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2021-11-08 00:14徐燕飞
课外语文·下 2021年10期
关键词:碎片化

【摘要】在科技和经济的双重推动下,活在碎片时间里的我们,早就习惯了各种“碎片化”操作。正视高职考作文复习痛点,学习碎片化阅读模式的合理性,笔者将高职考作文复习这一整体进行解构,突破时间和地点的局限,将写作分成若干流程进行有针对性辅导,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水平。

【关键词】碎片化;高职考;作文辅导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30-116-04

【本文著录格式】徐燕飞.日拱一卒,功不唐捐——高职考“碎片化作文辅导”策略构建与实施[J].课外语文,2021,20(30):116-119.

一、研究缘起

(一)现状分析

近几年來,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在原本“就业有路”的基础上更拓宽了“升学有望”的路径,拿浙江来说,2020年,高职单招报名人数达3.88万人,高职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拿语文科目来讲,得作文者得语文,要想语文有高分,作文必须拿下,但作文复习一直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工程大,收效微,老师不愿教,孩子不愿写。如何突破高职考作文复习的怪圈,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众多高三老师亟须解决的难题。

放眼当下,网络时代,信息技术推动下的快节奏社会,“高效”是这个时代最鲜亮的标签,人们高效率处理生活、工作、学习上的各种事情,时间被分割成了大小不一的片段,不夸张地说,谁能利用好片段生活,谁就是生活的王者。在此基础上,我们出现了“碎片化阅读”“碎片化娱乐”“碎片化写作”等词汇概念,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将高职考作文辅导分解成若干部分,见缝插针,各个突破,实现“碎片化作文辅导”呢?

(二)研究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明确表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任务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关键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语文是基础学科,作文是核心内容,可以集中体现孩子的核心素养,比如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比如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比如审美鉴赏能力。对高职考作文辅导进行策略研究,可切实提高孩子的思辨力和语言表达力,最终助力于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整体发展,意义重大。

1.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化难为易好上手

根据不完全统计,超过80%的学生畏惧写作,尤其是应试作文。浙江省的高职考作文基本为材料作文,倡导学生根据一则或几则材料,提炼观点,发表看法,基本类属于论说文。但中职学生正处于十六七岁的年纪,三观正在形成之中,多年的象牙塔生活,与社会接触少,不会提炼观点,不善于正确表达。加之阅读的缺失,他们的知识储备是不足的,肚子里没货,举不出例子来;中职的课程体系仍有待完善,哲学、历史、地理等人文科目的缺位也导致孩子没有很好的大局感和哲学感,看问题易绝对化,不够全面,论述问题也往往泛泛而谈,绝不深入,孩子写不出漂亮的作文,没有获得成就感,就更不愿意写作文。写不好,还不愿意写,最后陷入尴尬的死循环。作文,成了语文专题复习中最不受待见的娃儿。但是,如果把写作辅导分解成若干环节,情况就大大不同了。比如今天我们就攻克“读材料,提观点,拟标题”,这样再来设计课堂教学,会不会觉得目标更明确更集中,任务更轻松了呢?孩子们乐意参与,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立意拟题的要领,作文已成功一半。

2.正视作文复习的特殊性,化整为零更妥帖

写作辅导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立意构思到谋篇布局,从段落结构到遣词造句,每一部分都需要花费足够的时间全力攻克。老实说,单凭几节课的时间想要完成高考作文复习,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单就立意而言,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入手方法,我们完全可以分类分段分时处理。比如课前小练,下发材料,请同学们5分钟内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找准方向,提炼观点。这样的小练可以时不时地进行,不耗时不耗力,但多频次的练习之后,必能提高学生立意的准确性。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多次练习下来,立意难将不攻自破。

3.直面复习时间有限性,见缝插针有奇效

高考生的时间是宝贵的,拿高职考来说,高三复习,除了语数,还有数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真正能留给语文的时间是不多的。且由于专业课成绩提升比较快,基本遵循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熟能生巧是天理”的原则,孩子就更愿意投放时间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去。文化课,重基础起效慢,语文更甚,作文则尤甚。现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经济迅速发展,信息极大丰富,生活节奏大大加快,“速度”“效率”“边际收益”成了人们权衡的标尺,人们更欣赏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收益”。实际上,现在的孩子也更会使用好这些“碎片时间”,充分利用这些不太起眼的零碎时间,有效突破写作中的各个难点痛点,日积月累,收效显著。

