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双向反馈评价模型的新型教学指导对新生儿科无陪病房护生创新心理素质及专业技能的影响

2021-10-13 04:06马慧娜刘洁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病房科室

马慧娜,刘洁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NICU,河南 洛阳 471000)

目前,我国医疗资源仍存在分配不均匀、需求量大于供应阶段,临床护理工作繁忙,尤其是新生儿科无陪护病房,护理对象尤其特殊且没有家属陪护,决定了该科室护理工作不同于其他科室,对护生的要求更为严格[1-2]。临床带教是培养护生为日后走向护士岗位的关键阶段,以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创新型护理模式、人文关怀式护理理念为主要目的[3],为加强该科室护生的护理理念及护理技能,本科室采用基于师生双向反馈评价模式,加强带教老师与护生之间的沟通,避免以往单向带教导致的主观性和片面性[4]。现以70例新生儿科无陪护病房的护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师生双向反馈评价模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无陪护病房实习的35 名实习生为观察组,以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该科室实习的35名实习生为对照组。带教老师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且为护师,工龄至少5年,按照一对一带教模式,每例护生均由1 名带教老师指导实习。观察组中男3例,女32例;年龄20 ~22 岁,平均(21.3±0.5)岁;学历:专科6例,本科29例。对照组中男2例,女33例;年龄20 ~22 岁,平均(21.5±0.4) 岁;学历:专科4例,本科31例。两组护生基础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可用于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床旁带教指导模式。允许护生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单独执行铺床、整理床单位、调节新生儿病室的温度、湿度,记录新生儿生命体征等操作,新生儿因病情需要穿刺、抚触、指导新生儿非营养性吮吸等专业护理操作,由带教老师边操作边教导。

观察组采用师生双向反馈评价的带教模型,具体措施如下:①调整带教方式。带教第1 d,带教老师常规进行入科教育,介绍病房环境、科室实习制度、注意事项及转科考试要求等;科普完毕后,发放科室拟定的新生儿科无陪护病房专业护理技能问卷,问卷内容涵盖建设本科室的意义、新生儿常见疾病、常用药物用法及理论、病房交接程序等;了解护生对新生儿无陪护病房的概念。同时护生列出本月在科室的实习计划和目标,以及对带教老师如何指导实习提出想法。带教第2 ~4 d,在不违背科室工作制度前提,带教老师根据护生首日提出的带教理念适当调整自己的带教方式,共带教3 d。3 d 带教结束后,带教老师参考传统科室带教模式中的护生训练方案,结合3 d 内护生的表现,重新拟定护生新生儿无陪护病房知识问卷调查,以反向问题为主,如:新生儿听力较弱,在使用音乐疗法时调大音量是正确的;新生儿生长发育较快,在包被时不应裹严,尽量松垮是正确等问题进行考核,促使护生认识错误的护理行为。护生根据3 d 护理行为就带教方式再提出想法。②培养创新型护理理念。根据科室概况,带教老师应充分支持护生大胆、创新且符合实际的改进理念,包括增加教学模具、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带教老师聆取护生意见,结合自己临床护理经验,业余时间辅助护生制作新生儿临床特征视频,如黄疸新生儿少有哭闹、吃奶正常,但睡不安稳,皮肤特征较为明显;新生儿窘迫患儿多为早产儿,哭闹前常表现为脸色青紫、躁动不安等制作教学视频,借用新生儿抽象视频表现提高护生的专业知识,加深理解。③增加实训机会。新生儿科专业护理技能较强,不同于成人护理,且为无陪护病房,如处理不当更易引起医疗纠纷,在日常护理中,带教老师可完成主要步骤,指导护生完成剩下操作,如新生儿沐浴、配奶、喂养等操作可由护生独立完成,呼吸机、暖箱的使用则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部分操作。④促进双方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护生的实习,带教老师应经常与护生交流,注意关心其心理问题,教导护生一旦有错误医疗行为或职业暴露应立即上报,不应苛责,帮助护生学会自我调节,避免负性情绪。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创新心理素质量表进行问卷调查[5],该量表包含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竞争力3 个子量表,每个子量表含有20 个项目,按照无、很少、经常、通常、总是等级采用5 级评分法(1 ~5 分),总分60 ~300 分,分数越高越好。②采用科室惯用的带教老师对护生的评价表,该评价表内容分为3 大板块:实习态度(7 条)、理论知识掌握(10 条)、实际操作(10 条),包括实习生仪表、学习态度、工作态度、掌握本科室常见病的基础知识、基础操作及配合情况,每条按照1 ~5 正向计分(1 ~5 分),总分27 ~135 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生专业技能越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生创新心理素质比较

