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近:“天狼”突击

2021-11-02 22:52孙利波谢东萌
中华儿女 2021年16期
关键词:特战

孙利波 谢东萌

巍峨耸峙的贺兰山下,驻守着一支蜚声全军的特种部队。它组建于抗日烽火中,走过八十余载春秋,历经百余次战斗洗礼,为党和人民建立了卓越功勋。

“赤胆忠诚、崇文尚武、机智勇猛、生死相依……”一天训练结束,一位黝黑瘦削却一脸精悍的特战营长带队凯旋,队列中,旅魂呼号嘹亮,响彻西北晴空。

带队的营长叫刘近,在西部战区陆军“雪枫特战营”这支由抗日名将彭雪枫亲手创建、精英辈出的特战劲旅,他依然是尖刀中的刀尖。入伍18载,他先后完成国际比赛、全军和陆军各类比武竞赛、中外联演联训等十余项重大任务,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

刘近的从军之路,就是不断攀越高峰的成长拼搏之路,每一步前行都记录着他舍命追赶、谋战胜战的奋进征程。

“雪枫传人”:承续荣光,就要超越过往

“到最艰苦的地方、当最优秀的兵。”18年前,从家乡河南汝南登上西去的军列,刘近在父亲面前立下志愿。他未曾想到,自己远离家乡,却来到一支与家乡血脉相连的英雄部队。

1938年9月,距离汝南40公里的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31岁的彭雪枫率领300余人组建新四军抗日先遣大队,开辟敌后根据地,打响抗日游击战斗。这支部队就是“雪枫旅”的前身。

长征反围剿,打下娄山关,重占遵义城;淮北反扫荡,伤亡70人,歼敌五百余;板桥阻日顽,机枪扫射击落敌人轰炸机……这些煌煌战绩刘近如今早已如数家珍,入伍之初第一次听到时,却在他心中掀起层层波澜。

2004年3月,经历新训淬火锤炼的刘近,在新兵结业实弹射击考核中打出5发50环的成绩。带着军旅生涯第一个三等功奖章,他被特战八连狙击班挑中。八连是英模连队,以过硬的特战能力闻名全军的“天狼突击队”就是该连。

下连第一天,在连队荣誉室举行入连仪式,展柜里一支焦黑残破的步枪、连队历任主官中那些闪光的名字、荣誉墙上一张挂着奖章的照片,浇灭了刘近心中小小的得意,拼搏追赶的心火越燃越旺。

步枪属于八连第14任指导员张新奎,上世纪80年代的西南边陲,张新奎带队袭扰捕俘遭遇燃燒弹袭击,6次冲进火海抢救伤员,直至壮烈牺牲。

名字写着八连时任连长何健,1998年爱沙尼亚的丛林,何健四天三夜一路奔袭,将全军特种兵中唯一一座“卡列夫勇士奖”收入囊中。

照片中是八连时任副连长黄和平,2001年委内瑞拉猎人学校,黄和平从12米抓绳塔上摔下,口鼻出血,抢救4小时,醒来后,再次重返赛场,完成比赛,荣获最具献身精神学员奖,他的头像永远镶嵌在猎人学校荣誉墙上。

英模榜样代代相续的辉煌,如同一个个精神坐标,让刘近感受到“雪枫传人”的分量,更坚定了他“向榜样看齐、当特战尖兵”的志向。

用成绩赢得选择,就要用实力赢得认可。来到八连,刘近更加拼命训练,所有高、难、险课目他都参加,一项课目谁最强就挑战谁,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了格斗、伞降、狙击、泅渡等特种兵所有训练技能。

