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图谱的近五年国内健康体检可视化分析及展望

2021-11-11 06:18宋凤斌孟凡莉
健康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体检中心发文图谱

宋凤斌,陈 超,孟凡莉

(1.杭州师范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2.国珍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102206)

随着国民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健康观念的不断改变,健康体检逐渐成为预防保健的主要方式。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体检人数增长到4.56亿人次,约占全国人口的1/3[1]。健康体检是了解受检者整体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的诊疗行为,是用于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评价与疾病风险预测、预警及早期筛查的一种医学行为、方法与过程[2-3]。通过健康体检,可以了解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人群健康状况及各种疾病的发生情况,可为国家制定体检标准提供依据,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准确的健康数据。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和 CiteSpace知识图谱工具对我国健康体检领域的文献发文量、作者及机构分布、关键词及研究趋势进行分析,以期全面展示健康体检领域的发展脉络和文献的发文情况,为后续健康体检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于2019年12月10日以 CNKI 能检索到的有关“健康体检”的文献为数据基础。数据筛选步骤:时间区间为2015—2019年,检索式为主题=“健康体检”,期刊范围为全部期刊,共检索出文献 10 989篇,进一步选择学科类别为“医药卫生科技领域”,对检索结果进行优化,共检索出10 245篇文献。剔除英文文献后共7 045篇,分组浏览选择“健康体检”后共检索到2 407篇主题密切相关文献。剔除会议通知、征文、广告等无效题录与重复的文献,并对每条文献逐一考究后共纳入2 229篇文献,其中核心期刊文献132篇。

1.2 研究方法 采用信息可视化方法, 将检索结果的题录信息以Refworks纯文本格式下载保存,文献数据经CiteSpace转换格式并导入CiteSpace5.0。时间跨度设定为2015—2019年,共5年,时间分区设定为1年;节点类型分别选取作者、机构、关键词;阈值选择k=5,g指数保持默认,分别生成健康体检领域作者、机构、关键词分布情况。健康体检领域发文量与期刊分布情况运用CNKI自带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及Excel进行分析。可视化图谱的解读为节点的大小表示发文量的多少,发文量越大,节点越大[4]。节点之间的连线表明作者之间具有合作关系,连线越粗,合作越多。连线及节点的颜色代表时间分布。

2 结果

2.1 健康体检发文量 基于本次研究主题在中国知网检索到的2 407篇文献,其中132篇来自核心期刊。近五年国内普通期刊发文量依次分别为547篇、520篇、494篇、470篇、376篇,呈逐年下降趋势。核心期刊发文量在每年30篇上下浮动。

2.2 载文期刊与发文作者分布情况 健康体检研究领域核心期刊主要来源于《现代预防医学》(13篇)、《中国公共卫生》(8篇)、《中国老年学杂志》(8篇)、《中国全科医学》(7篇)、《中国学校卫生》(7篇)、《中国现代医学杂志》(4篇)。近5年健康体检研究领域作者分布的集中度较低,聚类较为合理。发文量在5篇以上的作者有李娜、张伟(均9篇),张传涛(8篇),黄正东、陈文敏、罗兰、王敏、刘烁(均6篇),且张传涛、张伟近2年与其他学者存在固定的合作关系。杨波、李红军、梁筠、李清春为2019年新发文作者,存在合作关系。

2.3 发文机构分布情况 近5年,健康体检研究发文机构共108个,其中东部地区50个、中部地区34个、西部地区24个。发文机构主要为医疗单位(医院、体检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等院校较少。其中发文量前5位依次为郑州人民医院(8篇)、厦门湖里国宇门诊部(6篇)、解放军武汉总医院医务部(6篇)、解放军武汉总医院信息科(6篇)、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篇)。近5年发文量较多的是解放军武汉总医院,该医院内部存在合作关系,其次是郑州人民医院。

2.4 关键词分布情况 近5年健康体检领域关键词知识图谱共包含163个节点和345条连线。网络模块指数Q值为0.570 4,说明该图谱的网络结构合理,网络同质性S值为0.583 7,说明该图谱的聚类结果合理,能够代表近5年我国健康体检领域的研究热点。见图1。

图1 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Figure 1 Co-occurrence keywords knowledge map

