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螺旋理论的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2021-09-30 02:07赖若珊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双师师资职业院校

赖若珊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泉州 362000)

职业院校作为各行各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既承载着人才输出的社会功能,又肩负着资源供给的使命。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既是培养人才的一线“工匠”,又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宝贵“智库”。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职业院校教师被赋予了更高层次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与时俱进、不辱使命是当下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向。

一、四螺旋理论中职业院校教师的角色定位

四螺旋理论是集“政府—职业院校—企业—学生”四螺旋的协同联动模型[1],这一模型通过政策、资源、资本、技术等链条有机串联四大主体,在共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驱动下,最大限度地激发各自的职能、功能、效能和产能。

在政府、职业院校、企业和学生的协同过程中,职业院校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巨大的能动作用。在社会生产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职业院校教师作为社会生产因子,既是政府公共政策的执行者又是受益者;作为人力资源,既是职业院校的聘用客体,又是院校建设发展的主体;作为教育资源,能和企业共享互助;作为技能导师,能与学生教学相长。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 年)的意见》提出:“对接需求,重点支持。服务精准扶贫、制造强国、区域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统筹优化教师培养培训资源配置。”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职业院校教师是一线服务资源,他们紧密关联政府、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学生四大主体,按科学合理的导向输出服务。在四螺旋模式中,职业院校的教师起到轴心的作用,如图1所示。

图1 四螺旋理论运作过程

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轴心是教师,连接教师的四大螺旋叶片分别是政府、职业院校、学生和企业,形成一个叶轮,叶轮通过运转输出能源。在运转过程中,政府在政策、机制上向职业院校提供指南;职业院校在政策导向下量身定制和培养学生,为各类企业行业提供劳动力和技术,企业通过政府的调配扶助回馈学校。职业院校的教师是四大叶轮相互推动的重要介质和引擎:政府对职业院校的政策指南主要由教师具体执行;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也依附教师的传授来实现;在企业与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则更加彰显。可见,建设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要求。

二、当前职业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情况

(一)师德素养

师资素质的根基和灵魂是师德。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才能不负为人之师的神圣使命。职业院校的教师大多数为非师范类专业背景,职前未受过专业而系统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和师德规范熏陶,在教师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方面习得有限,加之受各学科的人文背景的影响,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师德面貌呈现素养水平参差不齐、个体特性突出的特点。

1.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本身的思想政治修养如果不足,会导致两方面结果。一方面,思维和立场较难与政策和制度导向契合,他们在接受管理和执行政策过程中的主动意识较弱;另一方面,在工作中很容易走向重教书、轻育人的弊端,无法积极主动地传递正确的思想给学生,严重者甚至可能误导学生。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如果没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自身对国家的教育政策漠不关心,会增大职业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阻力。

2.职业倦怠现象时有发生

当今的职业院校教师处在多元化的信息时代,长时间面对模式化的职业生涯,让一部分教师逐渐失去职业兴趣和热情。有些教师的职业价值取向开始走向功利化,出现治学态度不严谨、教学不用心、工作精力分散等现象;有部分教师放弃了自我提升和发展,不愿意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技能,专业拓展中止搁浅,教育教学效能停滞不前。教师的职业倦怠严重影响了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有序性和育人成效。职业教育改革需要的是具备职业责任感和热忱的执行者,只有大力弘扬职业院校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和保持终身学习的自觉意识,才能保障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志动力和智力支持。

3.教师个体的道德修养需要得到重视

为人师表不单表现在课堂之上和校园之内,任何时刻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一言一行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示范。尤其是在网络交际十分发达的今天,师生间通过博客、微信朋友圈、网络直播间等社交平台广泛地建立联系。不少年轻教师热衷于在网络世界里尽情地展现自我个性,在这类言论相对自由的空间里,教师流露出的意识观念和道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更为直接深刻。因此,职业院校教师个体的道德修养状况应该及时地得到全面把控和积极引导。在职业院校教师具备良好道德修养情况下,他们可以多形式多渠道助力职业教育政策的解读和宣传。

