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标题创新策略
——以《人民日报》、新华网微信公众号为例

2021-11-12 18:10唐佳雯
声屏世界 2021年22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新闻标题传统媒体

□ 唐佳雯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生产内容,除了利用自有平台发布和传播外,开始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第三方平台进行传播,以此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本文主要选取中央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的微信公众号标题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新媒体时代通过标题进行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创新策略。

网络新闻标题的重要性

标题的好坏直接决定网络推文的浏览量。海量信息时代,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能否“出圈”,提升浏览量,标题十分重要,作为融媒体编辑,在所谓的“读题时代”,标题制作更要主动贴近读者的阅读需求。

标题的质量彰显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传统媒体转战新媒体平台同样有很强的优势,以《人民日报》和新华网为例,这两大央媒的微信公众号生产出了很多“爆款”,其标题的话语构建问题,具有代表性和探讨意义,既没有落入“标题党”的窠臼,又通过新颖而又有创新的标题彰显了自身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人民日报》、新华网微信公众号推文标题特点

标题字数简短、精炼,提取片段信息。作者梳理2021年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标题字数发现,标题呈现越来越精炼、简短的趋势,很多标题控制在十个字以内,如《刑拘》《重大突破》《圆满成功》等标题。这种标题是高概括性标题,选取新闻中最有特征的部分,概括新闻事件,简单明了表达媒体立场或受众感受。新华网标题“超19亿了”“就在今晚18:30”“就在 8 月 20 日”“朱婷,已报案”等标题,这些标题提取了核心新闻信息,但又没有在呈现完整的新闻信息,会让用户看到就产生“这是怎么回事?”的好奇心理,从而产生“想搞清楚是怎么回事”的心理。在传统媒体新闻标题的设置中,标题在引人关注的同时更需要注重语句的完整性和事实的还原程度,相比之下,网络推文的标题更关注关键词和具有冲击感的词汇。

注重标点符号的运用。与传统媒体新闻标题慎用标点符号的特点不同,在微信公众号标题中,大量使用了问号、省略号、感叹号等标题符号。其中,感叹号一般表示赞扬、惊讶、愤怒、叹息、伤感等强烈的感情,其运用有利于刺激情绪、唤醒情感,使用户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引起互动,例如标题“凌晨出手!李凌志,好样的!”“漂亮!开门红!”等。其中,《人民日报》标题“警惕!警惕!警惕!”用六个字和三个感叹号,表达了强烈的情绪,新闻内容为海关查获一批伪装为保健品的新型毒品,提醒消费者警惕。这样的标题设置有利于引起受众的好奇心,从而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公众号新闻标题中,省略号和问号的运用则很好地设置了悬念,引发用户点击文章了解详情的欲望,如“凌晨高速上这一幕,让女收费员“秒变”司机……”“‘躺板板呀,睡棺棺’……这届民警为了宣传教育有多拼?”等,用省略号和问号来为受众留白空间想象,调动受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注重主题图与标题的有效配合。主题图是指发布公众号推文时,为文章标题所配的封面图。它在推文的呈现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冲击用户眼球的首要元素。公众号文章标题所配主题图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新闻现场图片或新闻人物图片,这类图片能直观展现新闻事实,配合标题文字,达到吸引受众点击阅读的效果;二是抽象表达图片。这类图片的特点是简单直观,用单一的底色配合简短的文字或者符号组成封面图,这类封面图可以作为模板重复使用。一般用于没有新闻现场图片的推文内容,或者不适合用具体图片呈现的国家政策及通知等。

善用直接引语。通过直接引语呈现推文标题,起到让推文更加鲜活和生动以及设置悬念的效果。这类标题有两种呈现方式,一是直接引用新闻人物精彩的话语,如《“到女高来了啥都不怕”》引用的是新闻人物张桂梅和学生谈话过程中说的一句话,《“你们先别说话,我老婆给我打电话了”》《“你脖子上流血了有个大蚂蟥在吸血”》引用的是新闻人物之间交流的话语;二是推文编辑通过总结归纳新闻事实,以直接引语第一人称的形式体现推文的中心思想。如《“我没有双臂,却狠狠抽向命运耳光!”》,推文内容介绍残奥会运动员克服困难,在赛场上奋勇拼搏的经历,而这些运动员共同的特点正如标题中所表达的,不向命运低头的坚韧精神。再如《“花6亿美元修中央空调”?呵呵……》,同样也是编辑梳理复杂的新闻事实而拟定的标题。

巧用用数字设置悬念。数字化标题不仅在纸媒上经常使用,在微信公众号新闻标题的使用中出现频次也较多。用数字来直观醒目地说明新闻的价值性,更加准确具体地表达新闻内容,更具说服力。如新华网标题“100000000年前的蛋”,背后的新闻事实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团队此前在河南进行野外考察时,意外获得一枚蛋化石。经研究确认,这是一枚约一亿年前的龟的胚胎化石。编辑在拟定标题的时候没有用“1亿年前的蛋”来呈现,而是使用了阿拉伯数字,对用户而言,这样的呈现更有视觉冲击力。而在另一则新闻《重大突破!12.68亿吨》介绍的是中国石油大庆油田依靠自主创新,发现预测地址储量12.68亿吨页岩油,标志这我国页岩油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这些标题的共同特点是提取了新闻报道中重要的数据信息,同时对事件的意义进行了归纳性总结。

