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股权分配制模式在农村脱贫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29 12:38耿国权胡萌祎朱宇珍曹青松
国际商业技术 2021年11期
关键词:水产养殖脱贫攻坚

耿国权 胡萌祎 朱宇珍 曹青松

摘要:自从十九大将乡村振兴战略写入党章之后,扶贫战略便进入关键的战略时期。扶贫任务刻不容缓。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脱贫攻坚战已成了最后的亟待完成的任务。其中,股权分配制合作社模式作为较为突出的扶贫模式,通过个人激励和股权分配促进扶贫发展,有着许多可供借鉴的地方。泗洪县作为水产养殖特色地区,同时也是江苏省级贫困县之一,对于其是否可以运用新型股权分配制度进行脱贫便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现有扶贫政策进行分析,同时与新型股权分配培制度进行对比,可以更好的为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帮助,助力地方扶贫发展。

关键词:脱贫攻坚、股权分配制度、水产养殖、个人激励

一、引言

2020年是中国攻坚脱贫战役的收官之年,在“十三五”时期,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农民人均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多。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而在“十四五”时期,国家明确指出要设立衔接过渡期,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级区域,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且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在此指导思想下,扶贫攻坚的任务转变为防止返贫、巩固扶贫成果,对于相关人员的和落实程度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在这种背景之下,新型的股权分配制随即应运而出。股权分配制度即:在集体化生产环境中允许农民以资金等生产要素参股,作为常见的物质激励手段,是合作社扶贫政策的内容之一,其通过农民入股的形式能够有效的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使农民逐步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貧”转变,真正做到精神层面的脱贫。而创新型的分配模式则通过股权参与分配的内生性动力激励农民主动参与到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中来,消除消极等待国家援助的心理,同时能够更好的享受到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红利。这种以集体化为后盾,以股权为分配模式为激励的新型模式,能够更好的激发参股农民主动脱贫的心理,从根本上抑制脱贫区域重新返贫,脱贫人员重新返贫的现象,从而更好地助力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发展。而股权分配模式也并非首创,而是已经在其他地区如桐梓县隆风缘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试点并产生了较好的反映效果。

下面我们将以江苏省泗洪县为例,对股权分配制度在泗洪县的应用环境开展研究。泗洪县作为江苏省为数不多的省级贫困县,背靠水产丰富的洪泽湖。然而,泗洪县却并没有很好的发展出依托洪泽湖为主体的农业养殖特色产业。不过近年来,泗洪县开展了许多类似股权分配制的内生激励政策,也取得了许多良好的效果。本文意在探讨泗洪县政策及产业发展现状并分析现实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在泗洪县开展并推广其他地区股权激励制度的可能性,从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更好的发展。

二、发展及政策现状

泗洪县位于江苏省中部,背靠洪泽湖,人口超过百万。其洪泽湖大闸蟹、洪泽湖小龙虾成为特色水产而名誉国内。然而,根据2020年江苏省内各县GDP排名显示,泗洪县GDP为江苏省末尾十位,人均GDP更为末位第三位,仅为61000元。虽然和全国人均相对持平,但是依然为江苏省内的省级贫困县。因此,泗洪县的发展在江苏省内是相对落后的。

为了解泗洪县发展及政策现状,我们走访了泗洪县下属其中四个镇级行政区域以及十几个村级行政区域,通过调查问卷、走访调查等方法询问了包括乡镇工作人员、普通养殖户在内的人员。我们发现泗洪县在意识到地方自然资源丰富的前提之下也开展了许多政策支持,来助力农民及养殖户发展。政策方面,泗洪县现有干部帮扶政策,扶贫工作主要靠政府基层干部开展,形成了点对点帮扶的布局,政府干部及相关体制内人员直接挂钩农户,一人一户,从而及时有效的反映相关问题,并且依靠知识水平较高、思想素质水平较好的帮扶人员带动贫困户提升认识水平,开阔眼界。同时,开展了各项扶贫项目如“扶贫100”项目、水上牧场项目、百果园项目,针对贫困户农产品滞销的情况,还成立了“缤纷泗洪”合作社,由合作社牵头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库存问题,其价格参照市场价格。这其中,“扶贫100”项目和水上牧场项目是泗洪县比较特色同时也是取得较大成效的项目。“扶贫100”项目涵盖多种多样的扶贫内容,通过对农林牧副渔等多种产业进行扶贫帮扶,包括提供技术人员支持和资金支持等,形成了系统性帮扶链条。而“水上牧场”项目则是依托于洪泽湖养殖区。通过划片养殖,集体养殖分配等方式,让所有农民都能够享受洪泽湖的水产利润,进而帮扶贫困农民。