在CiteSpace分析中,一般认为中介中心性越高则代表该关键词的影响力越大[5]。表1描述了我国健康体检领域前30位高频关键词及中心性,可以看出中心性大于0.1的关键词有“体检、健康状况、慢性病、脂肪肝、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偏向于疾病流行、危险因素、健康状况,研究方法主要为实验室检查(临床诊断)、问卷调查。

表1 高频关键词及其中心性统计Table 1 High-frequency keywords and their centrality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健康体检研究关键词共聚为7类,将出现频繁的关键词分为以下5个方面:(1)体检人群健康状况研究:聚类标签#1 #2 #6 #7 中关于儿童、老年人、职业人群的研究[6-7];(2)检出疾病流行情况研究:聚类标签#2 #3 #5 #6中关于疾病的检出、相关及流行研究[8-9];(3)健康体检服务能力研究:聚类标签#0 #1中关于健康体检中服务质量、质量控制的研究[10-11];(4)健康体检效果评价研究:聚类标签#0 #1中关于护理效果及价值的研究[12-13];(5)健康体检理论建设研究:聚类标签#0 #1中关于体检中心理论建设研究[14-15]。见表2。

表 2 研究关键词聚类分布情况Table 2 Keywords clustering distribution

在关键词聚类的基础上,利用CiteSpace的Timeline View功能得到近5年健康体检关键词聚类的时间线知识图谱,如图2所示。结果显示,2015年,研究主要侧重于检出结果分析、满意度分析等结局指标的研究;2016—2019年的研究热点为检后干预、健康指导、效果评价。

图2 研究关键词前沿趋势知识图谱Figure 2 Keywords frontier trend knowledge map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健康体检研究领域发文单位主要为医疗机构的体检中心。体检中心作为拥有大量真实世界数据的科研宝库,早期研究是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16-17]为主,即通过对人群样本数据的分析为临床医学研究服务,归纳人群特点,揭示真实世界。近5年,随着科学研究方法的专业化提升,大样本人群体检数据的基础研究趋于饱和,期刊对于文献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18],故发文量有下降趋势。其次,近5年公立医院增速不明显,医院体检中心趋于饱和[19-20],政策利好下的非公体检机构迅速扩张[21]导致具有科研能力的健康体检单位数据流失。另外,健康体检领域专业人才较少,科研能力相对低,且医学高等院校科研人才与健康体检中心缺少交流机会,形成数据孤岛。最后,健康体检作为健康管理系统化工程的一环,在循环往复连续动态的管理过程中指导健康干预计划并实现健康管理效益最大化[2],导致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的研究内容存在重叠。

目前健康体检领域的研究相对丰富,为后续研究夯实了基础。然而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表现为:(1)服务效果研究片面。目前研究较多关注体检项目、检出疾病,而对于健康体检后续回访及体检流程的评价较少,如全民健康体检人次的增多对我国早期疾病筛查率、医疗费用变化率和健康改善率影响的研究和关注度相对较少。(2)研究视野有待拓展。目前主要以横断面研究为主,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较少。研究内容相对片面化,缺少对健康体检数据的整体利用,未体现健康体检的真正价值,如人群健康体检动态数据的分析。(3)科研数据使用需规范化,科学评价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状况。

综上所述,近5年健康体检领域CiteSpace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年度发文量有下降趋势,普通期刊发文量较多,核心期刊发文量较少;(2)发文单位主要以医疗单位的体检中心及健康管理中心为主,高等院校较少;(3)研究主体即作者及机构之间缺乏合作;(4)研究内容涉及人群研究、疾病研究、质量研究、评价研究和理论研究;(5)研究范围从基础研究转向应用研究。根据本研究结果,提出以下研究展望:(1)加强信息协同机制。健康体检中心应与高校研究者加强联系,共同合作。(2)深度挖掘数据内涵。综合运用各种统计学方法,最大化体现健康体检的价值。(3)深入应用研究。总结健康体检基础经验,归纳其发展规律,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准确依据。

猜你喜欢
体检中心发文图谱
健康体检未查出异常,体检中心是否赔偿?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基于图对比注意力网络的知识图谱补全
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探析
健康体检未查出异常,体检中心是否赔偿?
公共健康体检中心的运营管理探究
图表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