通过标题文字营造反差效果。用反差法来拟写标题的好处就是可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推动受众点击标题,从内文里找到答案。如“不到30岁,他侵吞公款近7000万”“女儿打针,爸爸哭得比孩子还惨!网友开始担心”“‘光头哥’,你跳得真好!”等标题,通过在标题中体现反差感,也就是与受众常识产生冲突的事物,用反差法取标题,可以为受众的认知打开一个缺口,勾住读者的阅读兴趣。

趣用创意,紧跟时代潮流。随着网络文化的出现和发展,在传统媒体的微信公众号推文中也开始运用网络流行语和创意,这些趣味语句融入微信公众号的新闻标题中。如标题“您好,李恒英”,套用了热播电影《你好,李焕英》的片名,如标题“乒乒乓乓!幼儿园“小魔王”申请出战”模拟的是乒乓球的声音,这样的标题处理吸引用户从阅读内文中寻找答案,达到提高点击率的目的。

主流媒体公众号标题对新媒体编辑的考验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和新华网微信公众号作为中央党媒的官方微信公众号“网感”十足,不断推送出现象级新闻产品。这些官方微信公众号的编辑运维团队凭借出色的“网感”,在新媒体时代保持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当前,不少传统媒体的新媒体编辑都是由传统采编人员转型而来,传统采编人员从事新媒体编辑既有优势也有挑战。笔者认为,在标题阅读时代,党报官方微信公众号的编辑运维团队需要捕捉更多“网感”,从而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里吸引更多受众。新媒体编辑在新媒体推文标题中需要不断提升以下能力:

较强的新闻敏感性。怎样取标题,在标题中突出什么样的内容能够带来浏览量,是新媒体编辑每天需要思考的问题,这需要编辑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对于传统媒体一线记者编辑转型到新媒体岗位的编辑而言,在一线新闻现场多年的摸爬滚打积累了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可以对新闻信息进行较好地筛选和判断。不足之处在于思维容易被传统媒体的标题文法和陈述方式禁锢,这需要新媒体编辑加强学习,多看、多思考,转变思维。

时刻保持用户思维。受众在哪里,新闻的触角就要延伸到哪里。在网络海量信息时代,新媒体编辑更需要用户思维,研究用户关心的、想看的是什么信息,而标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条新媒体稿件的浏览量,不同的标题处理方式,有可能带来相距甚远的浏览量。例如,2021年5月,在广东东莞发生的一起新闻事件,不同的标题处理方式,带来的是相差巨大的流量。5月5日,一名4岁女童因为亚硝酸盐中毒而入院,原因是女童的奶奶给她喂食了民间所谓的能防暑降温的“冬瓜水”。对于这一新闻事件,有媒体取的标题是“奶奶用放置4年冬瓜水喂孙女致中毒”,还有媒体取的标题是“这种‘消暑神水’莫乱喝当心中毒!”,从用户思维的角度研究,对比即可见高下,前者在当天就冲上了热搜,后者却没有多少点击量。

归纳总结、提炼信息能力。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内容大部分是对新闻报道内容的二次加工,在标题制作中需要对新闻内容进行提炼和归纳,寻找新闻报道内容中容易引起受众关注的新闻点作为标题。笔者认为,新媒体编辑在取标题时,既要有“勇”也要有“谋”。在新媒体平台稿件编辑过程中,面对同样的新闻素材,例如政府发布事关民生的通告、通知等,编辑对内容进行快速判断和筛选,第一时间提炼出最受用户关注的信息作为标题发布,往往可以获得比较高的关注度。例如,2021年7月5日晚,东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第41号公告。为了抢时效,大部分媒体直接使用惯用标题“东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通告”,而东莞广播电视台知东莞APP的编辑在迅速浏览了通告以后,找出了最受用户关注的信息——受疫情影响暂停多日的线下培训机构、托管场所可有序恢复营业,编辑迅速反映,把标题改为“最新消息!东莞线下培训机构、托管场所可有序恢复营业”,这条新媒体消息的浏览量达到了35万多。

学习和创新能力。创新是新媒体平台制胜的法宝,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具有自己的优势,但需要跳出固有的思维,接受新事物,不断学习、创新,在不断地实践和思考中积累经验。

结语

在网络时代,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资源、采编人才和队伍具有天然的优势,而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让新闻一手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更好地通过网络媒体提升公信力和影响力,是当下传统媒体需要不断探讨的话题。作为电视媒体从业人员,笔者认为新媒体时代带来更多的是机遇,关键在于如何突破原有的传统采编思维,锻造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全媒体采编队伍。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新闻标题传统媒体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浅谈新闻标题的装扮技巧
传统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