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激素联合免疫抗体在不孕不育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2021-10-13 04:06张花锦周广义张广辉关亮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免疫抗体激素水平不孕症

张花锦,周广义,张广辉,关亮

(濮阳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 检验科,河南 濮阳 457000)

不孕不育也被称为不孕症(infertility),一般是指一年性生活正常且未使用避孕措施却仍不能受孕的情况[1]。根据该病的发病原因一般认为是男性不育与女性不孕,其中女性不孕主要为子宫病变及排卵异常等,男性不育则通常为生精、排精方面的异常等,此外还有免疫学不孕等类型[2]。由于现代男女性的工作、生活压力加大,大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有着一种或多种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孕不育发病率逐年上升[3]。本研究通过对200例女性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分析,以探讨血清激素联合免疫抗体在不孕不育筛查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濮阳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就诊或体检的200例女性不孕不育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并依据月经周期是否正常将患者分为两组,100例月经周期正常患者视为正常组,100例月经周期失调患者视为异常组,再从同期体检者中选取100例年龄分布类似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正常组中,年龄23 ~39 岁,平均年龄(30.34±6.55)岁,不孕时间1 ~6年,平均时间(4.01±1.14)年,不孕类型:原发性48例、继发性27例、习惯性流产25例;异常组中,年龄24 ~38 岁,平均年龄(30.89±7.32)岁,不孕时间2 ~4年,平均时间(3.68±1.44)年,不孕类型:原发性50例、继发性29例、习惯性流产21例;对照组中,年龄23 ~39 岁,平均年龄(31.07±7.24) 岁,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由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研究批准。

正常组及异常组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内科常见病诊疗学》中对不孕不育的诊断标准[4];夫妻共同生活1年以上,有规律性生活却仍无法生育;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对照组纳入标准:已婚且有正常性生活;生殖器官正常;无家族遗传病史。所有人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患者患有各系统肿瘤;生殖道畸形或内分泌系统异常的患者;男方因素导致不孕。

1.2 方法

所有受检者进行常规医嘱以及检查前准备,并于经期后第7 ~10 d 抽取患者静脉血2 管,各2 mL,分离血清之后,一管应用贝克曼unicel dxl 800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血清激素孕酮(P)、促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雌激素(FSH)、雌二醇(E2) 的表达水平进行监测分析,另一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对血清中抗精子抗体(AsAb)、抗卵巢抗体(AoAb)、抗子宫内膜抗体(A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b)、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AhCGAb) 表达情况进行监测。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三组研究对象血清激素水平P、LH、FSH、E2;对比观察三组研究对象AsAb、AoAb、AemAb、AcAb、AhCGAb 血清5 项等免疫抗体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以SPSS 22.0 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 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组对象血清激素水平对比

三组间P、E2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LH、FSH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与对照组(P<0.05),但正常组及对照组LH、FSH 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对象血清激素水平比较(N=100,± s )

表1 三组对象血清激素水平比较(N=100,± s )

注:与异常组相比,①P <0.05。

P/(nmol·L-1) LH/(mU·mL-1) FSH/(U·L-1) E2/(pg·m组 0.91±0.22 9.14±3.05① 8.87±2.78① 64.23±16.组别L-1)正常07异常组 0.96±0.29 11.55±2.99 10.80±3.71 64.89±15.79对照组 0.90±0.23 8.48±2.27① 8.15±2.33① 65.13±15.83 F 0.786 3.514 2.186 0.554 P 0.547 0.027 0.045 0.876

2.2 三组对象血清5 项免疫抗体检查结果对比

正常组及异常组的5 项血清免疫抗体检查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异常组血清5 项免疫抗体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三组间各指标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三组对象血清5项免疫抗体检查阳性率对比[N=100,n(%)]

3 讨 论

不孕不育患者共同的临床表现为夫妻规律性生活1年且在未避孕情况下不能怀孕,根据病因不同,其相关的不孕症表现亦不相同,致病因素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性等。目前研究认为女性不孕症与其生殖免疫功能密切相关,马淑琴[5]通过对比女性不孕症患者及生殖能力正常女性的免疫抗体阳性率发现,女性生殖免疫抗体及不孕症之间存在相关性,可依据患者生殖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推断患病原因。正常的内分泌环境是卵子成熟的重要条件,若内分泌发生紊乱,可对卵子的成熟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不孕症,并且内分泌紊乱不孕患者多有内分泌相关病史如多毛症、溢乳及雌激素过少等,另外血清激素FSH、LH、E2等水平的变化也对受孕有着一定影响,FSH 在卵泡的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若FSH 缺乏,会导致卵子无法排出;E2水平若变化过大,女性子宫内膜会出现代偿性增生[6]。

临床对患者的检查可以在确定无排卵症状之后,结合基础体温(BBT) 测定表、黄体中期孕酮(P) 水平、月经中期成熟卵泡出现等予以判定,并且依据检查诊断,临床可予以患者促排卵以及合宫腔内人工受精技术应用等方式。杨智红等[7]研究指出,溴隐亭对高催乳素血症致不孕不育患者的疗效较好,对患者激素水平及排卵功能均有短期恢复能力;同时谢莺等[8]研究指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序贯治疗对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的疗效良好,能改善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等。

免疫性不孕自身抗体分为非器官特异性和器官特异性两类,非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常与抗磷脂抗体(APA)、抗核抗体(ANA)、抗DNA 抗体等全身存在抗原的抗体有关,而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则只针对与抗精子抗体(AsAb)、抗卵巢抗体(AOVAb)、抗子宫内膜抗体(AemAb) 和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AhCGAb) 等某个特异性器官组织自身抗原的抗体[9]。临床通过对免疫自身抗体进行检查,可进一步判断出造成不孕症的原因及类型,从而为该病治疗提供可靠方案。免疫抗体(IgG) 是血型抗体中的类型之一,并且IgG 类抗体与其相应抗原的红细胞通常不发生聚集,只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集,通过免疫反应可产生抗体,从而导致血管外溶血现象产生。AsAb 通常是由性生活产生,会导致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出现,并抑制精子在女性体内的活动,同时也是导致原发性不孕及习惯性流产的重要因素。另外AemAb 水平发生变化常会导致患者机体免疫抗体失衡及习惯性流产产生,且AcAb 在炎症病灶处水平较高,容易导致小血管内血栓的形成,并致使生殖器官内供血不足,导致继发性不孕等出现,AoAb 则常会抑制卵巢的正常分泌,并由于缺乏孕激素而导致不孕,AhCGAb 又与妊娠主要激素分泌相关,可导致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引发流产[10]。临床通过对以上免疫抗体进行针对性治疗可直接影响女性不孕症。

本研究血清激素水平比较显示,三组间P、E2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LH、FSH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及对照组(P<0.05),但正常组及对照组间LH、FSH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及异常组患者血清5 项免疫抗体检查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异常组血清5 项免疫抗体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提示血清激素LH、FSH 及5 项血清免疫抗体等均在导致患者不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提供有效的参考,与黄英等[11]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血清激素联合免疫抗体检测,可充分分析患者病因,为后续治疗及预后提供有效参考。

猜你喜欢
免疫抗体激素水平不孕症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盐酸胺碘酮辅助治疗对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2020年四川省猪瘟流行情况调查
黔南州2018-2020年H5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检测与分析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
遵义地区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血清学调查与分析
影响动物免疫抗体水平的因素及对策
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术后妊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