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对急诊留观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1-11-11 06:47周伟丽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1期
关键词:负性常规评分

周伟丽

(河南省人民医院 急诊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急诊留观室收治的多为病情危急,且病情变化快的患者,易出现不良情绪,并对睡眠产生影响[1]。心理护理是促进患者心理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护理方法,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家庭支持及社会支持等,从多个方面及角度减轻或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从而对疾病的治疗及康复产生积极影响[2]。情感支持主要是通过情感互动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关怀与鼓励,从而帮助其建立良好的情感状态[3]。既往有研究指出,通过对急诊留观患者实施积极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其整体的身心状态,利于其心理健康[4]。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收治的300例留观患者进行研究,将常规护理(150例)与加强情感支持联合心理护理(150例)进行对比,观察护理前后患者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变化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急诊接收的300例留观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排列法分为常规组、试验组各150例,常规组男78例,女72例;平均年龄(49.12±5.61)岁;平均BMI(24.13±1.25) kg/m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3例,高中81例,大专及以上26例。试验组男83例,女67例;平均年龄(49.29±5.73)岁;平均BMI(24.39±1.33) kg/m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1例,高中80例,大专及以上29例。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急诊留观时间>3天;无意识障碍、精神障碍、听说障碍及视觉障碍,且具备一定的读写能力,可进行正常的交流;年龄超过18周岁;本人及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心、肝、肺等重要器官功能损害者;心肌梗死发作期;近期有重大应激变故者,如离异、亲人逝世等;近期接受过心理干预;依从性较差者。

1.2 方法

常规组: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每隔1 h记录1次生命体征;加强口腔护理、皮肤清洁等基础护理;给予患者饮食、用药、活动指导。

试验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加强情感支持及心理护理。(1)情感支持:使用温和、亲切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学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患者的信仰,并注意保护隐私,培养患者的自尊感、认同感。室内适当摆放绿植,嘱患者在床单位摆放自己喜欢的物件。加强家庭支持,嘱家属多给予患者陪伴与理解。(2)心理护理:通过日常交流、病情观察、与家属的沟通等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分析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针对原因解决患者的困惑。留观初期者:结合图片、视频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案、医护团队、目前诊治的临床经验等,加强对患者的鼓励。针对担心医疗费用者,应告知患者大体的治疗费用,了解其经济情况,强调医护人员会按照最为经济的治疗方案尽量减少医疗费用。鼓励患者培养业务的兴趣爱好,学会调节自身的心态。使用正性语言鼓励患者,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暗示。

1.3 观察指标

以护理前(就诊24 h内)、护理后(出科时)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变化完成对护理效果的评价。(1)负性情绪:汉密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进行评估,其中HAMA有14个条目,每个条目0~4分,总分0~56分,焦虑严重程度与分值成正比;HAMD有17个条目,每个条目0~3分,总分0~54分,抑郁严重程度与分值成正比;(2)睡眠质量:采用深睡眠质量评估量表(DSQAS)进行评估,包括入睡时间、睡眠深度、梦境情况、夜间苏醒、早醒、白天身体状况、气色等维度,总分<4分代表尚可,总分4~6分代表较差,总分>6分代表极差[5]。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后,试验组HAMA、HAMD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且降低程度大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1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s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HAMA评分 HAMD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t P 护理前 护理后 t P常规组 150 22.63±5.19 16.21±3.82 12.201 <0.001 21.59±5.02 15.68±4.13 11.135 <0.001试验组 150 22.51±5.06 13.42±3.07 18.810 <0.001 21.77±5.11 12.09±3.05 19.922 <0.001 t 0.203 6.972 0.308 8.564 P 0.839 <0.001 0.758 <0.001

2.2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试验组DSQA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P<0.05),且降低程度大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s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DSQA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t P常规组 150 5.88±0.57 4.59±0.42 22.314 <0.001试验组 150 5.77±0.55 3.07±0.33 51.556 <0.001 t 1.701 34.853 P 0.090 0.001

3 讨 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心理因素在疾病的治疗及康复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对于急诊留观患者而言,留观室陌生的环境会引起一定的心理应激,加之其知识缺乏、对病情的担忧等,易出现较多的负性情绪,不利于疾病康复。既往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6],急诊留观患者情绪反应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显著,提示其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反应,故需加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在常规护理中,急诊护士大多重视病情的变化,遵医嘱执行治疗性操作,在心理层面的关注还存在不足。

本研究对部分患者实施情感支持联合心理护理,结果显示护理后该组HAMA、HAMD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低于同时期的常规组,提示积极的情感支持及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情感支持是以情感激励、心理咨询为主,并加强精神、物质、情感、信息的资源交换,从而为患者提供具体支持及援助的行为,促使患者充分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尊重、关爱及鼓励,最终加强对自身的行为管理,建立良好的心态及行为[7]。心理护理能够针对患者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实施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其中知识宣教能够提升患者的认知度,促使其建立正确的疾病认知,有利于其良好的配合;结合患者的经济状况尽量减少医疗费用,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从而缓解过重的经济负担而引起的负性情绪;鼓励患者培养业余的兴趣爱好以转移注意力,并学会自身情绪调节,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使用正性激励语言加强对患者的鼓励,提升其治疗信心。由此可见,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护理能够从多个角度缓解缓释的负性情绪,改善其心理状况。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护理后,联合护理组DSQA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低于同时期的常规组,提示积极的情感支持及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在情感支持护理中,通过情感互动,能够促使患者保持愉悦的身心状态,提升其自主幸福感;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不良情绪,加强情绪调节,显著改善心理健康;情感支持结合心理护理在缓解负性情绪的同时,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心理应激,从而促使患者保持稳定的心理情绪,积极改善睡眠。周玲玲[8]等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心理护理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低于同时期的常规组;李烁烁[9]等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联合护理组睡眠质量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低于同时期的常规组,进一步证实积极的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并改善其睡眠质量。但由于本研究缺乏护理后随访,未能对远期的护理效果进行追踪,研究结果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尚需进行不断的完善,以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情感支持联合心理护理能够从多个角度缓解急诊留观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心理状况,利于睡眠质量的改善。

猜你喜欢
负性常规评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常规之外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破常规 获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