(二)专业素质

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的原动力,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软资源。职业院校教师的知识技能基础水平和实践拓展能力是专业素质的核心内容。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极大重视,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也逐步规范和完善,但从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标准来衡量,职业院校教师整体的专业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1.专业基础整体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截至2018 年末,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 418所,中等职业院校10 229 所;高职高专院校专任教师共计49.77 万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共计83.35 万人[2]。高职高专院校专任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占比为30.3%,作为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院校,达到高级专业技术水平的专任教师比重偏小;而在作为职业教育主力军的中等职业学校中,只有24.9%的专任教师达到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仅有7.9%的专任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专任教师中专业课教师占比54.4%,实习指导课教师仅占3.8%[2]。可见,目前职业教育体系中,专业学科的师资配备尚不充足,职业院校教师整体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实践拓展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当前的职业教育改革强调“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师既要具备教师的资质和教育教学技能,又要具有本专业技术领域实践经验,十分重视职业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而言,易投身技能实操而弱化专业研究,而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则更容易重科研而轻实践。就职业院校的双师结构来看,2018 年在全国45.56万“双师型”教师中,中职和高职专任教师占比分别为31.48%和39.70%[3]。除了双师素质需要提升之外,职业院校教师在本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学习、专业领域的钻研和拓展等方面也显被动,专业活力和创新精神有待进一步激发。

(三)社会服务能力

社会服务是职业院校的重要功能,也是职业院校教师的重要职责。随着社会融合不断深化,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作用日益凸显。职业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也越来越成为师资素质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影响职业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社会服务责任意识

意识指导行为,只有当职业院校的教师认识到自身兼具教书育人和服务社会的双重职责,才能积极主动地贡献力量。不可否认,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中仍存在角色错位、社会服务概念模糊、社会服务责任意识淡薄等现象。有的教师“一心只教圣贤书”,满足于完成教学工作任务;有的教师把社会实践仅仅当作充实工作量的途径,缺乏主动性和服务热情;个别教师甚至不理解、不配合学校安排的社会服务任务。要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首先要强化他们的社会服务意识。

2.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平台

在热衷于社会服务的教师群体中,有时教师会受制于时机、路径以及教学工作安排冲突等因素而错失社会服务的机会,这要求社会和职业院校积极为教师提供一个渠道通畅、互动便捷、全力支持的社会服务平台,客观地引导社会服务的供需评估,促进教师社会服务的优化配给。

3.指导社会服务的机制

单纯依靠部分教师本身的服务热情和成熟的对接平台尚不足以全面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整体社会服务能力。只有将全体动员、有效激励、综合推进、维持效应等因素全盘考虑在内,形成收效明显的长久机制,才能保障职业院校教师广泛参与社会服务,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的社会服务能力。

三、基于四螺旋理论的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路径

(一)政府+职业院校——确保方向,落实保障

新时代师资建设的重要前提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毫无疑问,只有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党管人才,依法治校,才能确保教师培养的正确方向。政府与职业院校应通过政策的顶层设计和一线执行管理来积极对接,合力指引师资的科学建设方向,确保师资建设的保障落实到位。

1.引导思想政治方向

职业院校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治校的指导思想,积极贯彻党和国家下达的政策精神,全员、全程、全方位、多层次、多途径地引导教师的意识形态。

一是着力加强职业院校的党团建设,充分调动党员教师和先进教工的示范性和感染力;强化和发挥思政工作队伍的意识形态教导作用;通过职前培训、会议活动、进修学习、舆情监管等方式及时地对全体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国家政策宣讲,全面引导教师队伍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

二是努力营造富有时代精神的优良校风,日常性地组织全体教师了解和学习时政,将“社会服务”融入治校理念和管理章程,在职业院校日常管理的各方面加大社会服务的宣传和鼓励力度,在考评、晋升、奖励等方面适度向社会服务能力强的教师倾斜。

2.补给优质师资,保障政策后盾

师资建设应立足于师资齐备。职业教育要发展,职业教育政策执行要到位,都离不开充足的师资配备。地方政府应精确衡量职业教育的师资缺口,科学规划职业院校师资编制,灵活制定人才引进和人力资源分配办法,为职业院校师资建设提供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的保障。