2005年6月,刘近作为唯一一名上等兵参加原兰州军区组织的岗位练兵比武,斩获特战专业第二名。此后,他连续三年蝉联单位特种兵比武第一名。

从不言败,永争第一,成为刘近不变的人生信条。

2014年3月,保送入学提干的刘近主动请缨到三营九连担任连长。九连历史荣誉不如八连厚重,训练一直四平八稳,甚至一度在营队垫底。

刘近上任后第一件事便是帮助连队重塑精神谱系。他请来连队90年代末多任老连长、指导员,共同梳理连史,创写连歌,喊响连训,号召全连官兵续写新连史,留名荣誉墙。

训练场上,刘近摆下擂台:任何一个课目,比过我,不用练。擂台摆了几十天,连队每次训练,没有一人缺席。

当年,集团军组织训练监察考核,要求每个单位推荐一个建制连、抽考一个建制连,进行总体排名。刘近找到旅领导立下军令状:九连上,夺第一。

热浪翻涌,每个人的迷彩服都被汗水浸透。整建制10公里武装越野考核开始。队伍奔袭到半程,上士白龙堂脚踝意外严重扭伤,眼看肿起来一步也动不了,刘近和战友们默默对视一眼,离白龙堂最近的两人,二话不说,扛起白龙堂就往前飞奔。剩下4公里,全连硬是轮番抬着白龙堂冲过终点,拿下考核第一名。

躺在灼热的地面上大口喘息,累到哭出眼泪的官兵却人人都在笑。这一年,九连拿下“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刘近担任连长的三年,九连参加国际联演联训,完成高原低空伞降破袭,连年获评先进单位,连队荣誉比过去更加辉煌。

“不以超越为目的,则传承不彻底,这是‘雪枫传人的历史自觉。”从战士到干部,刘近一步步用超越过往的不懈拼搏诠释着传承的意义。

“天狼勇士”:不惧生死,只怕胜利有失

在“雪枫旅”,特种兵中的精锐会被授予“天狼勇士”称号,而刘近则被大家称为“狼头”。15年过去了,刘近的眉骨处仍可见一道愈合的疤痕。

“参加‘魔鬼周最恨刘教官,完成‘魔鬼周也最感激他。”“雪枫旅”女子战斗班班长何佩佩说。2018年,特战尖兵“天狼集训”,刘近担任总教官,“魔鬼周”训练升级。刚刚套改下士的何佩佩等7名女兵进入集训队。

让何佩佩最绝望的一次是10公里泥潭行军。烈日暴晒,没有补给,泥沟里蒸腾起阵阵刺鼻的恶臭,催泪瓦斯的气体灌入口鼻,让人涕泪横流。何佩佩一个趔趄栽倒在淤泥里,被熏得几乎晕阙的她,情绪一下子崩溃了。

“连这点都坚持不了,待在特战旅丢人!”刘近狠话的刺激,让参训的女兵抱在一起,一边嚎啕大哭,一边大喊拼死也要争口气,互相拉拽着,硬是趟过了这条“魔鬼之路”。在极度绝望中突破身心极限完成蜕变,女兵在训练场上有了不输任何人的底气。

虽然“心狠手辣、冷酷无情”,但刘近深知:只有硬下心肠逼着队员挑战极限,才能真正提升战斗能力。

2019年“天狼集训”,“雪枫旅”首次以特战小队为单位组织“魔鬼周”,4支小队,6天,50个课目,融入从作战准备、实施到撤离的战斗全程,团队精神、战斗配合、战场默契成为训练考评的重要指标。

刚刚被任命为特战副小队长的姚强被刘近盯上了。头一年的“天狼集训”,姚强出色完成任务,个人能力十分突出,角色的变换,凸显出他指挥统筹弱的短板。

“魔鬼周”训练进行作战实施阶段,前面几天的极限考验,姚强带领的三小队士气一直不高,模拟特战队员被俘关入水牢的绝地逃生课目展开,这支特战小队迎来转机。

知道姚强水性差,刘近故意下令让小队长带5名队员完成这一课目。6名特战队员被反剪双手投入水牢。水枪冲击,水位上涨,在姚强指挥下,小队成员相互配合,用嘴咬开绳索,区分水牢区域,潜入浑水找锯条摸钥匙。极限5分钟,姚强飞速拉锯牢门锁链,小队成员默契聚在小队长周围,用身体挡住高压水枪的干扰,6人协力顶住压力,成功“逃”出水牢。