二、研究设计

(一)操作定义

所谓的“碎片化作文辅导”是语文教学“功夫在诗外”的具象外显。是指打破原来课堂作文教学的范式(出作文题,学生写作文,批改),把写作的整个过程分割在不同的时间进行的教学模式。且在这种作文教学模式下,地点可以不拘泥于学校教室,时间不限制在课堂内。

(二)研究指向

研究直指高职考作文辅导模式,针对高三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课上课余零碎时间,进行材料的积累和真实有效的思维表达,从而丰富审美体验。

三、策略构建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策略,在实践中探索“碎片化写作”的可行性。要求学生课余多渠道关注和收集资料,关注社会新闻热点热词,进行整理分析。教会学生在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中,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比较、辨识、分析、归纳,提炼出观点。坚持“一材多用”,是分步写作训练的模式。比如某一节课前5分钟,下发作文材料,请同学据此归纳观点;再另择时间,继续下发这则材料,在原有的基础上,让他们列行文提纲;再下一次,我们就可以再用这张材料纸进行破题(开头)训练,以此类推,最终完成全文写作。可以把高职考写作根据材料分类进行,比如新闻类,比如话题类,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实操,提高驾驭材料写作的能力,切实提高孩子的思辨写作能力。

四、操作示范

无论用怎样的方式去解构高考作文复习,都不能忽视高考作文复习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这一事实,是一座大山。“碎片化作文辅导”类似愚公移山,小作业,多频次,最终完成大工程。下面笔者试图从写作的各个流程入手,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展示“碎片化作文辅导”的可操作性。

首先立意。如上文所讲,材料作文的立意方式方法应根据材料的不同而不同,以新闻材料为例,基本可以分为三步走:聚焦群体,做出判断,形成结论。比如以材料《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为例,同学们聚焦不同的群体(司机、乘客刘某、其他乘客),做出他们的价值判断(对还是错),进而分析错在哪里,提炼出观点,如下图:

然后拟题,仍然以上文为例,我们通过聚焦三方群体,做出价值判断之后提炼出了关键词,形成观点,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在关键词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拟定作文题目,可以采用下图中的方式进行。

通过提炼关键词和对关键词进行加工后,我们可以得到诸如“勿作壁上观”“吃瓜群众要不得”“对‘看戏说不”“做情绪的主人”“给奔腾的情绪加个闸”“挑起担子来”等这些观点明确的题目来。

然后是结构。对于思辨性作文而言,结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结构是文章主旨的分层体现方式,具体外现为提纲,真正决定结构核心是立意。立意求准确、深刻而全面,仍然以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为例,如聚焦人群的时候,关注到乘客刘某,发现她的情绪控制有问题,进而行为失当,孩子们提炼出“学会控制情绪,创设美好人生”的观点,提纲如下:

标题:做情绪的主人

是什么:观点——学会控制情绪,创设美好人生

释题——阐释情绪的概念,区分两种不同的情绪(积极的和消极的)

为什么:论述为什么要学会控制情绪(过度的情绪)

分论点一:消极的情绪害人害己

分论点二:积极的情绪利人利己

怎么办:积极创设正面情绪,在积极的情绪的推动下感性做人、理性生活,不负青春不负梦想。

以上提纲基本遵循议论文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论证思路,也可以用“起承转合”来撰写提纲,确定行文思路。

接下来说事例:事例的运用讲究混搭,古今中外皆可用,但要新更要典型,要活用,拒绝套用和贴标签,比如说到“规则”这个关键词,孩子们在网上找到很多陈旧的事例,什么列宁排对理发,周恩来总理遵守图书馆规定自己去借书等等,案例不仅旧,与受众的贴合度也比较小,没有什么说服力。我们来看一下下文:

某企业高管,美国高级律师鲍毓明视法度为无物,强暴养女数年,终究落了个万人唾骂;往日一线小花范冰冰一场偷税漏税令她人财两空,复出遥无期;韩国前任总统朴槿惠放纵闺蜜随意掺和韩国政务,只能身陷囹圄。《诗三百》曰: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万众瞩目的璀璨繁星一旦脱轨就可能造成大灾难,离群迷途的大雁只能忍饥挨饿,而无视法度规则之人,终究只是自掘坟墓。