泗洪县采取的扶贫项目有力的支持了地方产业发展和扶贫项目推进。然而,根据近五年的GDP增长量和人均GDP增长量数据来看,这些多种多样的扶贫项目并没有根本性扭转泗洪县的贫困格局。其背后的原因虽然是多种多样的,而跟本原因则是没有从制度上全面改进,同时也忽略了对贫困心理的研究。下面将作具体分析。

三、问题及困境

贫困心理影响:精神贫困,即:“物质贫困人口的精神状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文化素养等方面滞后于社会主流精神水平,因而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缺乏物质脱贫的精神动力和能力的一种贫困状态。”在现实条件下,贫困户受畏难情绪和懒惰心理主导,容易返贫。贫困人口特有的生活方式容易形成共有、稳定且消极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即:贫困亚文化。这种亚文化在贫困人口中长期发酵之后便形成了主观上消极怠惰、安于现状,不愿意在改善自身生活条件上投入过多精力,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一直贫困的现状,“等靠要”思想严重。贫困人员没有足够的积极性与思想去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李沿颖在以西双版纳为例的边疆贫困群体产生的贫困心理以及精神扶贫的必要性中也谈及了这一看法。她认为,受贫困心理影响,贫困户表现为主动脱贫的愿望不强、脱贫的勇气和信心不足、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等方面,而这又反过来阻碍了扶贫政策的实施。而针对这一现象,唯有建立激励机制,激发脱贫主动性采取“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激励机制,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不断探索创新更多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其脱贫热情和主动性,才能有效推动政策落实。然而,泗洪县并没有过多的对贫困心理进行关注,也没有实行系统化的激励政策。因此,贫困心理普遍是导致泗洪县扶贫政策应用效果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制度缺陷影响:泗洪县虽然有较多的扶贫政策,然而却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新型扶贫方法,而是在旧有的扶贫方法上予以创新。这就造成了政策不全面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如:在螃蟹等水产养殖方面,政府为养蟹示范户提供一定数量的相应技术人员、补贴和有关工具,泗洪县的水产养殖有一定的技术投入,会分派技术人员参与到各种水产养殖的过程中,然而,科技人员薪酬不与各养殖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和收入直接挂钩,导致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不足,从而影响扶贫工作;并且,即使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贫困户取得了较好的收益,也较少表彰相关的技术人员,没有较为重视技术人员在技术扶贫过程中的作用。除此之外,技术人员的分派比例也存在问题,根据在泗洪县的实际调查,泗洪县下设的乡镇中,有的一个乡镇只配比一名科技人员,有的则有两到三名。由于没有明确而全面的规定,造成人员分配不均,从而导致各地区发展程度不均。同时,各个乡镇之间的技术人员并不流动,导致贫困户找技术人员难,技术人员互相交流解决相关问题难等情况。所以对于科技人员来说,除了基本的工资薪酬外,难以在繁重的帮扶工作中得到一定的激励,缺乏内生动力。

同时,现存问题是政府相关部门人数少、扶贫干部人数不足,扶贫任务繁重,无法顾及到每家农户,由于没有规范指引,有些问题帮扶人员无法及时察觉,并且给扶贫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据调研走访发现,在泗洪县大概以20:1的比例配置相关的扶贫工作组的工作人员;相关的帮扶人员则由公务员组成,包含警察系统、教师系统、医生系统等。他们与贫困户结成“一帮一”的扶贫对子,负责定期去往贫困户家中实地调研并发现问题。根据泗洪县的实际调查,有大部分帮扶人员距离贫困户住址较远,需要较大的时间成本与经历去贫困户家中实地调研。没有较为规范的指引、人数不足、缺乏内生动力是现在泗洪县扶贫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而这也是没有形成创新型的扶贫模式而部分创新形成的不足之处。

四、股权分配制应用可行性分析

那么,针对以上泗洪县扶贫政策实施现状所面临的困境,是否能够在泗洪县实施以创新性股权分配制度为主的新型扶贫制度呢?我们认为创新型股权分配制度可以有效解决泗洪县扶贫面临的相关问题。一方面,创新型股权分配制度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可以有效的改善贫困心理。另一方面,创新型股权分配制度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实踐成功的地区实施经验可以借鉴。最后,泗洪县有着良好的扶贫氛围和政策资源,前期扶贫政策的创新和实施也为股权分配制的试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下面将作具体分析。

