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合力论视角解读

2021-11-12 16:04
长江丛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合力意志因素

宿迁学院

2012年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此后,“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在海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历史合力论是恩格斯晚年所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用于社会历史领域的关键点,对于理解历史发展动力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恩格斯是这样论述历史合力理论的,“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许多单个意志的冲突中产生的……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从历史合力论看,中国梦是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社会因素的合力驱动、人民群众的主体意志等历史合力的结果。

一、历史合力的经济因素:实现中国梦的决定性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因素是社会存在的主体与核心,经济状况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前提,决定着社会存在的性质、状态、方向和发展趋势。恩格斯也说过,经济因素是历史合力的诸多因素中的确定因素,是“最强有力的,最本原的,最有决定性的”,在一切因素的相互作用中经济运动会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推动着历史发展,历史发展“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在经济因素发生变化后,政治体制、意识形态、法律制度等都必然要发生变化。从历史合力论视角看,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首先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中国梦,只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有可能实现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等社会理想。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改革发展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实现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发展目标。

第一,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质量发展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强化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世情国情党情已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全党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搞发展。

第二,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党的十八大也提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发展目标,提出健全市场经济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宏观调控体系等发展要求。为此,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通过供给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问题,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经济创新发展,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以更好地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综上所述,只有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中国经济的总体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历史合力的其他因素: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社会条件

虽然恩格斯非常重视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恩格斯并未将经济因素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也未忽视政治、法律、艺术等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对此,恩格斯是这样阐述的,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是所有历史参与因素的交互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他因素也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历史是这样创造的……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由此产生出一个合力”。在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中,影响历史发展的其他因素主要指人、社会之间的矛盾关系。人与社会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的本质是现实性基础上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活动总是要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人的实践活动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人与社会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社会因素,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历史发展。

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多种历史因素影响和推动下实现的,而经济因素不过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性条件,只有调动社会实践中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各种因素的有序运行和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国家富强、社会繁荣、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所以,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应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出发,以“四个全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为重要抓手,推动民主政治、经济转型、法治社会、生态文明等建设,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因素的协同发展和良性互动。

三、历史合力的主体意志: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依靠力量

在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恩格斯全面阐述了主体意志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比如恩格斯就认为,人是历史发展的创造者,“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的意志必然会影响历史的发展,但是历史的发展并不是某个人的意志所左右的,是无数人的意志合力的结果,“他们(人类)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他们的意向是相互交错的”,人们总是按照自己预期的目的创造历史,最终表现为整体的“意志合力”推动历史发展。显然,恩格斯的意志合力思想与马克思的人民群众主体论是不谋而合的,都揭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任何个体都不是孤立抽象、离群索居的,个体的动机、目的、愿望、意志等都是特定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的产物,都要受到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由此可见,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梦想,中国梦的实现不仅要充分考虑时代环境、历史条件,还应当尽量满足个体的意志、愿望和动机,如果不能很好地反映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意志和诉求,失去了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那么中国梦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和无源之水。

习近平同志所提的“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无疑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意志、愿望和诉求。在谈及中国梦时,习近平总书记满怀信心地表示,伟大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因为它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充分的现实基础。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制定和出台维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政策、方针和路线,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比如,应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解决好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养老难等民生问题;积极推进政治民主化建设,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以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此外,应充分发挥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以公道正派、敢于担当、勇于开拓、带头苦干的改革精神领导全国人民,以党的正确领导为中国梦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力量,以更好地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历史发展是各种社会因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历史合力,只有以生产力发展为物质基础,以其他因素为重要条件,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力量,积极整合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才能实现更好地推进社会历史进步。所以,应当从历史合力论的视角审视中国梦的发展问题,分析影响中国梦实现的各种社会因素,探究推进中国梦实现的方法策略。

猜你喜欢
合力意志因素
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影响因素
聚全球合力 奏时代强音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合力
About the bug of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观点集萃
人类的咬合力不及蟑螂的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