在上文中,小作者分别从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及政治新闻中选了三则来说明不遵守规则的后果,事例新且典型,很有说服力,也带有很高的可观性。

必须明确的是,我们会在作文复习课中用2课时来学习如何玩转事例,提高对事例的鉴别和运用能力。由于中职生的课外阅读比较少,肚子里存货不多,必须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对某一事例很熟悉,就详用,对事例不熟,基本就是一句话能说完,就略用,也可用排比句或反问句的方式举例,比如说到“苦难之于人的意义”:没有这样一个苦难的童年,高尔基又如何写出自传体三部曲?没有经历过家族的大起大落,看尽世态炎凉,曹雪芹又如何能完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红楼梦》?没有经历过挨饿受冻,缺衣少食,莫言又怎能写出那么多诸如《卖白菜》这样的故事,最终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其实,事例的最终积累是由学生在课后利用碎片时间完成的,每个双休日,我们都会有一些事例积累、语言积累的作业。形式是多样的:有给出关键词,找事例,找名人名言,写开头的;也有就一个事例,寻找关键词的;或是锁定一个人物,寻找他们评价,给予个人点评的。通过课余零碎时间的积累,给自己建立一个强大的素材库。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语言。议论文写作,基本也遵循“通、达、雅”的要求,文句须通顺,能正确传递观点,合理表达情绪。要求高一点呢,要有文采,有个人论述特色,那么在语言这一方面呢, 真的是“功夫在诗外”了,日常的积累是最重要的,充分利用摘记本,引导学生充分学习及熟练运用文字,以作流畅表达之用。

摘录的范围是极广的,可以是泰戈尔的诗篇,可以是芒果台的文案,可以是热点流行体,甚至可以是校长们的开学发言, 既是对时下生活的关切,又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成长。

其实,就课外积累而言,个人觉得“学习强国”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建议孩子通过订阅“强国号”增加阅读量,比如订阅《人民日报》这一强国号,通过一周一阅,积累事例,学习行文结构,也可以模仿时评的语气语调,就写作而言还是大有帮助的。

以上的各个环节,除语言习得外,其实均可通过日常上课分环节一块一块完成,可穿插在其他专项复习里进行,这样一来,学生无压力,好吸收,也能极大地扭转作文辅导“投入大,产出低”的现状。当然,提高写作能力,练还是关键。除日常片段式的课堂教学外,作文练习可被打散至任一时间进行,如“一材多用”:本周下发阅读材料,请同学们限时阅读材料,完成立意,提炼观点,拟定题目,然后材料回传,教师批改;下周仍下发已完成立意的材料,请同学们5分钟内确定论述要点,撰写提纲,再回传,教师再批改;下一次,再下发老材料,请同学们撰写段落,可以是论述段,可以是释题段,最后借助于月考或模考,进行全文写作训练,如此作文辅导,即本文所认可的“碎片化作文辅导”。

需要强调的是,本文的“碎片化作文辅导”针对的是浙江省高职考考生,应不同于其他的作文辅导,更具可操作性,易上手,起效快。“碎片化作文辅导”仅就作文复习方式方法而言,并没有否认作文辅导本身的系统性,我们仍然需要坚信的是,碎片化学习没有问题,但我们不能只依赖于碎片化学习,只有成体系的知识,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迸发出最有力量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孙梦嘉,金君.新阅读时代下碎片化阅读现象研究[J].戏剧之家,2015(4).

[2]严大立,李勇谨.信息时代传媒的“碎片化”趋势及媒体新生态的应对之道[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3]彭兰.碎片化社会背景下的碎片化传播及其价值实现[J].现代传播,2011(10).

作者简介:徐燕飞,女,1978年生,浙江杭州人,本科,學士学位,讲师,从教20年,一直坚守中职语文教学前线,致力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研究和中职语文人文情怀的探索。

猜你喜欢
碎片化
碎片化与整体性: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路径创新研究
知识碎片化背景下增强高职思政课堂实效的对策
论智慧城市发展之“痛”
平行的个体与垂直的世界
多屏时代图像的碎片化阅读
想象力都去哪了
“微时代”背景下碎片化学习在航海专业学生英语
中学语文“碎片化”阅读平台建设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