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干预对医院护理人员工作投入状况及倦怠感的影响

2021-11-15 11:00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21期
关键词:倦怠感条目团体

(十堰市太和医院 湖北十堰442000)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合理,且现代医院收治的患者逐渐增多,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越来越重。同时护理工作专科性强、工作环境相对封闭,越来越重的工作负荷容易导致护士工作倦怠感出现,降低工作动力,影响工作投入[1]。此外,当前护患关系紧张,护士在工作中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也容易导致职业倦怠的出现。职业倦怠的出现不仅影响护理质量,还不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和职业生涯的规划[2]。有研究表明,医院护士的工作投入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且与心理资本有正相关性,与工作倦怠呈负相关性[3]。团体心理干预是借助团体情景,运用心理学理论进行心理辅导的一种干预模式。现选取十堰市太和医院内科4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其工作投入及倦怠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十堰市太和医院内科4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知情同意者;②均完成问卷调查者;③访谈合作者;④护士资格证注册1年以上者;⑤身体健康者。排除标准:①近期服用过抗焦虑、抑郁及抗失眠等药物者;②因事假、病假、产假、外出进修等原因不在岗时间≥1个月者;③处于妊娠及哺乳期者;④近3个月遭受过重大负性事件者。本组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2~45(34.12±10.53)岁;专科护理时间2~15(7.75±3.43)年;职称:护士28名(70.0%),护师7名(17.5%),主管护师3名(7.5%),副主任护师2例(5.0%);受教育程度:中专2名(5.0%),专科12名(30.0%),本科25名(62.5%),研究生1名(2.5%)。本次干预获得医院护理部和科室护士长同意,符合医学伦理学原则。

1.2 方法 我院于2019年10月在医院护理部和科室护士长支持下,组建团体心理干预团队,人员分工、明确职责,制订计划,获得护理人员同意的前提下,实施团体心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组建心理干预团队:管理团队由1名团队管理者(副主任护师)、1名指导者(二级心理咨询师)、1名助手(主管护师)及2名督导(副主任医师、主管护师)组成。团队成员要求有心理学或医学背景,从事相关工作年限≥5年;团队成立后,全体干预者参与学时为18 h的一致性培训,学习与团队心理干预有关的理论知识、操作方法、心理干预的相关内容,明确团体心理干预的优势,并与护士签订知情团队契约。同时团队管理者告知团队成员所负责的工作内容,明确责任,实施负责制。团队成员共同讨论制订心理干预计划,达成统一的干预目标。将干预目标设置为通过心理干预,提高成员的工作投入感,降低职业倦怠感。②护士分组干预:将40名护士分为4组,每组10名护士,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干预,组内护士自由组合。每个月每组护士干预1次,每次时间1~2 h,共干预6次。干预过程中除了值班人员,科室护理人员必须参加,遇突发事件干预延后,时间另行通知。③团体心理干预的内容:以积极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理论,设计心理干预的方法和训练形式。以课堂团体辅导为主,同时结合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视频播放等,帮助护士寻求更好的情绪处理方法。a.第1次干预。主题:心理干预概述。内容:自我介绍、营造气氛;积极心理学(找到自己的优势、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成长经验交流等)、为成才而战的视角。时间为2 h。b.第2次干预。主题:自我效能概述,保持积极信念。主要内容:引导护士认知自己的优缺点,提高自信心;合理归因,正确评价自己的工作能力;体验成功,提高自我效能感;过模仿、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自信心训练和认知转化。时间为2 h。c.第3次干预。主题:拥抱希望。主要内容:戴高帽,帮助护士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培养爱心,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的教育活动;荣誉激励、物质激励,分享喜悦、自豪感;时间为2 h。d.第4次干预。主题:保持乐观。主要内容:进行情景剧表演、案例分析、角色互换等,体验工作常态,分享自身心理感受及情感,体会合作与竞争,促进感情的表达与沟通,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情绪ABC理论,寻找工作使命感;学会适度屈服,学会释然,培养感激的心情。时间为2 h。e.第5次干预。主题:保持坚韧。主要内容:采用心理讲座以及座谈的形式,帮助护士克服自我认知偏差,学会自我减压(如正念减压)、情绪管理方法、沟通技巧,促进自我接纳;传授心理调节计划和压力应对方式,如何主动管理、驾驭情绪;通过情景模拟、“压力图”“突围闯关”等游戏提高对工作中各种困难的应对能力。时间为2 h。f.第6次干预。主题:分享收获、自我管理。主要内容:通过心理资本干预的自我收获及期望,将学到的理性思维固化并应用于实践。时间为1 h。

