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超声诊断小儿急性睾丸附睾炎的准确度、灵敏度分析

2021-10-18 09:09谢骐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7期
关键词:附睾阴囊睾丸

谢骐骥,石 静,刘 磊

(1 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超声科 贵州 贵阳 550002)

(2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超声医学科 贵州 贵阳 550003)

(3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 贵州 贵阳 550002)

急性睾丸附睾炎为多发性于阴囊内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要发病群体,多在罹患精囊炎、后尿道炎基础上,沿输精管引发感染造成。病情在发作时,对患侧阴囊皮肤观察,有发红特征,同时伴有发热、肿胀,且向会阴、下腹、精索处放射,严重威胁健康。近年来,本病在小儿群体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可能与小儿机体缺乏足够抵抗力,致使病原菌向附睾侵入相关。因小儿疾病描述能力有限,加之附睾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易与睾丸肿瘤、睾丸结核等疾病混淆,对临床诊断有更高的要求[1-2]。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操作简便、成像清晰、无创伤等多项优势,本研究对疑似小儿急性睾丸附睾炎的病例予以选取,就超声诊断特异性展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收治的疑似罹患急性睾丸附睾炎的患儿50 例,患儿年龄为6 个月~12 岁,平均年龄(5.83±0.97)岁。均有阴囊肿痛、压痛、沉坠感等临床表现,部分附睾有硬块检出。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儿均为首次发病,年龄≤12 岁;②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机体其他系统功能异常者;②对检测不依从者。

1.3 方法

本研究各项操作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 LOGIQ E9)下完成,所用线阵探头频率为7.5 MHz ~10.0 MHz。做好患儿情绪安抚,并协助取仰卧位,两腿向两侧分开,使阴囊区域充分暴露,由家长向上轻提患儿阴茎,并妥善固定,于阴囊处放置探头,多切面扫查阴囊。先采用二维超声技术,完成附睾、睾丸以及阴囊扫查,对患侧附睾、睾丸形态、大小以及内部回声详细记录,并观察是否存在睾丸鞘膜积液;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睾丸及附睾内分布的血流进行观察,了解频谱特征,同时,检测动脉血流峰值,完成阻力指数测量。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临床综合诊断结果及超声诊断结果,并以前者为金标准,计算后者诊断特异度。②结合超声诊断结果,观察病灶特征及合并症情况。③观察二维声像图及血流特征。

2 结果

2.1 临床诊断情况

本次所抽取的50 例疑似急性睾丸附睾炎的患儿,经临床综合诊断有48 例确诊,急性睾丸附睾炎率为96.00%。应用超声进行检查,检出47 例,准确度为98.00%(49/50),灵敏度为97.92%(47/48),特异度为100%(2/2)。漏诊1 例,无睾丸肿瘤、附睾结核、睾丸扭转误诊的患儿。见表1。

表1 临床诊断情况 单位:例

2.2 病灶特征及合并症

依据临床综合诊断,检出的48 例患儿中,病灶位于左侧28 例,占比为58.33%;右侧15 例,占比为31.25%;双侧5 例,占比为10.42%。附睾弥漫性增大8 例,占比为16.67%;附睾头部增大10 例,占比为20.83%;附睾尾部明显增大30例,占比为62.50%。合并睾丸炎8例,占比为16.67%;合并鞘膜积液18 例,占比为37.50%。

2.3 二维声像图及血流特征

病变侧附睾均呈肿大显示,尾部病变者,存在局限性肿大的情况,多呈结节状改变,形状类似圆形状团块,动脉血流峰值介于6.4 ~25.5 cm/s,阻力指数介于0.60~0.73。

