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视角下初中科学教学实践

2021-10-29 04:51何静
天津教育·中 2021年10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互联网+实践

何静

【摘  要】初中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对学生科学思维、严谨学习态度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本文以“互联网+”视角下的初中科学教学为研究对象,对“互联网+”与教育融合的优势进行阐述。针对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给初中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科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9-0130-03

About Junior High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

(Hangzhou Changhe High School,Zhejiang Province,China) HE Jing

【Abstract】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is a very practical subject, which promote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rigorous learning attitude. This article takes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elaborates on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net +" and education.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in science teaching,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hoping to provide some help to the develop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Keywords】  Internet+; Junior high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Practice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工作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科学教育中,要加强对教学模式、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内容的创新,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更多的快乐与成就感,以此实现科学教育的目的。本文就对初中科学教学进行分析。

一、“互联网+”与教育融合的优势

互联网+,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多种资源整合的一种现代化资源。“互联网+”与教育结合,不仅能实现教育资源的创新优化,还可以提升教育工作质量,促使教育改革发展。通过对两者结合进行研究,主要发现了以下优势。

(一)促使教育公平发展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我国更注重城乡教育的共同发展进步。由于地区经济方面的问题,造成城乡教育水平差距大,无法满足人群的教育需求。通过“互联网+”在教育中的运用,可以解决当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城乡教育资源趋于平等状态,提升各个地区的教育水平。互联网技术具有成本低、资源丰富的特点,在教育工作中有效运用,能够为学生呈现出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使学生能够学习更丰富的资源,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二)推动教育改革创新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核心,也是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在教育工作中,引入“互联网+”技术,促使教育改革创新,丰富教育内容,使学生了解更多文化知识,并利用此提升自身的能力与品质,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传统教育中,很多人都认为学生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忽视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造成创新人才缺乏。通过科学技术与教育的结合,转变教育理念,更能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育改革的同时,为我国综合实力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三)促使数字化教育发展

“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能够推动数字化教育发展,为人才培养、现代化教育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随着时代发展,科学技术不仅被运用在金融、航天等领域,也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文化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不同形式进行教育工作,创新教学形式的同时,促使教育深度增加,为学生教育事业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倡全面发展、科学素养教育,旨在通过文化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终身学习的品质。通过对初中科学课程教学的分析,部分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将注意力全部放在理论知识教育中,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包含生物、物理、化学、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渗透各个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并在学习中学会运用,以此提升教育工作效率,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实际教育中,忽视了学生素质与品德的引领,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无法实现科学学科教学的目标。

(二)教学方法单一

科学课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会采用注入式的方法组织教育工作,利用粉笔、黑板,为学生讲解课本中的文化知识,学生学习过程比较被动,只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身体都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若是一味地被动学习,会对自身成长产生消极影响,无法提升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效果。当前教育中,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本知识,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要求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但是,教育活动中,并没有体现出现代教育的优勢,同时还对学生自身学习和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直接阻碍了科学学科教育发展。

(三)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初中科学教材也在不断地改版中,其中收录了非常多的知识信息。这就需要教师运用自身专业的能力与素质,对知识进行讲解和运用,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对科学课程教师教学活动的分析,发现部分教师的知识储备量有限,无法为学生呈现更加丰富的科学知识,让学生感受科学学科的奥秘。这一问题应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结合实际情况,优化自身教育能力与专业素质,拓宽知识面,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三、“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科学教学活动开展对策

在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互联网+”的运用,借此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为学生科学精神与严谨学习态度培养提供保障,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一)整合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初中科学课程中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充分体现出科学综合性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了解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对教材内容进行创新,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更多的学习资源,使学生意识到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多种教育资源的运用,在优化教学资源的同时,也为学生展示了更多的科学知识,无形中提升了教育工作水平,促使学生科学素养与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拓展,说出自己生活中存在的科学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产生更多的学习动力。

