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左慈丸联合宣肺通窍汤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2021-10-13 04:06李红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0期
关键词:通窍宣肺中耳炎

李红

(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耳鼻喉科,河南 济源 459000)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类型,其患病率占耳鼻喉科疾病的3.0% ~4.0%,常会引起小儿或成人听力下降[1]。西医治疗以糖皮质激素、祛痰等药物,但西药应用起效慢、不良反应多,治疗后易反复发作,甚至会发生永久性鼓膜穿孔,治疗效果欠佳[2]。因此联合协同药物进一步增强临床效果,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则显得十分必要。中医将本病归属于“耳闭”范畴,邪毒滞留耳窍,蒙蔽清阳;或外邪侵袭引起痰湿,留滞耳内,使耳窍闭滞,日久瘀滞耳部脉络,耳窍失养[3]。耳聋左慈丸来源于《重订广温热论》,有补肝益肾、通耳窍功效。宣肺通窍汤有疏风清热、通窍利耳之功。现本研究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耳聋左慈丸联合宣肺通窍汤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该研究通过本院审批标准,且审核通过。选取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18 ~65岁, 平 均(39.81±6.48) 岁; 病 程10 ~30 周, 平均(18.84±5.63)周;单耳29例,双耳11例。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8 ~65 岁,平均(41.05±6.51)岁;病程10 ~32 周,平均(20.01±5.72) 周;单耳30例,双耳1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1) 患者伴有典型的耳塞、耳鸣、耳痛及听力下降等症状,符合《中耳炎临床分类和手术分型指南(2012)》[4]中疾病标准;(2)病程时间≥2 个月;(3)近期未接受糖皮质激素等西药治疗;(4)精神状况良好,认知清晰;(5) 患者知情研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 曾有耳部疾病史、鼓室积液疾病者;(2)伴心、肝、肾等脏器障碍;(3)精神障碍性疾病、认知异常者;(4) 研究期间退出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口服,罗红霉素胶囊(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292),150 mg,2 次/d;桉柠蒎肠溶软胶囊( 北京九和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401),300 mg,2 次/d;晨起空腹顿服醋酸泼尼松片( 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689),20 mg,连续7 d,随后每2 d 减少剂量至停药。

对照组采用耳聋左慈丸( 西安碑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3678,9 g/丸)治疗,口服,每次1 丸,2 次/d;1 周为1 个疗程,共2 个疗程。观察组采用耳聋左慈丸联合宣肺通窍汤治疗,耳聋左慈丸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宣肺通窍汤:连翘、金银花、柴胡均15 g,桔梗、桑白皮、辛夷花、茯苓、葶苈子、路路通均10 g,白僵蚕、甘草均6 g。上述为1 剂药方,医院中药房科室统一煎煮,每剂煎煮取300 mL 药汁,1 次口服150 mL,2 次/d。1周为1 个疗程,共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依据相关文献[5]进行评价,显效:耳鸣、耳塞等症状消失,听力恢复,纯音听力测试气骨导差低于10 dB,鼓室曲线A 型;有效:症状减轻,听力提高,纯音听力测试气导增加10 ~20dB,鼓室曲线为As 型;无效:症状未改善,其他检查无变化或加重;(2) 比较两组患者耳鸣、耳塞等症状消失、听力恢复及中耳黏膜水肿减轻时间;(3) 比较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即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测定,先对患者抽取外周静脉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 及白细胞介素-6(IL-6)。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经±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经n(%)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治疗有效率(97.50%) 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耳鸣、耳塞等症状消失、听力恢复及中耳黏膜水肿减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s )单位:d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s )单位:d

例数 耳症鸣状、消耳失塞时等间听力时恢间复 中耳减黏轻膜时水间肿组别 观察组 40 5.31±1.68 9.53±2.54 7.51±1.92对照组 40 9.86±2.04 13.17±3.29 10.14±2.15 t 10.889 5.539 5.771 P 0.001 0.002 0.002

2.3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两 组 治 疗 前CRP、TNF-α、IL-6 表 达 水 平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RP、TNF-α、IL-6 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

1) TNF-α/(ng·L-1)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组别 例数 CRP/(mg·L-IL-6(ng·L-1)治疗前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5.01±1.22 1.05±0.37 70.53±12.58 28.46±9.98 10.16±2.49 3.18±1.08对照组 40 4.96±1.25 2.98±0.42 69.64±13.03 42.78±10.16 9.98±2.45 5.65±1.12 t 0.181 21.808 0.311 6.359 0.326 10.040 P 0.428 0.001 0.378 0.002 0.373 0.001

3 讨 论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因素较多,主要为:(1) 咽鼓管关闭功能异常,其关闭不全导致细菌、病毒等各种病原体侵入咽鼓管,引起疾病发生;(2)免疫反应异常,使大量变应原不断沉积在鼻黏膜表面,并结合肥大细胞,导致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以此引起咽鼓管充血,或黏液分泌量增加,排出量减低,以此堵塞咽鼓管,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6]。常规西医以抗生素、减少变态反应等方法进行治疗,具有一定效果,但部分患者效果欠佳,起效缓慢、复发率高。中医将此疾病归属于“耳闭”范畴,《证治汇补·卷之四》记载“肾开窍于耳,而能听声音,肺也,因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故也”。由此可见耳病发生与肺脏密切,外邪首先侵犯肺部,肺气宣发肃降受限致耳病发生。因此从肺论治立论可进行相关治疗方法。

耳聋左慈丸有补肝益肾、通耳窍功效,其基本成分中熟地黄有滋肝补肾、滋阴生津、添精益髓的功效;山茱萸有补肝益肾的作用;泽泻利湿泄肾浊;茯苓健脾除湿;牡丹皮清热除湿;磁石平肝潜阳、聪耳明目;诸药合奏滋肝补肾、清热除湿、通耳利窍的功效[7]。宣肺通窍汤有疏风清热、通窍利耳之功,基本方中连翘可清热解毒,金银花清热解毒、疏风散热之功,预防湿热病邪入侵;柴胡起到疏肝解郁、清热解表、升阳补气的作用;桔梗有清热除湿、宣肺散气之功;辛夷花、白芷有祛风散寒。宣肺通窍、通鼻的功效;茯苓利水除湿,预防痰液聚集于耳窍;路路通可通络通经、祛风除湿;白僵蚕有祛风化痰、通络解痉、散结消肿功效;辅以甘草调和诸药,消除药物毒性,增强药物效果,共奏宣肺散气、通利耳窍功效。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治疗有效率97.50% 高于对照组的75.0%,耳鸣、耳塞等症状消失、听力恢复及中耳黏膜水肿减轻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CRP、TNF-α、IL-6 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耳聋左慈丸联合宣肺通窍汤治疗,效果显著,可在短时间内恢复耳鸣、耳塞等症状,改善患者听力功能;同时因该病伴明显的炎症反应,机体释放炎症介质,造成炎症损伤。此时采用耳聋左慈丸联合宣肺通窍汤,进而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促使患者更好恢复。

综上所述,耳聋左慈丸联合宣肺通窍汤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临床症状消失快,机体炎症反应降低明显,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通窍宣肺中耳炎
哪些原因可以引起中耳炎
泻火化瘀通窍法对感音性耳聋大鼠HMGB1/RAGE信号通路的影响
宣肺止咳合剂对LPS 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AQP1 蛋白表达及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
治疗鼻炎食疗方
耳痒耳鸣小心得了中耳炎
提壶揭盖法治疗闭经的探讨
祛风宣肺止咳方治疗风痰闭阻型感染后咳嗽30例临床观察
通窍活血汤临床应用举隅
警惕不疼的中耳炎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