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对支气管扩张并感染者的疗效及对感染指标的影响研究

2021-10-13 04:05李波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0期
关键词:灌洗支气管镜炎性

李波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 呼吸内科,河南 洛阳 471000)

支气管扩张是呼吸内科临床较多见的疾病,其主要是由于慢性气道受损而致的气道肌肉以及气道弹性支撑组织损伤,从而导致支气管不可逆性扩张[1-2]。该类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大量咳痰、反复咯血等,且大部分患者是因病菌感染而致。临床对于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主要给予支气管扩张、抗生素药物治疗,虽能起到一定效果,但未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增加病原菌耐药性,造成治疗敏感度降低,延长治疗周期,整体治疗效果不佳,同时因气道分泌物潴留、引流不畅及扩张支气管纤毛损伤,造成该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3]。随着临床技术的发展,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管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视野清晰,可直接到达病变区域,直观的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且可直接清除支气管内潴留痰液,同时其属于微创治疗,可直达肺内病灶,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有效去除病变部位炎性分泌物、祛除痰液栓子及有害病原微生物,迅速改善通气功能,提升治疗效果[4]。基于此,本文就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采取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以便为日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囊括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5 ~72 岁,平均(57.11±3.26) 岁;病程2 ~12年,平均(7.24±1.03)年;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 Ⅱ)14 ~25 分, 平均(18.65±1.97)分。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3 ~72 岁,平均(57.02±3.24)岁;病程2 ~14年,平均(7.33±1.04)年;APACHE Ⅱ14 ~24 分,平均(18.53±1.95) 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所有入组患者均经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②患者均伴有咳嗽、发热、咯血等症状;③患者年龄≤75 岁;④临床检查资料完整,无缺失。

排除标准:①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全身炎症感染、免疫功能障碍的患者;②合并其他肺部病变的患者;③不能配合实验的患者,例如精神疾病、认知障碍等;④具有纤维支气管应用禁忌证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即给予氧疗、营养支持、抗感染药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并给予支气管舒张剂,保障气道通气,引流气道分泌物。

研究组接受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首先给予利多卡因(2%) 对鼻黏膜、咽喉部表面进行浸润麻醉,顺延鼻腔套管或气管置入,利用胸部CT 区里肺段与肺部炎症病灶位置,在置入的过程中同时吸出脓性分泌物,将纤维支气管镜前段置入病变肺段支气管开口,借助纤维支气管镜注入无菌生理盐水(25 ~50 mL),反复灌洗4 ~6 次,注入后利用负压吸引回收灌洗液(50 ~100 mmHg)。

两组患者均接受2 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等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①肺功能包含:第1 s 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②炎性因子包含:C 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达,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 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 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EV1、FEV1/FVC 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N=40,± s )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N=40,± s )

FEV1/% FEV1/FV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组别 对照组 50.97±5.71 71.65±6.54 60.65±5.71 74.23±6.38研究组 50.81±5.59 80.01±6.84 61.02±5.62 81.56±6.07 t 0.127 5.587 0.292 5.264 P 0.900 0.001 0.771 0.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uPAR、sTREM-1、CRP、TNF-α 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uPAR、sTREM-1、CRP、TNF-α 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N=40,± s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N=40,± s )

组别 suPAR/(ng·mL-1) sTREM-1/(pg·mL-1) CRP/(mg·L-1) TNF-α/(pg·m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7.21±1.93 5.81±1.14 61.54±7.65 46.57±5.68 27.65±4.24 17.54±3.21 32.45±8.41 24.65±3.64研究组 7.26±1.96 5.11±0.94 61.72±7.82 39.82±4.47 28.04±4.29 11.21±2.18 33.11±8.54 13.61±2.31 t 0.115 2.996 0.104 5.907 0.409 10.317 0.348 16.196 P 0.909 0.004 0.917 0.001 0.684 0.001 0.729 0.001

3 讨 论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病理表现为支气管壁持续性扩张,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难度[5]。由于该类患者支气管长时间处于扩张状态,造成其支气管壁组织与肌肉弹性降低,纤毛功能出现程度不一的损伤,降低气道清洁能力,从而导致分泌物潴留,增加感染风险,同时感染会造成气道分泌物进一步增多,加剧支气管扩张,形成恶性循环[6]。该类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运动不耐受,对其生活质量构成极大的威胁。临床对于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主要给予抗生素、祛痰、供氧等对症治疗,虽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整体治疗效果不佳。有学者提出[7],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支气管镜,可有效提升治疗质量。

支气管镜管腔较小,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弯曲,且导光能力强,可提供清晰的视野。同时其能经口腔、鼻腔置入气管、支气管段口,并可使用小毛刷对可疑黏膜进行取样,给予细菌培养,选择适宜的抗生素治疗,避免抗生素滥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可能为:通过支气管镜能清晰地评估支气管与肺组织病变状况,同时反复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及负压吸引可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致病菌及炎性介质[8]。且生理盐水灌洗,还可对黏膜组织造成刺激,引发咳嗽反应,促使支气管及肺组织中蓄积的痰液排出体外,有助于肺小叶复张,保障呼吸道畅通,从而改善肺通气功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suPAR、sTREM-1、CRP、TNF-α 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 是临床中较为重要的前炎性因子,其参与炎性细胞的活化、趋化过程;CRP 在炎性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其是一种典型炎症蛋白,主要通过肝脏分泌,对机体炎症反应相对敏感[9]。也有学者指出[10],该指标与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息息相关;suPAR 在机体出现炎症反应时大量生成,其是因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从细胞表面脱落后分泌进入血液后而形成。此外,该物质在肺组织的宿主防御中起到关键作用,可反应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sTREM-1 在正常状态下,机体内表达较低,若收到真菌、细菌感染,引发感染性疾病后,其会呈高表达,是一种显示炎性疾病的关键生化指标。通过实验结果提示,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能有效促使患者肺部炎性因子吸收,控制感染症状,避免炎症反应对支气管结构造成损伤,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

综上所述,对于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患者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可促进淤积的气道分泌物排出,改善肺通气功能,且能降低机体炎症因子表达,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同时,本次研究也存在一定欠缺,即选取样本数量较少,研究时间较短,日后可加大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进一步探究支气管肺泡灌洗对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患者的近远期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灌洗支气管镜炎性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经支气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导致腔内阻塞的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早期连续支气管灌洗在老年昏迷病人肺部感染中的防治作用
带你了解电子支气管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