GeoDa软件和空间自相关检验分析我国省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空间差异与时空关联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硬件设备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以期更加全面具体的了解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发现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一、中等职业教育综合发展水平测度

(一)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有关教育发展指数、职业教育发展指数、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特点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在办学规模、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经费投入、培养成效5个二级指标下设置了15个三级指标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见表1。其中,办学规模反映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总量,师资力量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部动力,教学条件是反映一个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素,教育经费投入反映国家与地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培养成效主要指中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结果。

(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测度模型

一是指标选取与标准化处理。设有n个地区,m个指标,即第i个地区的第j个指标则为xij(i=1……n,j=1……m)。由于不同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和单位,因此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指标标准化主要分为正向指标标准化与负向指标标准化,公式如下:

正向指标标准化:x'ij=xij-min(x1j,x2j,……xnj)/max(x1j,x2j,……xnj)-min(x1j,x2j,……xnj)

负向指标标准化:x'ij=xij-min(x1j,x2j,……xnj)/min(x1j,x2j,……xnj)-max(x1j,x2j,……xnj)

二是计算各指标熵值与权重。首先计算第j个指标中第i个地区所占的比重:p1j=x1j/x1j;其次,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值:ej=-kp1j1n(p1j),其中k=1/1n(n);再次,计算第j个指标的差异系数:gi=1-ej;最后,计算第j个指标的权重:wj=gj/gj。

三是计算各省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公式为:EDUi=wjpij。

(三)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上述计算步骤,对我国2007-2018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15个指标的数据计算处理,得到我国各省域2007-2018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见表2。

猜你喜欢
发展水平中等职业教育影响因素
浅析中职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新常态”下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转变
论南北朝时期制瓷工艺的发展水平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河北省“新四化”协调水平实证研究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