3 讨论

分析附睾炎特征,发病多自尾部起,后向体部蔓延,最后延伸至头部。若患儿病程不及1 个月,可按急性附睾炎诊断,若病程超出1 个月,则可考虑为慢性附睾炎。对于急性附睾炎患儿,在病程初始阶段,炎症反应可对附睾构成明显的浸润性侵袭,进而诱导细胞发生水肿、充血,甚至变性[3-4]。采用超声技术进行诊断,是通过对所探测组织或器官反射的超声波成像接收,对待测组织或器官形态进行显现的一种影像学手段[5-6]。研究显示,小儿罹患急性睾丸附睾炎者,在采用超声进行检查时,附睾体积多呈增大显示,且内部回声不均或偏低,少数伴发有鞘膜积液的情况。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应用二维超声技术对急性睾丸附睾炎患儿进行检查,于病变一侧分布的附睾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肿大情况,附睾尾部若发生病变者,有局限性肿大现象;多数患儿经观察,以结节状变化为特征,结节直径以14 ~45 mm 为多见,形状类似于圆形状团块;少数患儿以弥漫性肿大为特征,多为附睾体、尾、头等处均有弥漫性肿大现象;部分经对回声进行监测,存在整体偏低现象,一些患儿回声表现为强弱不均的情况[7-8]。

分析急性附睾炎病理特征,其属一种典型的于附睾和睾丸发生的病症,临床同类型疾病还包括睾丸肿瘤、附睾结核等,需进行有效鉴别。采用超声进行诊断时,可为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具体表现在:①同睾丸扭转有效鉴别方法:睾丸扭转在临床又可按精索扭转定义,起病通常较为急骤,同时睾丸又伴有呈持续状的剧烈疼痛。采用彩超对睾丸扭转进行扫描检查,以睾丸肿大、精索位置发生异常为主要特征。另外,对CDFI 进行观察,通过对患侧睾丸内分布的动脉血流特征进行总结显示,呈明显减少或完全消失的情况,若发生扭转现象的时间过长,还可造成睾丸内部出现无血流灌注现象,采用声像图进行观察,有呈不均匀状态的低回声表现。临床在将急性附睾炎患儿与睾丸扭转患儿进行有效鉴别时,其所表现出的血流信号为一项重点内容,相较睾丸扭转病例,急性附睾炎患儿有更为丰富的血流信号[9]。②同附睾结核有效鉴别方法:对于附睾结核而言,临床又按结核性附睾炎予以定义,对其极具典型的超声声像图进行观察,以附睾肿大为主要表现,对于附睾内部而言,有具强回声特征的钙化灶或纤维化,另外,对CDFI 获取的图像观察,附睾内未检出特殊血流信号。而在对罹患急性附睾炎的患儿与附睾结核患儿进行鉴别时,以钙化灶强回声为重点,对于急性附睾炎而言,回声强弱不等或偏低,且多有程度不等的钙化灶声像表现。③同附睾肿瘤有效鉴别方法:对于附睾肿瘤而言,发病率相对偏低,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依据病理性质,可按良、恶性予以划分。对于良性者,超声有低回声、高回声或囊实性回声检出的情况,经对边界进行观察,呈清晰状,而采用CDFI 检查,无血流信号显现;而对恶性病例进行观察,以实性非均质性回声为表现,边界多表现为欠清晰状,可对睾丸及邻近组织构成侵袭,应用CDFI 进行检查,以低速状且呈高阻状态的血流信号为表现。本次研究中,超声诊断有较高准确度和灵敏度,无睾丸肿瘤、附睾结核、睾丸扭转误诊的患儿。漏诊1 例为患儿病情较轻,超声检查时无特异性表现,2 天后经临床证实。

综上,罹患急性睾丸附睾炎的患儿应用超声进行诊断,准确度和灵敏度居较高水平,可为明确疾病特征、合并症提供参考依据,利于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

猜你喜欢
附睾阴囊睾丸
阴股沟岛状皮瓣修复阴囊皮肤软组织缺损
GPx5在牦牛隐睾附睾组织的分布特征及定位分析*
免疫细胞在牦牛附睾和输精管的分布规律
绵羊附睾液和附睾精子中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单纯附睾扭转1例报告
阴囊坠胀会是什么疾病
阴囊瘙痒不可小觑
孩子睾丸多大算正常
阴囊潮湿是怎么回事?
睾丸小是否会引起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