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质对黄瓜长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2021-11-16 11:37杨雪松赵海静
蔬菜 2021年11期
关键词:单方株高基质

杨雪松,赵海静

(北京市密云区土肥工作站,北京 101500)

槽式基质栽培是无土栽培的主要形式,是利用有机、无机或二者合理混配的基质栽培作物,具有省水、省肥、省工的特点,此项技术的应用能大大提高蔬菜瓜果的品质,减少农药的施用量,且生产出的农产品优质安全。近年来,国内对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栽培形式、栽培基质配方、施肥技术等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江笑丹等[1]利用青贮玉米秸秆堆肥进行基质生菜栽培的研究表明,基质栽培生菜叶片数和株高均大于土壤栽培。曲继松等[2]研究了柠条粉基质栽培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发现基质栽培比土壤栽培增产35%,果实VC含量提高102 mg/kg,同时节肥18.7%。张黎杰等[3]研究表明,菌渣、鸡粪(体积比3∶1)混合发酵料∶蛭石∶珍珠岩=4∶1∶1为日光温室栽培最优配方,利用该配方栽培的温室黄瓜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等生长发育指标最优。段崇香等[4]研究表明,蛭石∶鸡粪=2∶1(体积比)和蛭石∶鸡粪=3∶1(体积比)配方栽培的黄瓜长势最好,表现为根系活力强,产品品质好,产量高,且二者产量差异不显著。

现选择当地来源丰富、成本低廉的菇渣、牛粪等为基质材料进行不同配比,来探讨不同栽培基质对黄瓜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为筛选出适合北京地区黄瓜栽培的基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在密云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基地的塑料大棚内进行,供试棚室长60 m,跨度8 m。

1.2 试验材料

供试黄瓜品种“北农佳秀”,市场购买。采用育苗移栽方式,4月16日定植,5月21始收,8月29日拉秧。栽培槽材质为聚苯乙烯,单个规格为45 cm×40 cm×27 cm(长×宽×高)。种植时进行首尾拼接,每667 m2使用栽培槽996个。

基质材料:蘑菇棒来自于当地蘑菇种植户的废弃物,牛羊粪、草炭、珍珠岩、蛭石,均为市场购买。

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5个基质配比,各处理基质成分体积比例见表1。

表1 不同基质配比pH值和EC值

采用大小行栽培,大行宽80 cm,小行宽40 cm,株距30 cm,667 m2定植3 194株。定植后采用黑白膜进行覆盖,每行铺设1条滴灌带。各个处理灌溉时间和灌溉量均相同,定植缓苗水灌水量为40.2 m3,缓苗后每天每667 m2灌水量为1~2 m3,每667 m2共计灌水209.2 m3。各处理施肥时间及施肥量相同,均施肥8次,每667 m2施肥量合计60 kg,肥料采用全水溶、高浓度滴灌专用肥。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均一致。

1.4 指标测定

每小区选5株挂牌,处理前测定1次,处理后每隔7 d测定1次株高、茎粗,每10 调查1次叶片数。株高是从土壤表面到植株生长点的垂直距离,使用卷尺测量;茎粗指子叶基部的直径,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叶片数为完全展平、接近180°的叶片数量。每小区选2垄统计产量,记录每次采收的果实数和质量,每处理按3个小区累计产量。

果实VC含量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可溶性糖采用蒽酮法测定,硝酸盐采用水杨酸法测定[5]。

1.5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最小显著差法(LSD)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质配比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2.1.1 不同基质配比对黄瓜株高的影响

在整个生育期内,所有处理黄瓜株高生长均呈现慢—快—慢的趋势。不同处理之间相比,T3和T4处理的黄瓜株高大于其他3个处理,在6月26日,不同处理株高表现为T3>T4>T5>T1>T2,但处理间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图1,图中差异性未标注)。

图1 不同基质配比对黄瓜株高的影响

2.1.2 不同基质配比对黄瓜茎粗的影响

所有处理的黄瓜茎粗变化趋势与株高相似,均随生育进程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处理之间相比,在6月26日T3处理茎粗最大,为12.7 mm,其次是T4处理,为12.1 mm,T5处理最小,只有11.4 mm。不同处理之间相比,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图2,图中差异性未标注)。

图2 不同基质配比对黄瓜茎粗的影响

2.1.3 不同基质配比对黄瓜叶片数的影响

基质配比不同,黄瓜叶片数不同,在整个调查阶段,T3和T4处理的黄瓜叶片数大于其他3个处理,但是各处理间未达显著性差异水平(表2)。

表2 不同基质配比对黄瓜叶片数的影响 片

2.2 不同基质配比对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

T1处理单瓜质量最大,为203.0 g,其次是T5处理,T2处理最小,为181.1 g。T1和T5处理较T2处理单瓜质量分别提高12.1%和6.1%,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单株结瓜数表现为T4>T3>T5>T1>T2,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T4处理单株结瓜数最多,单瓜质量较大,因此其667 m2产量最高,为12 947 kg,其次是T3处理,为12 664 kg;T2单瓜质量最小,单株结瓜数最少,其667 m2产量最低,为10 758 kg;T4、T3、T5处理667 m2产量显著高于T2处理(表3)。

表3 不同基质配比对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

2.3 不同基质配比对黄瓜品质的影响

不同处理之间相比,T5和T4处理黄瓜品质较好,其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较高,硝酸盐含量较低,但是各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表4)。

表4 不同基质配比对黄瓜品质的影响

2.4 不同基质配比对灌溉水单方水产出的影响

不同基质配比的黄瓜单方水产出见图3,T4处理单方水产出最高,为61.9 kg,其次是T3处理(60.5 kg),二者较单方水产出最低的T2处理分别提高32.5%和28.4%,且与T2处理间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图3)。

图3 不同基质配比对单方水产出的影响

2.5 不同基质配比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不同基质配比对收益的影响见表5,栽培槽按5年使用寿命计算,每年成本5 200元,黑白膜和肥料等需要投入1 120元。栽培基质按5年计算,T5处理每667 m2投入最低,为3 409元,其次是T4处理,最高为T1处理(3 883元)。由于T4处理每667 m2收入最高,投入相对较低,因此其每667 m2纯收益最高,为9 565元,较T1、T2、T3、T5处理分别增收1 486、3 529、561、428元。

表5 不同基质配比对667 m2经济效益的影响

3 结论和讨论

T3、T4、T5这3个基质配比在春大棚试验条件下,综合植株生长指标、产量、品质、单方水产出和收益等指标,都有较好的表现,T4处理(蘑菇棒∶牛羊粪∶草炭∶珍珠∶蛭石体积比为2∶1∶3∶1∶1)为适宜黄瓜槽式基质节水栽培的最佳基质配比,T3和T5基质配比在试验之中表现也不错,可作为可选配比。

由于时间关系,该试验仅完成一次分析,试验结果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在允许条件下,可继续进行试验调整,以达到获得最适的基质配比的目的。

猜你喜欢
单方株高基质
清廉为墨写“单方”
浙产藏红花单方联合氟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最优育苗基质配比促番茄幼苗生长
蓝莓基质栽培幼苗根系处理不当引发苗木死亡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蔬菜育苗基质混配注意事项
不同栽培密度对柴胡生长的影响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
桂平市早稻不同育秧基质育秧对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