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脚下的“紫色梦想”

2021-11-17 10:41辛怡丽
宁夏画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产区酒庄葡萄酒

辛怡丽

20世纪末,宁夏吴忠红寺堡区还是一片荒芜之地,只有一年四季吹不完的风沙光顾着这片大地。

1998年,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1236”工程)实施,红寺堡成为主战场。1999年1月,中共红寺堡开发区工委挂牌成立。此后,来自同心、海原、原州、彭阳、西吉、隆德、泾源7县(区)20多万贫困群众陆续移民搬迁至此,使之成为全国最大的扶贫移民开发区。2009年9月,经国务院批复,吴忠市红寺堡区设立。

红寺堡区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常年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看似不太优良的气候条件却蕴藏着新的机遇。红寺堡恰好位于酿酒葡萄种植的黄金纬度——北纬38°。这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土壤富硒,且通水透气性能好,利于葡萄根系的生长发育。加之方圆50公里没有任何化工厂存在,完全规避了生化污染,能够实现绿色种植。

2007年,红寺堡区开始发展葡萄产业。

14年过去了,如今的红寺堡,已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异地单体生态移民区,创造了“荒漠变新城”的伟大壮举。

“生态立区”的宏伟蓝图也勾勒出10万亩生态葡萄园。

2011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总局批准,红寺堡产区被扩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并被世界OIV组织评价为宁夏优质酿酒葡萄明星产区的精品区。罗山区域也成为全国酿酒葡萄产业具有潜质和发展前景的区域之一。

2015年,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授予吴忠市红寺堡“中国葡萄酒第一镇”的荣誉称号。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红寺堡产区葡萄酒在国内外各类葡萄酒大赛上斩获各类奖项,被43位国际知名葡萄酒专家授予“世界独一无二的优质、有机、荒漠产区”称号,连续5年斩获有“酒界奥斯卡”之称的布鲁塞尔世界葡萄酒大赛大金奖……

目前,红寺堡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0.8万亩,注册葡萄酒企业28家,已建成投产酒庄(厂)22家,年加工能力达3.5万吨,年产成品酒800万瓶,产值达4亿元。累计培育形成了千红裕、戈蕊红、罗山等40多个葡萄酒品牌。

致富名片“红寺堡”

在进入红寺堡区的必经之路上,红寺堡酒庄高耸的大楼一眼便能看到,门口2层楼高的橡木酒桶造型引人注目。车来车往间,这里成为红寺堡红酒产业的“牌面”。

红寺堡酒庄有限公司2018年3月注册成立,是宁夏宝源大地农林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控股子公司,其实2014年已开发建设。“我们一直坚信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7年前,当红寺堡酒庄的第一棵葡萄树被种下时,我们就秉持这种执念。”7年后,5500亩有机葡萄种植基地初具规模,绿色、有机、环保的理念,早已经深深地融进了红寺堡酒庄的血液之中,成为酒庄争先发展的力量源泉。

酒庄办公室主任马英俊介绍:“我们投资开发这个项目的初衷是抓住易地生态扶贫移民的契机,把绿化荒漠、带领移民脱贫当成一种社会责任、企业责任,引领红寺堡区葡萄产业发展,带领群众共同脱贫致富,互利共赢,促进企业发展。”红寺堡酒庄在精准扶贫中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5500亩葡萄全部承包给红寺堡镇弘德村贫困户种植,每人每月工资2500~2800元,为弘德村67户建档立卡户、104户贫困户,每年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7年累计发放农民工工资2826万元。同时,收购周边农户葡萄3135吨,带动452人脱贫。酒庄被红寺堡区工商联授予助力脱贫攻坚爱心企业、被红寺堡区授予捐资助学先进企业。

“下一步,我们将以全产业链的运作模式,致力于打造以葡萄酒为核心的产业发展链,集葡萄种植(特禽养殖)、葡萄酒酿造加工、葡萄酒营销、葡萄主题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横跨第一、二、三产业的全产业链。使种植、酿造、加工、营销、服务无缝对接,永续发展。把‘红寺堡这个地域品牌做大做强。”马英俊说。

国际首金“千红裕”

2015年5月初,一款来自红寺堡产区汇达酒庄的“千红裕”葡萄酒获得法国波尔多国际葡萄酒挑战大赛银奖。这是红寺堡产区获得的第一个国际大奖。

在具有浓郁中式风格的汇达酒庄内,小路纵横交错,花草摇曳。游客春可赏花,夏秋能摘果,冬则入室品美酒,还可在餐饮区享用铁锅羊肉、烤全羊等美食。

宁夏汇达阳光生态酒庄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有机葡萄种植,葡萄及葡萄酒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近几年,先后被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服务局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被自治区政府认定为第八批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自治区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连续2年荣获宁夏中小企业50强称号。汇达酒庄被评为宁夏贺兰山东麓列级酒庄四级酒庄,“千红裕”商标获“第十届宁夏著名商标”“宁夏名牌”称号,“千红裕”品牌葡萄酒被评为“宁夏优品”。

