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综合护理方案在乳腺癌择期手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2021-10-13 04:06王静王永丽刘沙沙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0期
关键词:尿管患肢常规

王静,王永丽,刘沙沙

(1.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外科医学部,河南 开封 475001;2.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普外科一病区,河南 开封 475001)

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术后辅助化疗可有效清除病灶,控制病情进展;但由于手术的创伤较大,易引起创伤性应激反应,并发症风险高,且多会对患侧上肢的活动能力造成影响,故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1]。快速康复外科(ERAS) 是近年来在临床外科广泛应用的一种管理模式,应用于护理中,主要是通过优化护理措施以减轻手术所引起的创伤性应激,达到促进术后快速康复的目的[2]。为加强对ERAS 综合护理方案应用于乳腺癌择期手术中效果的探索,本文将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收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行择期手术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进行分组,包括常规组、试验组各40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常规组平均年龄(52.69±5.41) 岁,平均BMI(23.59±2.58) kg/m2,发病部位为左侧19例,右侧21例,肿瘤分期为Ⅰ期19例,Ⅱ期16例,Ⅲ期5例。试验组平均年龄(52.53±5.29) 岁,平均BMI(24.11±2.67) kg/m2,发病部位为左侧17例,右侧23例,肿瘤分期为Ⅰ期15例,Ⅱ期17例,Ⅲ期8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纳入标准:均符合乳腺癌相关诊断标准,且经病理检查确诊[3];均行择期手术治疗;有手术治疗指征;均为女性;年龄超过18 岁;认知功能良好;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存在麻醉禁忌证;存在手术禁忌证;有肢体功能障碍;BMI ≥30 kg/m2;胃、食管反流者;合并严重的器官功能损害,无法耐受手术者;凝血功能障碍者;精神障碍患者。

1.2 方法

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术前嘱患者禁食12 h,禁水6 h;或遵医嘱予肠外营养。术后6 h 内禁食、禁水,去枕平卧;术后6 h 后若无明显不适症状后可协助患者取半卧位,适当进食软食,并逐渐过渡至普食。术后第2 d拔除尿管;鼓励患者无头晕可下地活动。术后5 ~8 d指导患者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

试验组施行ERAS 综合护理。(1) 术前护理。①知识宣教:结合图片、视频向患者介绍麻醉及手术的方式、流程、ERAS 理念的优势等,争取患者及家属的良好配合。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及时发现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并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向患者强调良好心态对于疾病治疗及恢复的积极作用,嘱患者以一个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②术前准备:术前6 h 禁食;术前2 h 可指导患者饮用少量(300 ~500 mL) 的葡萄糖溶液。(2) 术后护理。①疼痛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 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做好记录,指导患者转移注意力,避免对疼痛的过分关注,必要时遵医嘱予药物镇痛。②早期进食:术后待患者清醒后,评估其意识、吞咽功能、认知功能,无明显恶性、呕吐等不适可鼓励患者少量饮水,若无不适可进食流食,并逐步过渡至普食。③早期活动:术后回病房后15 min 可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术后6 h 可指导患者进行手部功能锻炼,包括握拳、握弹力球、活动手指等;术后第2 d 可引导患者下床活动;术后第3 ~4 d 指导患者进行肘部屈伸练习;术后第5 ~6 d 可进行日常活动的练习,包括穿脱衣物、进食、刷牙、洗漱等;术后第7 ~8 d 皮瓣基本愈合后,可指导患者进行肩部活动;术后9 ~12 d 进行患肢抬高练习。④管道护理:可行走时即可拔除尿管。

1.3 观察指标

以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完成对护理效果的评价。(1) 术后恢复情况:主要从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除尿管时间、住院时间4 个方面进行评价。(2) 并发症:观察患肢水肿、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切口感染发生情况。(3)患肢功能:于术后1 个月参照文献[4]对患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疼痛、关节功能、日常行为能力、肌肉力量4 个维度,总分100 分,轻度障碍:总分>75 分;轻中度障碍:总分51 ~75 分;中度障碍:总分26 ~50 分;重度障碍:总分0 ~25 分。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

两组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除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N=40,± s )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N=40,± s )

术后进食 下床活动 拔除尿管 住院 时间/h时间/h时间/h时间/d 组别 常规组 8.93±2.41 17.58±5.11 24.16±7.15 10.52±3.05试验组 5.66±1.79 13.42±3.81 14.58±4.92 7.46±2.29 t 6.889 4.128 6.981 5.074 P<0.001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常规组为25.00%,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40,n(%)]

2.3 两组患肢功能比较

两组患肢功能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肢功能比较[N=40,n(%)]

3 讨 论

乳腺癌是源于乳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临床治疗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而是扩展至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手术是治疗乳腺癌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但其带来的创伤不容忽视。ERAS 最初应用于胃肠外科,目前已在妇科、骨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等多个领域得到良好的发展,其主要是通过优化麻醉、手术、护理、疼痛管理等一系列的措施以最大程度降低对患者的创伤,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快速康复[5]。本研究主要是从护理这一方向出发,结果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ERAS 综合护理组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除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组,提示前者能够缩短患者的各项时间指标,促进术后康复。ERAS 理念中提倡术后早期进食、下床活动、拔除尿管,其中早期进食能够刺激胃肠道激素的分泌,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早期下床活动不仅能够对胃肠道形成刺激,还有利于加强机体活动,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术后早期拔除尿管可减轻对尿道的刺激[6]。通过上述ERAS 护理能够减轻对机体的刺激,加强机体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本研究还发现ERAS 综合护理组并发症( 患肢水肿、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切口感染) 总发生率为7.50%,低于常规护理组25.00%,提示前者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ERAS 理念中提倡术后早期进行活动,可促进局部或全身的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有利于降低相关并发症的风险[7]。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后1 个月,ERAS 综合护理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常规护理组,提示前者能够快速提升患肢功能。在ERAS 综合护理中,术后早期通过积极的患肢功能锻炼有利于改善肢体功能;同时进行科学的知识宣教提升患者及家属的认知度,并促进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从而达到良好的康复效果,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但由于本研究选取的样本容量较少,且缺乏对远期疗效指标的观察,如5年生存率、二次手术等,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尚需做进一步的完善以便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ERAS 综合护理方案能够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改善患肢功能,在乳腺癌择期手术中应用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尿管患肢常规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护士主导的尿管拔除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常规之外
空气波压力仪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对促进乳腺癌手术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全麻术后患者超早期拔除尿管的临床研究
小小尿管学问大
乳腺癌术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的护理效果观察
脑梗死偏瘫患者患肢与健肢体温、血压差异的研究
破常规 获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