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团体心理辅导技能状况的调查研究
——以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业学校为例

2021-11-12 16:04
长江丛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朋辈心理咨询团体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朋辈心理辅导员顾名思义,朋就是朋友;辈就是同辈。“朋辈辅导员”就是指与学生这一群体处于同一阶级,同一“辈分”的经过培训并且热心于从事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学生。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改变了过去只有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才能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的现状。让更多的学生成为高校心理咨询的主体,发挥学生朋辈辅导的优势,对解决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指数有很好的实际作用。在进行朋辈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良好的辅导效果需要引入很多心理辅导的技能和技巧。其中较为常用的就是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团体心理辅导也叫团体心理活动,是一种在团体情景下为较多人提供心理帮助与疏导的咨询形式。这种咨询形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团体活动成员在共同发展中或者相似环境下共有的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学生所面对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不断在增加。学生的心理辅导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各个学校虽然都增加了相应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但是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类院校心理辅导与咨询的专业人员数量严重的不足,以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为例,全校有近6000名学生,真正受过训练的心理辅导教师只有6人,包括兼职从事心理辅导的各专业辅导员60多人,全校仅有不到70位教师能够对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增加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的数量,来补充和缓解日益增多的学生心理辅导问题,提高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意识,扩到高职高专类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受众群体,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程度。

笔者有针对地性对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大一至大三的学生进行了走访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调查对象涵盖外语、语文、小学教育、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多数学生遇到心理困扰,最先向朋友倾诉和寻求帮助,极少数人求助心理咨询教师。由此可以看出朋辈之间在解决心理困惑问题中的重要作用。经过笔者调查发现,大多数朋辈心理辅导员认为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很多求助者的情绪可以好转,能够面对现实并且采取积极的行动。大多数学生觉得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比起来,朋辈心理辅导员不是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在求助者面前,使他们减少了一些恐惧,而且又作为同一时代的人,朋辈之间容易沟通,他们拥有差不多相似的价值观,所以进行朋辈心理辅导的效果要好于专业心理咨询老师的咨询效果。同时,朋辈心理辅导员们认为通过朋辈心理辅导活动自己的学习成绩、工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和组织能力等方面均有提高。

但是,同时笔者也发现目前大多数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下。

一、实践经验少,大多数人没有独立开展过团体心理辅导

经过笔者调查,大约70%的朋辈心理辅导员表示没有独自组织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他们不能独立地设计一套团体辅导计划,因为不能为团体成员建立行为模式、促进意见交流,所以各团体成员在活动中不能尽量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和意见。同时,因为缺乏实践经验使得有些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团体活动中不能深切的感受团体活动的精神世界,不能深入团体成员的内心精神世界,达不到预期的咨询效果。还有一些朋辈心理辅导员运用团体咨询技术不熟练,不能根据不同的团体诉求设计不同的团体活动,活动内容没有针对性,不利于团体问题的解决。

二、语言表达能力有待加强,领导能力有待提高

通过调查发现有45%的朋辈心理辅导员感觉自己在活动中经常感觉无话可说,很多时候会有对于组织团体活动感到“力不从心”。因为团体活动过程中,需要团队的组织者独自完成全部团体活动的组织和策划,这样才能提高团队的咨询效果。团队的领导者如同大海航行中的舵手一样,他引领者全体的成员不断前进。这个过程包括团体活动前的动员,活动中的启发、鼓励、引导,活动结束时的总结和活动结束后的追踪、反馈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团体活动达到良好的活动效果。

三、在咨询过程中缺乏耐心

通过调查发现大约有40%左右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咨询的过程中缺乏耐心,尤其在团体成员之间发生意见争执的时候,很多人表现出冷漠、旁观的态度。这样必然影响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最终效果。因为当团体成员人数众多且彼此陌生的时候出现意见相左或者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候要求朋辈心理辅导员必须要耐心的去调节这些矛盾和纠纷,只有这样才能使团队成员全部情感投入到团队活动中,完成预期的辅导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通过走访调查得出如下的解决方案。

(1)对朋辈心理辅导员定期的进行培训。培训不但可以增强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水平而且还可以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咨询技能和技巧。通过对比发现经过培训的朋辈辅导员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具有更良好的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和心理沟通和疏导能力。这些朋辈心理辅导员能够在团体辅导的过程中不主观武断、不好为人师、不宣扬自己、不随意插话或者无故的打断正常的团体活动。对朋辈心理辅导员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培训方式,制定选培训计划,请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进行定期的指导,增强培训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心理评估和心理测量选择优秀的朋辈心理。对学生群里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例如新生适应问题,人际关系尤其是寝室关系处理、恋爱问题、毕业生就业问题等可以做专题集中培训。提高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定期组织读书会或者咨询案例分享。提高朋辈心理辅导员基本心理辅导能力,尤其是对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基本原则理解。通过上述的培训活动可以凸显朋辈心理辅导的示范和群体活动作用,在校园里建立一种人文关怀和同辈支持的氛围,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责任意识,实践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他们的心理辅导咨询效果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2)增加实际训练。理论来源于实践,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咨询效果,必须增加事件咨询的频率。可以在日常的培训教学活动中增加实践模拟咨询的次数时间,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小组朋辈心理辅导咨询训练,提高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咨询技能和咨询水平。还可以进行朋辈心理辅导现场观摩,现场学习优秀朋辈心理辅导员的朋辈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技巧和辅导过程。因为心理辅导的咨访双方是一种彼此合作的关系,朋辈心理辅导员除专业的辅导技能和知识背景外,他们与辅导者的人际互动和人际沟通能力会影响到团体朋辈心理辅导的效果。所以,通过模拟实践活动提高朋辈心理辅导员的沟通能力,形成团体辅导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十分重要。

(3)定期开展朋辈辅导员团体辅导技能的交流沟通活动。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主要辅导任务是情感沟通,只要被辅导人的不良情绪或者心灵创伤得到了宣泄和抚慰,他们的心理问题自然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舒缓。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朋辈心理辅导就等于朋辈间沟通。语言沟通的流畅程度决定了朋辈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在朋辈团体心理辅导中一定要真诚的面对被辅导者设身处地地体会、感受被辅导者的各种心理困惑,用“通情达理”的语言引导他们心理问题的纾解。语言沟通能力除了基本的训练外,最重要的提升方式就是相互交流学习。

(4)学会转介,提高应对心理突发事件的水平和能力。对于朋辈心理辅导员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咨询案例都在自己的工作能力范围内。对于超出能力范围内的咨询案例或者遇到咨询困难情况时,经过当事人的同意,详细说明转介的理由,可以把当事人介绍给上一级心理辅导老师或者心理辅导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在最小的范围内寻求帮助,不能随意拿咨询者的问题跟其他人讨论或者分析,要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关于来访者的情况不能随意向第三者公开,尤其是姓名等基本信息,尊重当事人的合理诉求。但是当来访者有自杀倾向时,必须第一时间进行汇报。

综上所述,通过提高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团体心理辅导水平和能力,可以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提升自我认知,舒缓压力,实现心理健康。朋辈心理辅导是应对当今时代背景条件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具有很广泛的适应性和可行性。这种辅导方式已经成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因为其在朋辈认同中的重要作用,使得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成为越来越多高校选择的心理健康辅导模式,它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心理咨询师资不足的问题,而且还将会在学生团体心理活动过程中发挥突出的效果。

猜你喜欢
朋辈心理咨询团体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朋辈教育制度的运用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2)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心理咨询不简单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论朋辈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