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化疗后行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1-10-13 04:05吴新军陈炳合朱艳丽李帅超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0期
关键词:根治术胃癌辅助

吴新军,陈炳合,朱艳丽,李帅超

(1.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胃肠外科,河南 卫辉 453100;2.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河南 卫辉 453100)

胃癌主要是指起源自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腺癌为常见的病理类型。大部分早期胃癌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仅有部分患者可出现消化不良及饱胀不适等轻微症状,极易忽视[1]。而进展期胃癌可出现上腹部疼痛及体重降低等不适表现,晚期胃癌则可有消瘦、厌食及贫血等症状,对患者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均产生不利影响。当前,临床对早期及进展期胃癌多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特别是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已经成为推荐的重要治疗方式[2]。但是目前有关新辅助化疗后开展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情况的研究较少,需要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为此,本文对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90例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了解手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探寻影响疾病预后的危险因素,现就研究相关内容作以下介绍。

1 资料以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开展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术治疗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研究时间开始于2017年1月,并于2021年1月结束。90例患者中,女性30例、男性60例;年龄45 ~75 岁,平均年龄(65.22±3.86) 岁;52例开展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38例实施全胃根治术治疗。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①全部患者在开展组织病理学检查后均被证实属于胃腺癌[3];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未出现腹膜种植转移或远处转移;③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完整;④开展新辅助化疗后实施胃癌根治术联合D2 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

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缺失者;②未能顺利开展手术者;③出现腹膜转移或是远处转移情况者[4]。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临床资料,包含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期间出血量、胃切除范围、严重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等。依据疾病预后情况将其分成预后不佳组及预后良好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使用Logistic 回归方程开展计算,将是否发生预后不佳情况作为因变量,将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自变量,以P=0.05 为逐步筛选变量的标准,分析影响新辅助化疗后胃癌根治术患者疾病预后的因素。在90例化疗患者中,36例使用奥沙利铂及替吉奥化疗,25例使用奥沙利铂及希罗达化疗,14例使用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及多西他赛化疗,15例使用替吉奥、奥沙利铂及多西他赛化疗。

1.3 观察项目

①分析手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②对比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佳组患者临床资料。③使用Logistic 回归方程开展计算,分析影响新辅助化疗后胃癌根治术患者疾病预后的因素。依据实体肿瘤WHO 客观疗效评价标准[4]对疾病预后进行判断,其中将完全缓解以及部分缓解归属于预后良好,将稳定及进展归属于预后不佳。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 22.0 软件开展计算,计数资料用n(%) 表示,行χ2检验,采用Logistic 回归方程进行影响因素计算,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分析手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90例患者中,16例(17.78%)出现并发症,74例(82.22%) 未出现并发症。在16例并发症中,4例(25.00%)为术后出血、3例(18.75%)为吻合口瘘、3例(18.75%) 为术后梗阻、4例(25.00%) 为肺部感染、2例(12.50%) 为腹腔感染。其中预后良好组47例(52.22%)、预后不佳组43例(47.78%)。

2.2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佳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佳组患者年龄、手术时间、胃切除范围及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佳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

2.3 影响新辅助治疗胃癌根治术患者疾病预后的因素 分析

将年龄、手术时间、胃切除范围及术后并发症项目代入Logistic 回归方程计算发现,高龄、手术时间≥3.5 h、全胃切除及有并发症是影响疾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影响新辅助治疗胃癌根治术患者疾病预后的因素分析

3 讨 论

新辅助化疗主要是指在手术前实施抗肿瘤治疗,之后再开展手术治疗。对于胃癌患者而言,开展胃癌根治手术治疗尽管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疾病复发情况,通过分析导致疾病复发的原因,发现有微转移病灶存在,而根除微转移病灶、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则需要开展新辅助化疗。开展新辅助化疗,存在以下几点优势:①能够将胃癌患者疾病分期降低,针对其机体内可能存在的微转移灶进行处理,降低疾病复发率;②减少或消除转移的淋巴结细胞及癌症病灶,提升手术治疗效果;③将原有病灶缩小,提升手术切除率;④促使部分不可手术患者获得手术切除机会[6]。但是目前对于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手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较少,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为此需要开展相关研究。

本次研究中,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是17.78%。影响疾病预后的危险因素包含高龄、手术时间≥3.5 h、全胃切除及有并发症。分析结果可知:①高龄,在年龄增长的同时,患者会出现慢性器质性疾病,对手术创伤及自身修复的功能较差,因此给疾病预后造成不利影响。②手术时间≥3.5 h,手术时间越长,患者腹腔暴露的风险则越大,发挥感染的概率也会相应增加。感染情况则会影响疾病预后。③全胃切除,该种手术方式不仅会损伤膈肌,导致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出现率升高,还会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损伤,增加术后机体康复难度,影响疾病预后[7]。④存在并发症,各种并发症会一定程度上降低治疗效果,给患者机体造成不同损伤,不利于机体恢复。在了解影响疾病预后的危险因素后,认为针对新辅助化疗后实施开展全胃切除手术或胃癌根治手术的高龄患者,需要在手术前准备以及手术后护理等方面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另外还需开展下列措施:①在手术过程中需要耐心,动作轻柔,全面止血;②合理选择分离器械和吻合器械,操作者需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③在手术后需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特别是在手术后24 ~72 h,重点关注腹腔引流情况和各项实验室指标[8]。通过强化围手术期管理,仔细观察以及早期干预各种异常情况,促进患者机体康复,改善疾病预后。

综上,胃癌患者开展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手术后会出现一定并发症,并且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较多,在掌握危险因素基础上开展有效的围手术期管理,可一定程度上改善疾病预后。

猜你喜欢
根治术胃癌辅助
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人行动辅助车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从戒烟迈开对抗胃癌生活的第一步!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UBE2C基因沉默表达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