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

2021-10-18 08:59牟伦国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治疗进展心房颤动心力衰竭

牟伦国

【摘要】心脏分为心室与心房,心房颤动是指心房不按规律跳动,并出现不规则的快速颤动。其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也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动脉栓塞、心力衰竭等。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最严重阶段,属于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患者此时会出现体液潴留、呼吸困难、运动耐受度下降、生存时间短等特点,而且有基础心脏疾病者更易引发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两者互为因果,会增加住院率、死亡率与致残率。目前,临床在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仍以采用预防血栓、改善临床症状为主,但也有实践表明,如此类患者尽早接受手术治疗,可以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患者生活状态。本文就以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措施综开综述,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照。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力衰竭;治疗进展;研究

心力衰竭的出现已说明患者的病情已处于严重阶段,经流行病变统计表明,约有35%左右的心房颤动患者会合并心力衰竭,而有43%的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心房颤动。当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后,对心脏的血流动力学会造成极大地影响。有研究指出,心房颤动、心力衰竭会有共同的诱发因素,如高血压、高龄、心肌缺血等,因此,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后会引发恶性循环,恶化病情,预后效果不良。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主要治疗方案有两大类,一是预防血栓、控制心率,恢复房颤或是节律,此时采用药物,或是非药物治疗;二是应用强心、利尿治疗,促进心室重构、抑制神经内分泌,从而来改善心衰症状。本文針对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措施进行讨论,现做如下分析。

1. 药物治疗

1.1控制心率

多数学者认为,受体阻滞剂可以提高心衰的预后效果,故属于一线治疗药物。因钙通道阻滞剂具有负性肌力的效果,多用于房颤合并心衰中。目前,常用药物为地高辛,近年来,受医疗水平的发展,美托洛尔、奈必洛尔的出现,被常用于房颤合并心衰中,其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心率,但实践表明,以上药物并不能改善心力衰竭,故受体阻滞剂类药物临床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1.2控制节律

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用于心衰的治疗中,经CAST试验结果表明,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适合用合并患者中。胺碘酮是目前治疗房颤合并心衰的常用药,但其有一定的药物毒性反应,故需要做好充分的监测。

1.3律率之争治疗

研究表明,电复律治疗、控制心室律等治疗方案,用于持续性房颤患者中,对控制心率与房颤节律的一致性均有一定的影响。房颤出现后会引发心衰或是卒中,均会增加心源性死亡率。那么,律率之争治疗应该选用那种药物呢,经实践表明,AAD维持心律的有效性并不理想,且还会增加死亡风险,而AF-CHF研究结果尚没有得到相应的论证。故需要在选择药物时,要选用药物不良反应少、简单、能控制心率的药物更为合适。

1.4抗凝治疗

目前,新型的抗凝药物在房颤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效果与安全性。抗凝药物有达比加群、华法林、利代沙班等药物,但不同的药物会产生不同的药效,故而治疗效果不同。经对照研究表明,利代沙班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要优于华法林。故与华法林相比,新型的抗凝药物风险相对较低。

2. 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手术治疗

2.1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CRT的应用能够改善心脏的重构,改善左心功能,减轻心衰症状,能有效提高心脏的活动耐量,减少或是预防房颤的发生。实践表明,房颤合并心衰患者采用CRT治疗后,病死率相较于窦性心律者相同,如在此基础上联合房室结消融,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2导管消融治疗

自2006年以来,国外多个专家认为,外科手术与导管消融术治疗房颤,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有少数的患者,消融治疗术不耐受,故导管消融术可以作为少数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如部分射血分数下降或是部分心衰的患者,此疗法可行。

2.3CRT、导管消疗效分析

对于合并心衰的房颤患者而言,目前AAD治疗方案的效果并不理想。经证实,房室结消融、双心室起搏、导管消融等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独应用AAD 治疗。随着房颤导管消融技术的普及与操作经验的积累,研究样本的增加,为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多地支持证据。

2.4控制节律的手术治疗方案

目前,传统的手术治疗,如迷宫手术,其能有效控制节律,特别是在血管重建过程中。其中迷宫手术是在左右心房的心肌内做多个切口来中断折返通路的潜在结局。虽手术通常不适用心衰患者中,但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能有效改善左室射血分数与心功能、心衰症状。但由于手术本身具有一定的创伤,目前,临床在应用胸腔镜进行非连续的心外膜消融术,其能产生肺静脉隔离,减轻创伤,提升疗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现有的证据表明,房鹯合并心衰患者的治疗方案与控制心率相比,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明显,也不能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生存率。而经导管消融治疗可以对收缩功能发挥较好的作用,并能改善下降心衰患者的相关症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故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收集更多的证据,进一步明确与优质房颤合并心衰的治疗策略,提升治疗效果与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谢锋,宁琳.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治疗进展[J]. 医学综述, 2020, 26(18):133-137.

[2] 杨丹丹, 李学斌. 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0, 040(003):187-190.

[3] 韩竺君, 张烁.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的消融治疗进展[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8, 27(01):102-107.

[4] 赵国俊. 导管消融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现状[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7(2).

[5] 韩竺君, 张烁.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的消融治疗进展[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8, 27(01):102-107.

[6] 马改改, 方理刚, 方全. 心房颤动合并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患者心室率控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v.35;No.263(05):100-103.

猜你喜欢
治疗进展心房颤动心力衰竭
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进展研究
CRRT在脓毒血症患者中的治疗进展
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经食道超声对射频消融术前房颤患者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剖宫产术后切口憩室治疗进展
急性重症胰腺炎肝损害的机制与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