首先,创新型股权分配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股权激励贫困户参与到要素生产中来,享受发展红利。因此,创新型股权分配制度对于精神贫困有着显著的遏制作用。对于精神贫困人员,需要扶贫先扶志,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创新型股权分配制度的致富手段上从“输血”到“造血”,让贫困农民平等地、有自尊地参与脱贫项目,依靠自己逐步摆脱贫困,让贫困农民不断强化自力更生的能力,从而摆脱精神贫困的困境。同时,通过共同参与地方产业的发展,帮助贫困农民在这期间学会一技之长,并充分感受到建设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摆脱过去等靠要的心理,逐步形成劳动脱贫,主动脱贫的良性循环,助力扶贫政策更好的落实。

其次,创新型股权分配制度有着成功的经验成果可以借鉴。对于成功的股权分配合作社模式,可以充分汲取其经验与创新内容:以绩溪县为例,其利用当地特色食用菌种植进行专业合作社扶贫:“对于无劳动能力有土地的贫困户, 以土地的租金入股;对于无土地、无资金的贫困户,可以用银行信贷资金入股,合作社带种带养,贫困户参与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又比如贵州省世行六期扶贫项目的扶贫政策:“合作社多与公司、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即合作社大都依托于“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少数按照紧密型管理模式,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而对于其利益分配模式,也就是股权分红模式,则集中参考桐梓县隆风缘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润分配方案。其主要内容为为:合作社首先提留 15% 作为公积金,其次将剩下的 75% 的利润中 的 80% 按社员交易量(额)进行分红,20% 按股本对社员进行分红。而这一政策的成果也是显著的。目前绩溪县合作社有入社社员167人,社员出资额达 300万元,年生产经营香菇220万棒,下辖1个菌棒生 产基地、1个试验示范种植基地和5个生产种植基地和1个初加工车间,年产值1846.68万元,有力的支持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同时大幅减少了贫困户的数量。并且,对于依然存在较多问题的案例样本,则可以充分进行经验总结与分析,尽力分析研究,弥补其缺陷与不足:以贵州省世行投资六期项目中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产业社扶贫项目为例,存在:(1)贫困户参与积极性不高(2)合作社股权分配与入资模式单一,未做到多要素共同参与(3)合作社管理模式原始,存在很多漏洞等问题。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贵州省扶贫项目中,从合作社中贫困户数占项目区贫困户的比例来看,习水县扶贫合作社中最高仅为 44%。而在其中比例最高的则是桃林镇森跃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数值为 86.1%,并没有达到90%以上,存在更多的上升空间,说明依然存在更多的贫困户没有充分参与进合作社扶贫的产业项目之中。而对于股权入股方式,普遍采用的是简单的土地入股或者资金入股,而在这种单一的入股模式下,积极性和动力并不能够被完全调动。技术入股、销售渠道入股等多要素因子并没有参与其中,这同样制约着扶贫合作社的发展。而在合作社管理模式设置方面,则对于生产经营方面的管理设置有欠缺,并且普遍没有形成具有自己产业特色的管理模式。事实是,简单的管理条例模板并不能真正解决生产合作中的真正问题。也因此,新型能够适应自身特色的管理方式的制定方法也是产业合作社模式的重点内容。

最后,泗洪县有着良好的扶贫政策实施背景,对新制度的发展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所以,综合来看,以现有泗洪县的扶贫环境以及产业资源利用上来看,实施新型的股权分配制度是十分可行且必要的。

五、结语

新型的股权分配制度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扶贫措施,在对产业资源的利用整合、消除贫困心理,促进扶贫政策落实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泗洪县作为江苏省级贫困县,在有着丰富自然资源、良好政策环境和丰富经验可供借鉴的基础上,将新型股权分配制投入扶贫政策应用无疑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在2021年2月25日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的奉献给了脱贫事业,并且表彰各地涌现出的扶贫代表。这说明扶贫干部及相关的扶贫人员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也体现我们国家和社会对于扶贫工作中的各类主体的尊重与感谢,在此前提下,实行创新型股权分置制度的影响能够进一步促进此良好风气的发展,推动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到扶贫队伍中,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也不辜负每一位为扶贫事业贡献的人民公仆。

参考文献:

【1】李沿颖.边疆民族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精神扶贫问题研究 ——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为例[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0.(2)

【2】张正岩,高延雷,王志刚.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合作社产业扶贫的实践困境与应对之策——以贵州省世行六期扶贫项目为例[J]农业经济,2020.(2)

【3】邵绩飞.绩溪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及对策建议[J]基层农技推广。2020.(1)

【4】黄 婷.农村精神扶贫困境及对策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20.(4)

【5】郑前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精准扶贫[J]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2019(10)

作者简介:

耿国权(1999-),男,汉族,江苏徐州人,南京审计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审计学

【基金项目】

本文系南京审计大学2020年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011287037Y

猜你喜欢
水产养殖脱贫攻坚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水产养殖水体UV254和COD值相关性研究
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水产养殖对渔业水域环境带来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