例如,讲解“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内容时,教师需要在课前对教材进行仔细分析,了解该单元重点内容,并据此选择适合素材进行教育工作。这一内容主要是对动物行为的描述,表达环境会对生物行为产生哪些影响。为了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直观,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行为,如大雁南飞、黑熊冬眠、向日葵向阳生长、森林中的树木朝阳的一面生长茂盛等,并将此转换成动画视频,将此以动态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生物行为,思考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课堂播放视频后,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除了视频中播放的自然现象外,你们还知道哪些生物现象?”学生1:“长颈鹿长长的脖子是在自然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学生2:“蚂蚁搬家。”教师:“那你们知道这些动物行为是怎么形成的吗?”学生纷纷摇头。这时教师可以引出“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使学生形成自然观。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使教材内容直观化、具体化,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环境对生物发展的影响,形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态发展意识,以此提升教育工作质量,促使学生科学意识的形成。

(二)创新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教育理念创新,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科学课程教育工作中,要注重教育理念的改革优化,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互联网+”技术与教材内容结合的方式,传授课本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品质得到发展,以此推动教育工作改革发展。当教师教育观念发生变化后,教师对新课程教育理念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更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满足素质教育要求,实现学生能力与素质发展。

例如,讲解“电的安全使用”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进行课堂教学工作,利用电子白板的编辑、保存功能进行动态教育,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中,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教育工作效果。首先,教师将电的危害以电子白板视频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对此有初步的认识。基础知识教学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最近几年在新闻报道上我们也看到过一些关于触电的信息,你们知道如何在用电的过程中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吗?”学生1:“我觉得家庭用电的过程中,一定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器,避免因为电压过大,造成安全问题。”学生2:“我觉得无论是家庭用电还是国家用电,都应该遵守安全用电的规则,了解一般情况下的安全电流与电压,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当学生表达后,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安全用电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在电子白板上进行补充,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经验与想法,以此完善课本知识。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该知识学习中学会安全用电,提升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三)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互联网+”背景下,衍生出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支持。课堂教学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充分融合,为学生创建多种不同形式的学习途径,能使学生在课程知识学习过程中科学能力与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初中生处于时代的最前沿,是最先接触新技术、新信息的一群人。线上教学方法的运用符合学生对新技术、新信息的需求,能够为学生学好科学知识打下基础。在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方式开展教育工作,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在课本知识学习中学习能力与科学素质得到提升。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实现教育形式的创新,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途径,促使学生科学能力与素质的快速提升。

(四)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推动教育工作改革发展的动力之一。初中科学教育工作中,要注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加强对“互联网+”的运用,创新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途径,为教师职业发展与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一,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在教育工作中,要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通过网络拓宽自身知识面,开阔视野,为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更多的素材,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第二,加强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创新。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就是组织、实施教育行为,让学生在自身的指导下渗透文化知识,掌握各种经验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各种教学经验与心得,并落实在教育工作中,积累教学经验与方法,以此提升教学质量。第三,加强对教师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提高教育工作水平。实践是科学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自身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利用互联网收集各种类型实验操作方法,并结合学情创新实验活动,丰富自身教学经验,以此提升教育工作质量。

(五)运用微课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微课是一门教学效果非常理想的课程,该学科的运用,能够促进学生实现课前、课中、课后自主学习,为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初中学生的家中一般都有智能手机,为学生微课学习提供了便利。运用微课进行教育工作时,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教育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设计微课视频,明确教育的重点,将此通过微信分享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探究教材内容,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科学课堂教学中,“互联网+”的运用,能够提升学生科学课程学习效果,使学生掌握更多学习方法,提升课本知识教学效果。在科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加强“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创新教学手段、更新教育理念,为学生学好科学知识打下基础,提升教育工作质量,促使学生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昕. "互联网+"视角下初中科学教学实践初探[J].教育研究,2020(04).

[2]孔凯.基于互联网初中科学教学模式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7.

[3]张龙峰. 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实践探索[J].读写算,2019(34).

[4]吴云玲.新课改下初中科学有效性教學实践[J]. 科普童话,2015(06).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互联网+实践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