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立-行走”计时测试在脑卒中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2021-11-11 06:18洪成娣周慈霞王海霞
健康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计时年龄评估

洪成娣,周慈霞,蒋 玲,王海霞

(宁波市中医院 1.急诊科;2.神经内科,浙江 宁波 315010)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CVA),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1],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2]。跌倒是脑卒中患者最危险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脑卒中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3]。“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 TUGT)能较便捷地对脑卒中患者的移动能力进行测试,从反应时间、下肢肢体力量、步行速度以及身体灵活性4个方面对患者的移动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并预测患者跌倒风险[4-5]。本研究探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对脑卒中患者跌倒风险预测的有效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宁波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脑梗死[6]或者符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中脑出血诊断标准[7]的患者;②神志清楚,可以正常交流,无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③生命体征平稳,可以配合进行“起立-行走”计时测试;④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能配合随访1年。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脏、肾脏等其他部位严重疾病,影响进行“起立-行走”计时测试的患者;②膝关节严重受损,影响“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患者;③正在使用镇静药物患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评估指标

1.2.1 临床资料 采用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由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进行一对一访谈,对于疑惑问题现场解决,当场回收问卷。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居住方式、文化水平、吸烟史、饮酒史、辅助用具的使用、跌倒史、糖尿病、贫血、痛风、甲状腺疾病、肾脏疾病、肝胆疾病、骨关节炎。通过询问并结合体检结果、病情诊断、用药状况和手术史对患者的病史进行综合判定,必要时进行实验室生化及相关检查明确疾病诊断。

1.2.2 “起立-行走”计时测试 脑卒中患者从椅子上站起,然后以正常走路的速度直线行走3米后向后转,再以正常走路的速度走回到椅子处并坐下,记录总时间。①需记录患者身体状况,如头晕等不适症状;②对于需要借助辅助工具单独行走的患者,测试时仍使用平时的辅助工具;③患者在计时开始后站立并行走,研究者记录时间;④研究者不得干扰患者的测试过程,可跟随在患者身后做好安全防护措施[8]。

1.2.3 跌倒状况 记录随访期间患者身体状况、身体完全或不完全倒地的情况,因患者意识丧失、遭受暴力打击、癫痫等疾病发作而造成的身体摔倒不记录在内。纳入研究时,询问患者过去1年中的跌倒次数,同时发放跌倒记录表,记录随访期间患者跌倒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患者的身体情况。1年随访结束时,统计随访期间的跌倒次数,跌倒0次为未跌倒组,跌倒1次为1次跌倒组,跌倒2次及以上为频繁跌倒组。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软件,连续性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分类变量采用百分比描述。采用Cox回归模型计算跌倒风险率(HR),根据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haracteristic curve, AUC)计算TUGT预测跌倒的预测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人群 在1年的随访中,共计357名研究对象完成临床资料调查和TUGT测试。357名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为(76.89±5.84)岁,男165名、女192名。其中211名未发生跌倒事件,146名发生跌倒事件(男51名,女95名),1次跌倒组92名(男38名,女54名),频繁跌倒组54名(男13名,女41名)。见图1。频繁跌倒组、1次跌倒组以及未跌倒组患者年龄、性别、TUGT测试结果,以及独居、辅助用具使用、跌倒史、贫血、痛风比例,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图1 研究人群筛选流程图Figure 1 Screening flowchart of the research population

表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Table 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subjects

2.2 TUGT测试对跌倒的风险率评估 以未跌倒组(n=211)为参照组,TUGT测试值对跌倒组(n=146)的HR为1.096(95%CI:1.035~1.159)(P<0.05);调整年龄、性别因素后,TUGT测试值对跌倒组(n=146)的HR为1.071(95%CI:1.005~1.147)(P<0.05)。以非频繁跌倒组(n=303)为参照组,TUGT测试值对频繁跌倒组(n=54)的HR为1.184(95%CI:1.087~1.271)(P<0.05);调整年龄、性别因素后,TUGT测试值对频繁跌倒组(n=54)的HR为1.154(95%CI:1.074~1.247)(P<0.05)。

2.3 TUGT测试特征曲线下面积 逻辑回归模型结果表明,TUGT测试对跌倒的AUC为0.589(95%CI: 0.524~0.627);调整年龄、性别因素后,TUGT测试对跌倒的AUC为0.613(95%CI: 0.582~0.698)。TUGT测试对频繁跌倒的AUC为0.697(95%CI: 0.614~0.781);调整年龄、性别因素后,TUGT测试对频繁跌倒的AUC为0.784(95%CI: 0.657~0.864)。

3 讨论

跌倒是导致脑卒中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跌倒不仅对脑卒中患者造成躯体损伤,而且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情绪,也给家庭及医疗系统带来压力[9]。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老年患者的跌倒率为40.9%,高于既往研究[10-12]中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14.7%~34.0%)。王润霞等[13]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为23.4%,低于本研究脑卒中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可能与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地域等有关。

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HendrichⅡ跌倒风险评估量表是从患者的主观感受进行跌倒风险的评估和预测[14-15];TUGT、4米步行测试、握力测试可对患者进行客观的评估,预测患者的跌倒风险[16]。本研究结果显示,调整年龄和性别因素后,TUGT测试对频繁跌倒的AUC为0.784(95%CI: 0.657~0.864),与相关研究结果类似[17-18]。

TUGT测试评估患者的移动能力、平衡能力、神经肌肉功能、灵活性[19]。老年人的神经肌肉功能、下肢肢体力量、步态、平衡能力、移动能力、身体协调性的减退影响TUGT测试的结果[20]。老年人的跌倒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合并疾病等,其中肢体的肌力、平衡能力、移动能力是老年人跌倒的高危因素,也是TUGT测试作为预测脑卒中患者发生跌倒风险的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调整年龄和性别因素后,作为简单、有效、方便的测试工具,“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对脑卒中患者频繁跌倒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猜你喜欢
计时年龄评估
变小的年龄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畅游计时天地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腕表计时2.0
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
计时工具
年龄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