两组竞争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创新心理素质比较(± s )单位:分

表1 两组护生创新心理素质比较(± s )单位:分

例数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竞争力 35 86.7±5.3 82.5±6.7 75.5±6.3组别 观察组对照组 35 74.3±4.2 64.6±7.3 76.4±6.2 t 10.848 10.687 0.602 P<0.001 <0.001 0.549

2.2 两组护生的专业技能评分比较

两组实习态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操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的专业技能评分比较(± s )单位:分

表2 两组护生的专业技能评分比较(± s )单位:分

例数 实习态度 理论知识掌握 实际操作 35 28.3±1.2 48.3±0.6 48.7±0.5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35 28.5±1.4 47.5±0.7 46.3±1.4 t 0.642 5.134 9.551 P 0.523 <0.001 <0.001

3 讨 论

临床带教是一项繁琐且需异常细心、耐心的教学工作,也是护生对临床护理行业最初认识,塑造其慎独思想及专科护理技能的关键[6]。新生儿科无陪护病房较为特殊,多为早产新生儿,合并呼吸窘迫、肺炎、先天性疾病、免疫力低下新生儿,低体重儿等,均需入住新生儿无陪护病房,由护理人员一一照看至条件准许母婴 同室[7]。

因新生儿是一个家庭的新星,备受父母关注,且新生儿的各器官、系统仍未发育完全,与成人差异较大,对临床护理技能要求较高,该科室工作的护理人员通常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在带教方面更需严谨,警惕不良事件发生[8]。新生儿科无陪护病房的带教工作一直是个难题,护生可操作的机会不多,且新生儿护理理论知识琐碎、繁杂,护生的专业技能不佳[9]。为提高本科室护生的专业技能,带教老师采用基于师生双向反馈评价模式进行临床带教工作。该模型强调信息互通、互相学习,带教老师注意培养护生的专业知识,避免护生因胆怯、不善于沟通交流只会按流程操作,缺乏灵活性[10];同时,护生作为尚未进入护理行业的新兴人物,多数护生具有创新、活力及自信,能与带教老师进行有效交流,告知带教老师自己的想法与期望中的带教方式,双方站在彼此职位上进行考量,以此提高临床护理合作配合度,同时也给带教老师带来新活力、新挑战[11]。经相关培训后,观察组护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竞争力一项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研究者分析,NICU 科护生尚无需进行护士职业培训,不同科室的护生亦无专业技能比赛,本次培训以护生临床创新思维及技能为主,故两组竞争力一项并无显著差异,但创新意识及能力在师生双向沟通、反馈中得以培养、巩固。另外,观察组护生的专业技能中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操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者认为,给予师生双向反馈评价加强师生沟通、建设性意见的提出,不拘泥于流程,带教老师首先根据护生提出的建议调整自己的带教方案,在磨合期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再适当修改自己的带教方案。如护生希望多点实操机会,带教老师可以在新生儿常规护理,如管道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等交由护生,增加其实操技能。但两组的实习态度评分并无显著差异,研究者分析,该项评分主要评估护生常规到岗时间、仪表问题、护理记录等问题,该项评分不会造成很大的差异,故两组评分相似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护生在新生儿科无陪护病房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动思考并提出意见,带教老师需认真评估护生提出的意见继而适当调整教学方案,双方进行有效沟通,培养创新思维并提高护生的专业技能。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病房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专业技能库建设初探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病房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