一是多渠道招贤纳士,大力补充师资。地方政府应定期调研并及时掌握本地区的职业院校师资需求,扩大师资紧缺学科的人才引进,通过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面向社会引进高层次人才,从企业行业聘请客座讲师、聘任兼职教师,与兄弟院校加强师资交流等方式有力填补职业院校的师资缺口,特别要增加专业课教师和实习实践指导教师的数量。

二是规范和优化职业院校教师的准入标准。严格把关职业院校教师的准入标准可以有效地为职业院校师资的岗前培训减压,帮助提高师资整合和优化的效率。职业院校教师准入标准的规范和优化,很大程度上依托政府人力资源供给侧的改革。首先,高校的专业设置应进一步紧密与企业行业岗位、特别是与职业院校的专业学科对应对接,明晰就业向导,面向作为职业院校准师资的高校在校生开设较系统的师范教育基础课程,强化职业技能实训实践;其次,量化和提高职业院校专任教师的招聘准入条件,逐步对各专业职前的培训背景和职业技术资格做规范要求;再次,提供政策路径,支持职业院校向社会引进核心学科的高层次师资和技能大师,为职业院校重点学科的发展提供人才、项目、资金等方面的保障。

(二)职业院校+学生——提升德才,科学考核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新时代的合格教师应该德才兼备。面对教师职前参差不齐的专业技能和师德素质的情况,职业院校应成为师资队伍德才提升的主要平台,而学生则是教师德才表现的“观测镜”。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其内部管理职能,立足学生本位,以学生的学业和成长需求带动教师德才提升,以学生的成绩和评价检验教师德才表现。

1.加强学生本位化,建设“学高德馨”师资队伍

学生本位,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起点和回归的终点。相比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心智成熟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特性突出,对教师的教导更具依赖性。职业院校师资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要以学生的群体特点和成长需求为导向,增进师生深层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新时代教师的师德品质至关重要[4]。职业院校要把师德建设置于师资建设的首要地位,贯穿教师聘用和管理的全过程。一方面,要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加强校园的文化宣传,在师生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思维,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导向,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促进师生的深度沟通互动,激发教师敬业爱生的职业情怀和学生尊师好学的良好学风,以学风带动师风,以学生的成绩和成长触动教师的责任心和成就感,激发教师职业道德的内驱力。另一方面,要加强课堂之外教师的师德师风把控,特别是教师网络道德规范的防控,面向学生开通监督反馈渠道,帮助掌握师德舆情,及时防范师德危机。

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脱离学生的发展需求。职业院校组织各类师资培训和进修应在全面了解本校学生学习面貌的基础上开展,紧密结合学生在知识技能、课程设置、思想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分类别分层次对教师队伍实施针对性的继续教育和专业提升培训;侧重师资专业培训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能,通过教学调研、课堂督导、教学成果进阶观察等手段架设以生为本的师资专业提升效验平台。

2.加强学生主体化,建立科学规范的考评制度

教师的考核评定是师资建设的一把量尺。科学有效的考评办法有赖于考核指标、项目权重、评价形式、评价主体等多方面的合理配置。职业院校在制定教师考评制度时,应重视被教育者的反响反馈,强化学生参与评价的主体角色,客观深入地倾听学生的评论声音,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5]。

一是职业院校要推进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将职业院校教师的师德面貌、专业素质、业绩成果、社会服务能力等多方面的表现纳入绩效考核指标。分级分层形成考察项目较全面的考评体系,尝试采用教师考评积分制的考核模式,建立教师考评积分档案,采用“一惯性”考察评定替代“一过性”考核评分。实现对教师素质成长的考察贯穿始终,既有助于指导师资建设方向,也利于调整教学和管理制度。

二是适度加大学生评价的权重。配合检阅学业成绩、问卷调查、访谈座谈、开通问题反映专线等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测评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客观表现,广泛听取学生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相关建议,适当引导教师在教学方法、言行示范、知识技能短板上及时调整和跟进。