汇达酒庄生产的“千红裕”系列葡萄酒还先后荣获2015年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金奖、2019年(瑞士)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大金奖、2019年帕尔国际有机葡萄酒大奖赛大金奖等30余项国内外重要奖项。

酒庄的首席酿酒师李财表示,汇达酒庄是红寺堡发展较早的酒庄。除了地理优势,酒庄在酿酒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工人严格按照生产的步骤环节来操作。为了保证品质,全部手工采摘,采摘后的葡萄还要经过严格的手工分拣,最终甄选出的都是葡萄中的上上品。在葡萄酒酿造方面,坚守自然本真的原则,不断摸索改进酿造工艺,还原和保留葡萄的原生营养、芳香。同时酒庄也引进了一系列国际顶级设备,就是这样对葡萄酒种植、酿造每一个环节的极致要求和用心对待,才使酒庄产出的葡萄酒获得了国际比赛的最高认可。

现在,汇达酒庄在北京、广州、深圳、江苏、浙江、福建、湖南、四川等地设立办事处、直营店35处,“千红裕”系列产品广受消费者喜爱,会员遍布全国各省市……

公共品牌“红漠”

2020年6月,一场红寺堡区委书记携演员王耀庆带货特色农产品的直播,让一款名为“红漠”的葡萄酒2分钟内销售额破百万元,燃爆直播间。同年10月,在济南秋季糖酒会举办的推介会上,“红漠”正式面向经销商推出,再次当“红”不让,成为行业和酒商关注的焦点。

这款名为“红漠”的葡萄酒其实是一款红寺堡区扶贫特色农产品,列位宁夏农特产品扶贫名录,也是红寺堡区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见证。

2020年3月, 吴忠市红寺堡区正红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注资5000万元,下设成立全资子公司吴忠市红寺堡区红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葡萄酒的研发及销售。目前公司拥有优质的葡萄种植基地4000余亩,自建中央酿造中心,拥有法国进口的穗选、粒选葡萄加工设备,全自动意大利进口罐装线,生产总罐容量达1680吨,年发酵能力超1000吨。

红寺堡拥有大小葡萄酒品牌80多个,甚至一家酒庄拥有数个品牌,并频繁更换。有品质无品牌,成为红寺堡葡萄酒产业做大做强的最大制约因素。红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后,便将培养名优品牌作为己任。将收购来的葡萄酒原浆进行统一调配、统一罐装,同时将收购来的葡萄进行酿造,双管齐下,推出一款名为“红漠”的红寺堡公共品牌葡萄酒。从种植酿造到葡萄酒原料,品质层层严格把关,旨在逐步引导、整合企业品牌,壮大产区公共品牌,将“红漠”品牌打造成为红寺堡产区葡萄酒的代表之作。

“红漠”品牌葡萄酒是集产区各酒庄众家之所长、精心酿制的一款系列干红葡萄酒,先后推出“红色梦想”H1、H2、H3分别代表陈酿型、混酿型、果香型的葡萄酒。总酿酒师吴鸿福说,酒标设计源于红寺堡产区新生态理念,这里具有其他产区所不具备的四大要素,即荒漠气候、黄河灌溉、富硒土壤、有机种植。首批推出的“红色梦想”系列产品H1、H2、H3、H6的产品数字划分对应“1236工程”的数字,每一款产品都铭记了红寺堡区发展的时代丰碑。

目前,“红漠”葡萄酒在浙江等省区设立直销店9家,未来计划发展300家,遍布各大中等城市,让品牌知名度叫响全国。

红寺堡由一片荒无人迹的区域发展成为一座绿洲生态之城,不仅拥有广阔的优质无污染土地资源,而且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出葡萄酒产业。作为中国葡萄酒明星产区,红寺堡葡萄酒正在帮助移民实施脱贫致富,也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除了与科研院校开展合作、引进优质酿酒人才,红寺堡已在全国多个城市设立销售点,并搭建更多线上线下销售平台。

葡萄酒除了拥有品质,还需要讲述背后的故事,更需要体现一种精神。罗山脚下,“红寺堡人”把荒漠变为绿洲,就是红寺堡葡萄酒里蕴含的精神——坚守葡萄酒品质,致力于将红寺堡区建设成为世界级的“新生态葡萄酒产区”,为“中国酿造”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产区酒庄葡萄酒
收葡萄
中国人抛弃了波尔多酒庄?
勃艮第分级制度详解
法国波尔多产区迎来10周年庆
收购德国酒庄总共分几步
砸酒瓶
第九讲 教你如何醒酒
“超二级”酒庄惹人垂涎
不同产区葡萄中多酚及原花青素含量差异的研究
酒水相溶