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SS-ACS分级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影响

2021-11-11 06:47潘亚楠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分级量表病情

潘亚楠

(河南省人民医院 急诊ICU,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其中一种类型,患者症状表现为胸骨后疼痛、昏厥、呼吸困难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AMI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术后患者仍需针对性护理措施强化恢复效果[1]。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重度评分系统(ESISS-ACS)是评估患者病情危重程度的一种权威系统,有专家指出,实施病情评估后再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2]。基于此本研究采用ESISS-ACS评分对本院AMI患者进行评估后再实施分级护理,目的在于观察护理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本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AMI患者109例,按照患者意愿及不同护理方案分组。对照组54例,男30例,女24例,年龄47~70岁,平均(58.79±5.50)岁,病程1~6 h,平均(3.71±1.02) h,疾病类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28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26例;观察组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龄45~70岁,平均(57.67±6.03)岁,病程1~7 h,平均(4.30±1.39) h,疾病类型:STEMI 30例、NSTEMI 25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基层诊疗指南》[3]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基层诊疗指南》[4]中相关诊断标准;(2)临床资料完整;(3)均行PCI手术治疗;(4)无手术禁忌证;(5)无认知障碍。

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患者;(2)有语言及听力障碍;(3)精神疾病患者;(4)患有传染性疾病;(5)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术后注意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遵医嘱指导患者正确用药,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为其提供饮食指导、康复指导,叮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

观察组给予ESISS-ACS分级护理模式。(1)成立分级护理小组,包括科室护士长、主管护师、护士,小组成员共同学习ESISS-ACS量表内容、评估方法、应用方法等,通过网上循证总结AMI护理经验,然后采用ESISS-ACS量表评估患者病情,共包含13项内容,分别为年龄、冠心病危险因素、胸痛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昏厥、持续性胸痛、Killip分级、院前心脏骤停、ST段压低、ST段抬高、收缩压、心率等,依据评分划分为低危、中危、高危3个等级,护理人员依据不同等级实施不同护理措施。(2)低危护理。由普通护士作为责任护士在普通病房实施护理,每天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观察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每天采用ESISS-ACS量表评估患者病情一次并及时告知主治医生评估结果,便于医生变换救治策略,严格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督促患者注意休息,引导患者进行呼吸放松训练,10 min/次,指导患者健康合理饮食,食物以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为主。(3)中危护理。由主管护师在CCU对患者进行特级护理,密切监测患者心电变化,每30 min监测患者血压一次,术后指导患者卧床静息3 d,每天进行肢体按摩或床上被动运动,禁止剧烈运动,指导患者低盐低脂饮食,少食多餐,不可暴饮暴食。每天2次采用ESISS-ACS量表评估患者病情。(4)高危护理。由护士长和主管护师共同在CCU对患者实施重症监护,24 h轮流值班,持续给氧治疗,每15 min测量血压一次,要求医生随时待命,呼叫后3 min内能到达患者床旁,提前准备好急救药品、起搏器、除颤仪等抢救设备。

两组均护理至患者出院。

1.4 观察指标

(1)病情严重程度:干预前后采用ESISS-ACS量表[5]评价两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值共22分,总分0~6分且NRS评分为4~6分为低危;总分7~13分或NRS评分为4~6分为中危;总分14~22分或NRS评分为7~10分为高危。(2)MACE发生情况:干预后随访患者6个月,统计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复发心绞痛等MACE发生率。(3)护理工作满意度:干预后以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6]评价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5分为非常满意;76~94分为满意;57~75分为一般;38~56分为不满意;19~37分为非常不满意。护理工作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病情严重程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低危、中危、高危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危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中危及高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情严重程度比较[n(%)]

2.2 两组MACE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MACE发生率5.45%低于对照组20.37%(P<0.05)。见表2。

表2 两组MACE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2.73%高于对照组77.78%(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AMI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多由过劳、激烈情绪变化、暴饮暴食等强烈外界刺激引发,病情进展造成的MACE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PCI治疗是控制病情的有效方法[7],但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更为关键,对患者早日康复、提升恢复效果有重要作用。

ESISS-ACS评估系统在国内外临床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仅评估13个项目即可快速辨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医生和护士的治疗及护理工作有良好指导意义[8]。另外,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全国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中,将分级护理制度列为医院基本管理制度,要求护理人员按照患者病情划分主次缓急,实施对应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效果[9]。本研究采用ESISS-ACS分级护理模式对AMI术后患者进行干预,结果指出,相较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病情明显改善,MACE减少,呈现出满意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首先采用ESISS-ACS评估系统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三个等级,然后每个等级实施对应护理措施,从护理人员、病房等级、护理措施实施频率等方面均给予针对性干预,不仅使护理工作更加秩序分明,且能确保医疗资源合理利用。同时,经过分级护理后,能使危重患者得到重点护理,对改善患者病情有极大帮助,通过病情的严密监测及对症药物及护理措施的应用,也能改善患者MACE风险,增强恢复效果。本研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也显示,患者对ESISS-ACS分级护理模式满意度更高,分析可能与患者恢复效果提升及护理人员的优质护理服务等有关。

综上所述,将ESISS-ACS分级护理模式应用于AMI术后患者,对患者病情改善、MACE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有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分级量表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高血压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测定量表的应用考评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2016年年末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分级基金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