(三)政府+职业院校+企业——培养“双师”,优化机制

2019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以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推出《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强调“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明确“经过5~10 年时间,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和院校深度融合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今后,在政府、职业院校和企业融合联动模型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将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着力点和职教师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6]。

政府、职业院校和企业形成联动链条,既能搭建系统便捷的“双师”培养平台,又有力地推助职业教育改革政策的落地施行。通过人才、岗位、技术、教育资源的灵活配置,深化产教融合,提高职业院校和企业的产能和社会服务能力,确保人力支援、技术支持、生产力支撑、物资赞助等快速到位。

1.产教研融合,打造“工匠”型师资

职业院校的师资建设,不仅要培养“园丁”,还要打造“工匠”。产教研相融合是科学的“工匠”型师资锻造模式,职业院校教师在系统融贯的教学、实践和科研的锻炼过程中易于快速提升素质。

一是通过产教研融合的岗位互通,为职业院校教师提供多元技能锻炼平台。要推进职业院校、企业行业、研究院所和职教集团的互动交流,在各机构间建立互聘互派和岗位互通的合作模式,让职业院校教师从单一的教学岗位走出来,投身到技师岗位和产业研究领域的实训中去,通过在不同岗位的实习和锻炼,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和研学水平。

二是通过产教研融合的资源共享,为职业院校教师提供技术培训机会和资金项目支持。要充分利用行业大师、实训基地、名师工作室、产业技术共享平台等人力物力资源,丰富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培训的形式和渠道,推动企业行业技术指导进校园,增进跨区域乃至跨境技术培训的合作交流,分级分层分批为不同技能起点的职业院校教师量身定制链条式技能培训;深化职业院校、企业行业以及研发机构的合作,筹措基金和资金,研创并促,鼓励和引导职业院校教师参与各类产业项目的开发和建设,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创造力和人力资源产能。

2.政企校联动,建立长效机制

政府、企业、职业院校联动对接,建立“双师”培养的长效机制,既符合产业发展的时代要求,又顺应教育资源服务区域经济和职教改革的时代趋势。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应在制度设计、物资配置以及文化建设上一脉相承,形成系统、量化、可持续建设的“双师”培养机制链条,让职业院校教师的工匠精神、专业技术、社会服务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和长期的巩固[7]。

一是打造环环相扣的制度链条。职业院校和企业行业要遵循国家关于新时代“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意见,在此基础上深入合作,共同探索,在“双师素质”标准的量化明确、“双师”资格准入的规范化、准师资的职前“双师”素质培训方式、在职师资的“双师”技能提升路径和轮岗锻炼模式、“1+X”证书制度和分级培训模式、“双师”水平的考核评定及嘉奖体系等“双师”建设全过程密切融合,生成量化具体、互相呼应、环环相扣的制度体系和链条,系统规范地完善“双师”培养的制度建设。

二是完善配置优化的物资链条。基地提供、技术传送、环境条件、福利待遇等方面的物资基础是“双师”建设中的必要保障和有效激励。政府统筹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布局,明确高校和企业行业在“双师”培养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引导产业资源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政府政策性投入、职教资源对接输出、企业效益反哺的物资链条,为职业院校教师参与行业实践和投身社会一线服务提供优待和保障,提升“双师”生产力价值,减轻职业院校教师因工作调适和生活压力带来的心理负担和职业倦怠。

三是创建深入人心的文化链条。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倡导“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职业院校和企业行业应在产教融合的全过程同步促成校企文化融合,让校园文化和企业行业文化互相渗透丰满,一脉相承;让职业文化形成链条并经久传承,使之融入院校师生和企业员工的职业意识和精神面貌之中。长期的深入人心的职业文化渲染,有助于职业院校教师“园丁品格”和“工匠精神”的双重锻造,形成爱岗敬业、钻研创新和奉献社会的“双师”品质。

猜你喜欢
双师师资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农村小规模学校“双师教学”美术教育模式探究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师队伍共同体探索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师资培训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