1.3 观察指标 ①工作投入状况:于干预前后采用工作投入量表(UWES)[4]中文版对护士进行调查,该量表包含专注(5个条目)、活力(6个条目)、奉献(6个条目)3个维度、共17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符合程度不同计0~6分,分别代表从来没有到总是。得分越高提示工作投入感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923。②工作倦怠感:于干预前后采用彭美慈翻译修订的马氏工作倦怠量表(MBI-GS)[5]进行调查,该量表包括个人成就感(8个条目)、情感耗竭(9个条目)和去人格化(5个条目)3个维度、共2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0~6级评分法,个人成就感得分越高表明工作倦怠程度越低(临界值≤24分),情感耗竭(临界值≥27分)和去人格化(临界值≥8分)得分越高表明工作倦怠感越高。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为0.823。

2 结果

2.1 本组护士干预前后UWE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本组护士干预前后UWES评分比较(分,

2.2 本组护士干预前后MBI-G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本组护士干预前后MBI-G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3.1 团体心理干预对护理人员工作投入状况的影响 工作投入感是指心理上对工作的认同,呈现出积极、满足、愉悦、高效的持续状态,是一种与工作相关的精神状态,与职业倦怠相对应[6-7]。Tomietto等[8]研究显示,工作投入感对护士的身心状态与职业发展有积极作用,对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提升工作绩效及保证患者安全有积极作用。现代医院的护理人员受高负荷工作影响,容易出现工作热情下降、工作时专注力降低,导致工作投入感水平下降。许湘华等[9]调查发现,专科护士的工作投入感条目均分为(3.24±1.23)分,处于一个中等偏下的水平。护士相对普通人而言,有更密集的情绪隐患,工作投入感的降低已经越来越引起医院管理者的关注。彭菊意等[10]认为,通过合理的心理干预方法能够提高护士的工作投入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UWES中奉献、活力、专注3个维度得分和总分高于干预前(P<0.01)。一方面,团体心理干预通过恰当的心理学干预方法,使护士相信在投入一定的时间和努力后能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在工作中保持活力;另一方面,团体心理干预通过自信心训练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和自我存在价值,了解在工作中建立自信心的重要意义,对自身情绪有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强化了乐观心态。而希望、韧性、乐观可促进心理资本良性发展,使护士在面对工作时更能表现出积极的心态,对依靠自身技能胜任工作有较大的自信,更愿意接受工作的挑战。此外还通过爱心训练,培养爱心和提升护士的人文素质,转变“轻人文、重技术”的观念,培养护士对生命的关爱、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工作动机,培养护士的奉献精神,进而有效提升护士的工作投入感[11]。

3.2 团体心理干预对护理人员工作倦怠感的影响 工作倦怠是一种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属于职业枯竭。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面对医护患矛盾、不良事件风险、病情突变、职业暴露、角色冲突等情况,属于工作倦怠的高危人群。相关调查显示,国内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率为55.1%~59.1%[12]。工作倦怠容易导致护士丧失工作热情,在面对患者时情绪消极、态度冷漠,同时对自身心理健康也有不良影响。李林等[13]认为,团体心理干预能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感知,提高工作应对能力。李悦[14]报道,团体心理干预能够减轻护士的职业倦怠感,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MBI-GS中情感枯竭、去人格化维度得分低于干预前(P<0.01),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P<0.01)。团体心理干预按照“营造氛围-增进交流-联系实际-团队配合”循序渐进进行,通过商讨、训练、引导及各类有趣的情感交流互动活动,不仅营造了一种互知、互信、和谐的团体氛围,还有利于解决成员共同心理问题,其本质是通过团体互助达到社会支持效果。同时团体心理干预使护士更好地认识自我,从开放、信任中逐渐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心理资本,在逆境中保持和发展好心理韧性,通过正确的途径宣泄不良情绪,能够科学地认知压力、应对压力,实现自身经验的包容和转变,积极面对工作,减轻工作倦怠感。

猜你喜欢
倦怠感条目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
临床护士职业幸福感探讨
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
中学生过程写作的思考
农村教师职业倦怠感的自我调节及破解策略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