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思维导图构建初中英语阅读模式

2021-11-03 05:08宋佳栗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10期
关键词:阅读模式思维导图英语

【摘要】本研究从初中英语三大体裁的结构入手绘制思维导图,以直观的方式展示记叙文、说明文及议论文的结构,并阐述三大文体的阅读技巧。

【关键词】思维导图;英语;阅读模式

【作者简介】宋佳栗(1981·12-),女,北京平谷人,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学生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或根据图片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读中提到学生能理解并解释图表提供的信息。

王蔷教授于2016年4月19日北京某区英语教师培训中提出制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学习内容,以词汇、语法知识为主线,技能训练单一,知识碎片化、缺乏语境、忽略主题,语篇意识不强,思维发展薄弱。

借助思维导图构建英语阅读模式,就是在教师解读语篇的前提下,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将相关主题的词汇和语法相结合,最终将语言整合并且内化,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并能够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

基于以上几点,可以认为借助思维导图构建英语阅读模式,符合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能够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思维导图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Tony Buzan首次提出思维导图。他认为“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能钥匙”。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性思维的外部表现形式,它总是从一个中心点开始从中央向周围散射,由颜色、图形、关键词和曲线等因素有机组成,每个词语或者图像都能够成为一个子中心,然后通过联想不断向周围发散,最后形成一个由无穷无尽的分支链组成的整体。

赵佳娜发现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借助思维导图能够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增加学生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谢婉娜通过实验证明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在英语口语复述中的效果是显著的。她认为学生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口语复述时既增强了听的能力,又提高了说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三、借助思维导图,构建记叙文阅读模式

英语记叙文的六要素是:when、where、who、why、how 和what。记叙文一般是按照时间顺序发生的,因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表示时间顺序的词。初中记叙文一般采用一般过去时叙述并伴有人物的情绪变化描写。如: 北师大版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Unit 5“Helping” Lesson 14 “Helping Each Other”的教學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关注六要素及人物情绪变化。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首先,教师通过问题“Who helped who?”引导学生阅读第一段,完成what的寻找。然后,引导学生寻找when、where、why和how,理清故事发生的顺序和人物行为。之后引导学生找出Amy故事发生前后的感情变化。最后,引导学生借助图片采用信息递减的方式复述第一段(如图1)。 文章第二段的阅读方法同第一段(如图2)。

然后使用问题辅助学生阅读第三段。问题如下:What happened at last? They became good friends. What is Amy's idea? Helping Carrie also helped her find a friend. 最后使用问题“How do you think of this story? If you were Amy, would you help Carrie on the road to school? Why did Carrie help Amy in English class? ”,激发学生就本故事发表简单的观点和意见,从而达到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本课的输出环节是学生根据问题“Did you help others in your daily life? Did others help you in your daily life? Can you tell us your story and your feelings? ”并借助思维导图描述自己的经历:自己帮助过别人的或者别人帮助过自己的故事。

四、借助思维导图,构建说明文阅读模式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变化、类别、状态、功能、成因、结果等特征的文章。说明的目的是给读者提供知识,使之了解客观世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常见的说明文有:解说词、说明书、书文简介、内容提要、科普小品、商品介绍、旅游指南、操作规程和景物介绍等。一般说明文的结构是总分总。第一部分“总”一般是文章的第一段,提出文章的主题,也就是说,文章想要阐述说明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可由若干个段落组成,对文章的主题进行展开说明。第三部分“总”一般是结尾段,对文章的主题作归纳总结。

如2018年海淀中考一模C篇阅读。第一部分“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固有特性。第二部分“分”:说明三种特性:(1)遗传特性;(2)与环境交互的特性/介于遗传和发展之间的特性;(3)学习到的特性,而不是遗传的特性。第三部分“总”:借助“手眼协调能力”的例子,说明以上三种特性之间的关系。作者通过举例发表观点:环境在特征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教师先带领学生复习如上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接着带领学生逐段阅读,通过分析说明方法总结各段主旨,分析文本结构。

通过分析第一段“we have...like....we also have...including...”,可知本段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第一段大意是“Everyone has traits that make us who we are”。

通过分析第二段,由“such as”可知是举例子,由“About 25,000 to 35,000 genes”可知是列数字,由“These genes carry the traits that are...”可知是做诠释。第二段主要说的是“fully inherited trait”。

通过分析第三段,由“one example”及高频词“body shape”“diet, body develops”可知是举例子。第三段主要说的是“trait betwee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通过分析第四段,由关键词“For example”及句式“If you're really great at video games, it's not because your parents...  It's because you... If... kids... be great at video games, it is because they ...”和高频词“ video games”可知是举例子。第四段主要说的是learned、rather than inherited的特性。

第五段是通过举例子的方式理清三个特性的关系。

通过分析,由第六段高频词“pierce your nose or get a tattoo”可知是举例子,由转折连词“However”,找到作者观点。最后的思維导图如图3所示。

五、借助思维导图,构建议论文阅读模式

在帮助学生构建议论文阅读模式前,先要帮助学生复习议论文的相关知识。一般议论文采用总分总结构。第一部分“总”,作者会提出问题,表明立场或观点;第二部分“分”是分析问题,它是文章的主体,由若干段落组成,作者会运用各种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证论点的正确性,而且会使用不同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正反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最后一部分“总”是解决问题,也就是讨论得出的结论。

如2018年顺义中考一模D篇阅读,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及自上而下的阅读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内容。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复习阅读方法,略读 Skimming:用足够时间去读懂每一段的第一句、第二句和最后一句。其中第一句一般是该段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第二句是对前句的延伸/进一步的解释。最后一句是作者对段落的小结,可能与主题句截然相反,引导读者进入下一段落。扫读scanning就是迅速浏览从第三句开始的后面部分(对开头两句的支持句),注意中间是否有转折词,把文章思路逆转,加入其他重要信息。

然后让学生去寻找议论文的三部分,提出问题“What if using social media was an assignment? ”分析问题“but others see the benefits, However, there are problems with putting class work on social platforms”,解决问题“However, they hope they can find a way to use it properly”。根据转折连词but和however理清文章结构是general-specific-general,论据是事实论据,使用正反论正方法。

然后,通过文章结构让学生完成文章题目的选择。接着继续分析“Who discussed in this passage? ”,学生可以通过名字确认是Seidel和Glass。而后提问“How can we identify their opinions? ”,这时引导学生利用said、believes、requires找到Seidel和Glass的观点(如图4所示)。

六、结语

初中英语主要考察学生对记叙文、说明文及议论文的三大体裁的阅读,使用思维导图可以直观地展示不同文体的阅读模式,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阅读模式应对不同的阅读文本,可以很好地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东尼·博赞.思维导图[M].叶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3]赵佳娜.基于思维导图辅助大学基础英语词汇教学的实证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179-181.

猜你喜欢
阅读模式思维导图英语
中英文绘本亲子阅读模式研究
调适阅读心理,培养阅读技巧的策略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深化情感体验,建构阅读模式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