“外部压力越大,内部凝聚力越强。当这样的‘催化剂,我愿意。”刘近说。

“转型先锋”:冲锋不止,积蓄打赢底气

贺兰山腹地,一场伏击与反伏击战斗结束。闪光弹、爆震弹留下的硝烟中,特战营长刘近的战地讲武堂再次开讲。

这次演练,特战七连和九连互为对手,各派两支特战小队出战。一方迂回包抄,一方集火压制,战斗打得有来有往,但刘近并不满意。

“被伏击说明你们已被发现,为什么还用手语指挥?伏击原则是打头断尾,为什么后方没有安排足够力量?”把每一个战术行动掰开揉碎解说,让对战双方复盘讲评对方不足,刘近把打一仗进一步的思想根植三营每一名官兵头脑中。

“抵近实战,就要站在敌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敌人打你什么?既打思维盲区,也打能力短板。”2015年,刘近参加全军战术骨干集训,特战专家的一席话,让他练兵谋战的思路更加清晰。

担任特战营长,刘近一方面组织各连优秀教练员交叉互学,取长补短,同时打乱建制,以特战小队为单位互为对手,实战对抗;一方面将出国联训比武的外军经验带回来,将军内特种体能、战术训练专家请上门,不断清除盲区,先后攻克“高原伞降战术”“陆空立体破袭拔点”“高寒山地侦察渗透”等20余个难题。

打实底子,更要打破常规。一次抓捕演习行动,地点在一处荒野院落,原定的作战计划是刘近带特战分队实施包围,从四面院墙和前门同时突入。

院内敌情不明,侦察情报缺失,刘近临机改变方案,完成包围后,驾驶前部加装钢板的猛士指挥车,突然加速撞穿院墙,以零伤亡的代价,达成作战任务。

训练中,刘近总会带着营连骨干一起研究中外现代特种作战战例。结合战例发生背景,立足自身战术水平,大家一起分析情况、定方案,集智寻找最优解。

一次高原联合实兵演习,刘近带领一个特战连执行低空伞降破袭任务。搭载特战队员的直升机抵达伞降地域后,预定400米的伞降高度因高原气流突变,只能降至300米。

高原空气稀薄,降落伞下降速度较之平原本来就快。此时伞降高度每减少一米,风险便会增大一分。但伞降高度越低,人员滞空时间越短,越能达到隐蔽突然的战术效果。

跳,还是不跳?

直升机舱中,刘近召集伞降骨干,紧张地推算着300米高度跳伞各个细节。“相信我们的战士,跳!”紧急时刻,刘近果断下令,率先跃出舱门。

蓝天之下,雪线之上,朵朵伞花竞相绽放。2秒开伞、40秒左右落地,他带队准确伞降到指定区域,用时10分钟完成破袭任务。这一跳,跳出了全军高原条件下建制连低空伞降新纪录。

部队调整改革后,营一级作战单元的作战地位更加突出。近两年,突击车、侦察干扰车、无人侦察机等一批新装备陆续配发到特战营连,如何发挥新装备效能,怎样找准特战营长的战位,成为摆在刘近面前的新课题。

今年初,一场山地夺控战斗演练在野外陌生地域打响。正面战线激战正酣,八连特战小队长薛仙哲带领12名“奇兵”趁着夜色冒险翻越陡崖,突袭“敌军”后方。几番火力试探引诱,“敌”指挥员暴露位置,被暗中占领制高点的狙击手一击毙命。

“这是一场体系协同的试验。”战后复盘,支撑薛仙哲完成“斩首”的协同作战力量一一呈现。薛仙哲带队破袭的同时,三支特战小队同时出动,一支渗透袭扰,一支佯动迂回,一支策应增援,刘近居中指挥,根据实时情报,研判战场态势,随时下令变换进攻路线,申请火力支援,增强干扰压制。

這次试练,是一次从适应战争到设计战争的探索。瞄准胜战,刘近正不断积蓄着打赢底气,向着未来战场冲锋不止。

猜你喜欢
特战
《特战荣耀》:演绎热血成长 展现军人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